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今年1月4日,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到沙县凤岗镇西山村调研,对该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高兴地说:“西山村两委班子的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西山村先后获得“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市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先进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科教结合示范村”、“宽裕型小康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今年年初,西山村党支部换届时,村书记陈昌森等支部班子成员连续4届当选;去年底,村主任林金亮也连选连任5届村主任,其他5位村委委员,也以绝对优势得票连续4届当选。这种情况在福建省乃至全国村两委班子中也是不多见的。 西山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何而来?西山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何能够得到村民如此长期信任?西山村发展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在村民自治的今天,怎样当好一名村主任?村委会组织法规定和保证了村委会成员的权利,但也规定了相应的义务。然而,却有部分“村官”不清楚这一点。有的村主任自身不尽法定义务,或超生、或欠税欠费;有的甚至以不抓计划生育、不交“三提五统”为竞选口号,而且当选后真的这样做了;有的按民主的选举程序当选,上任后却不顾民主程序,独断专行;有的由“保民英雄”变成了违法者,甚到走上了犯罪道路…… 我们不能苛求从民间走上农村干部岗位的“村官”一步到位,十全十美。但由村委会组织法作保障而脱颖而出的村主任必须懂得,认真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是保障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如果自己首先不按村委会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单位埋头干活的人往往怕“民主推荐”。因为在平时工作中,这些人不善交际、不善圆滑、不会“表现”、不会“来事”,得票不多也在“情理”之中,失些“民意”也是实属无奈。但这种情况无疑会极大地挫伤埋头干活的人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助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4.
刘晓明  张虹 《先锋队》2014,(9):41-41
原平市委、市纪委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坚持抓好“知责、分责、示责、履责、问责”五个重点环节,环环相扣,确保“两个责任”落实到位。抓平时、平时抓,确保知责到位,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抓具体、具体抓,确保分责到位,真正让各级党委和纪委把各自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新桥村,村民们给村主任陈培明起了一个绰号“110”。一是因为他脾气急,平时只要是村支部确定的工作,或村民找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他就像“110”一样说动就动,真抓实干;二是他任新桥村支委、村主任,是在村里遇到困难时上任的,这有点像救急的“110”。“干部,就是一要干,二要干起来有部署”陈培明常说:村官就是为老百姓跑腿、为村民办事的勤杂工。“干部,干部,一要干,要勤快,有干劲;二要干起来有部署,讲策略。”问起工作中的策略,陈培明说,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说白了就一个“勤”字,脚勤、嘴勤、脑勤。1993年,村里决定依托…  相似文献   

6.
O母二有本事不等于靠得住平时表现不错不等于关键时刻过硬领导赞赏不等于群众拥护资历深不等于经验丰个性不等于优缺点得票多不等于威信高干事多不等于政绩大身入基层不等于联系群众“唱功”好不等于“做功”强办实事不等于顾民意班上循规不等于班后蹈距- (作者单位:阜宁县人事局)考察干部要注意十个“不等于”@陈齐放$阜宁县人事局 @余怀明$阜宁县人事局~~  相似文献   

7.
今年“七一”前夕,我和一行人前往平安镇南村采访。走进村两委办公楼的党员活动室。只见屋子里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鲜艳的党旗悬挂在正中,学习园地里张贴着全村党员的公开承诺书。村党支部书记俞显梅。村主任星显福和班子成员正在研究贫困户危房改造等事宜。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大伙七嘴八舌地聊起南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出现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8.
张敏 《党史纵横》2020,(4):64-64
“今年你们还要有信心,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不能改,有啥困难,村里支持。”辽宁省调兵山市小明安碑村的村主任邓玉国坐在村里种植大户张强家炕上诚恳向张强介绍种植方向和技术。疫情发生以来,邓玉国在主抓防疫的同时不忘发展全村经济,多次到农户家中鼓励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据了解,小明安碑村总人口2015人,818户,耕地面积6100亩,以玉米种植为主。2019年6月邓玉国担任村主任以来,把发展全村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多次到外地学习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学习农户产业调整经验,及时在村里推广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漫画幽默     
乡长吃饭 刘乡长到村里与群众实行“三同”,村主任杀羊、宰鸡、捞鱼盛情款待。入席时,刘乡长严厉批评了村主任:“你搞得太浪费了,为什么杀羊呢?其实我并不爱吃羊肉,我只爱  相似文献   

