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维仁 《江淮法治》2011,(15):63-63
写下题目,不禁心有不爽:老祖宗为后人留下的“无为”的地名.任你怎么组词说道,都不免有负面理解之嫌。这不,笔者下文要说的,明明是故乡无为文化事业的多有建树,然一看标题.说不定有人会拆成两个词“文化”“无为”来说事,你能爽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2.
说“心”     
说“心”周孝坚宋朝宰相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在茫茫人海中,千古传颂的仁人之心所占比例毕竟不高,但既有仁人之心,就有小人之心,更有千万种不同的心,因此,对心作一番解剖,很...  相似文献   

3.
时下,在一部分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中逐步滋生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即喜欢吹捧领导。领导在会上作个报告,会后马上就有人吹捧其“高屋建瓴”、“很有水平”;领导组织新上了一个标志性工程,马上就有人吹捧其“大手笔”、“有魄力”;领导在一些场合随便说几句话,马上就有人吹捧其“百忙之中”、“重要指示”;领导到基层调研或检查工作,马上就有人调集“笔杆子”随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进行“立体宣传”,制造“轰动效应”。有些干部平时不是把心思和精力主要用在工作上,而是用于揣摩领导心思、观察领导脸色、奉承领导喜好上,竭尽说恭维话、效犬马力,如此“拍马”现象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4.
检察官要常怀“三心”、常把“三度”、常却“三情”,为履行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而恪尽职守,不辱使命。首先,要怀为民之心、公正之心、事业之心。为民之心。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一本质体现在检察工作中那就是执法为民。检察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于的,因此,执法为民是检察职责的本质要求。“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按着“释名以章义”的原则写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这就是他以“文心”书名的由来。觅取美名而垂青一个“心”字,是不是别有深意,或者说是寄托呢?看来是有的。有一段尚未引起注意的闲文,似不应放过,这就是《序志》篇的“赞”。其语曰:“生  相似文献   

6.
公款吃喝,群众反映强烈,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然而,对一些人来说,公款吃喝就像臭豆腐,闻之臭,而食之香。因此,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公款吃喝时起时伏,屡禁不止。公款吃喝表现在嘴上,而病源却在“心”里。要治嘴,贵在治“心”。心贪则生偏见。有人认为,吃吃喝喝既没有装错兜,又没有上错床,是小事,不算事。有人认为,不吃不喝办不成事。如果说吃喝是小事,百姓就不会嘲讽某些干部:半天工作半天醉,那有时间工作和开会,这样的公仆真不配。民,犹水也,可载舟亦可覆舟。群众反感,百姓指责,能谓之小事吗?如果说不吃不喝…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院领导班子建设中,主要领导者即“一把手”有一个正确的用人之道是十分重要的。“一把手”不仅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举才之德,还要有容才之度,让一些“专才”、“通才”充实到班子中来,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检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成韵 《检察风云》2012,(2):76-77
最近一段时期,媒体上热传“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迷惑。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之道。那么作为家长,如何从源头上认识家庭教育牵涉的众多元素,以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便是《检察风云》2012年“家有儿女”系列文章想告诉读者的。  相似文献   

9.
“三位一体”抓逃法 所谓“三位一体”,即心、脑、机一体。是指借助公安信息平台,专心致志地浏览网上逃犯信息,心无旁鹜地死记硬背网上逃犯特征,真正使在逃违法犯罪嫌疑人有关资料入心入脑,深深地刻在记忆中,连做梦都能梦见,一旦与在逃人员相遇便能很快做出反应。2006年8月21日,我和战友抓获了一伙赌博人员,在审理过程中,有一个人报名“张登挥”,  相似文献   

10.
知易行难     
孙中山有感于当时一些革命党人中的畏难退缩、不肯或不敢行动起来的弊病,提出了“知难行易”说,认为“行先知后,不知亦能行”。孙中山这一学说,有人赞成,有人利用,也有人反对。胡适撰文《知难,行亦不易》,批评“知难行易”说,鲁迅将之概括为“知难行难”。此外,会不会还有人提倡“知易行难”呢?不得而知。但是,从程维高案处理的前前后后,我觉得“知易行难”说肯定站得住。报纸揭示,在河