10.
近闻晋西北某村,一位刚当选的村委主任,经不住儿子的纠缠,找到村小学校长,让给他上二年级的儿子“弄个班长干干”。校长很为难,按规定班长要公开选举。于是只好在选举前大力宣传村主任儿子的“优秀品德和工作能力”,并向学生许诺:村主任说了,如果他儿子当上班长,教室里透风的窗户可很快给装上玻璃,课桌也可以安上桌腿,而取代砖块支垫。谁知这班小学生却不听老师的话,几乎全票选了另一个同学当班长。校长无奈,只好作出两条决定:一、班长不在时,村主任儿子为“代理班长”;二、村主任儿子享受“正班级待遇”。在小学生当中,“…  相似文献   

11.
民主推荐是干部选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正确对待推荐结果,“凭票不唯票”,是真实反映民意,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民主推荐与平时民主测评的关系。选拔任用干部时既要看民主推荐票得票情况,又要结合平时民主测评情况与工作一贯表现。既要由民主推荐票去衡量一个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反过来,又要以平时的民主测评情况和一贯表现,看民主推荐情况是否真实准确,以便客观公正地确定考察对象。二是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的关系。民主推荐是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考察结果可以验证民主…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06,(1):1-1
一位外省文化界的同志无奈地把自己搞的文化工作称为“软文化”,说重视的领导平时放一放,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来了抓一抓;不重视的领导则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了。  相似文献   

13.
问:最近一段时间,本刊常收到一些村主任和村支书的来信,询问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民自治后,村主任和村支书谁是“一把手”。有的村主任强调,自己是全村选民选举产生的,村里的事应由自己和村委会说了算;而有的村支书则认为,村里的事如果不是支书说了算,党的领导就丧失了。到底谁的说法对?答:为回答这问题,编辑部查  相似文献   

14.
一忌片面地以得票多少来评判优劣。在考察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种是一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有能力、作出突出实绩的干部,由于敢闯敢干,得罪人较多,而得票较少;另一种是那些工作平庸,善于哗众取宠,阿谀奉承的人反而落个“人缘好”的评价,票较多。所以看干部,切忌简单地以得票多少判良莠、定取舍。 二忌把假绩当真绩。有些干部追逐名利,为了个人升迁,采取虚报浮夸、欺上瞒下的手段,制造假“实绩”。有的干部不是把心思用在求实创新、求发展上,而是靠守摊子、过日子、得位子。考察干部要善于挤“实绩”中的水分,不…  相似文献   

15.
年过花甲的李老汉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可俩儿子互相推诿,谁也不肯赡养。一气之下,老人找村委会讨个说法。村主任眯着眼睛,等老人诉完了苦,便说现在村官难当,“清官难断家务事”。听话听音,李老汉明白言外之意。他回家拿出自己可怜的积蓄,买了瓶“二锅头”,又上村主任家。村主任一见“二锅头”,马上说起了醉话:“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然而,李老汉等到的“佳音”仅是俩儿子每年各付100元生活费。老人一下子又失望了。一天,李老汉去镇上看病,听人说来了个新镇长,给群众办了不少好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走进了镇长…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需要一大批有“真才实贤”者担当重任。这就要求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不仅要有“知人之明”,还需要有“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的用人胆魄。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人才经济。对领导干部来说,“有能才会有为,无能就是懦夫”。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一些干部,由于能力差,该抓的工作抓不起  相似文献   

17.
村主任去县农业局开一个扶贫工作会议,因为“工作需要”,买了一包11元的黄果树香烟,另外花7块钱吃了一顿饭,去的车费没要求报销,打算报一张10元的返程车票。有村民代表质疑说,“买香烟这个事情说不清楚”,不同意报销。村主任一气愤,顺手就把票撕毁了。  相似文献   

18.
“为啥得票第二的人被选成村支书,得票最高的落选了?这当中是不是有啥名堂?”去年10月,洪雅县村级换届全面拉开后,不少村民打电话到县委组织部询问。“‘一两票制’的第一票赋予村民选择权、第二票赋子党员选举权,如得‘信任票’第二的候选人得到党员的‘赞成票’过半且最多,那么得‘信任票’最多的候选人就会落选……”面对解释,群众仍满腹狐疑。  相似文献   

19.
小草 《党的建设》2007,(3):58-58
红心柳,杈套杈,党把“三农”当成头事抓。“十一五”里规划哈(hà,下同),农民负担全卸哈。各项投资都靠它,新农村建设全面抓。还想把“三补”兑现哈,农民高兴(者)乐哈哈。  相似文献   

20.
小小说三则     
逐级传达市长到农村检查工作,县长、镇长、村主任等作陪。看到村民还没有脱贫,市长大怒,训斥县长;市长走后,县长刚想训斥镇长,不想镇长找个借口早躲开了。于是村主任陪着笑脸对县长说:“您就直接批评我吧,反正等您批评了镇长,镇长也要批评我。”县长摆手说,“你还不够级别,上级精神要逐级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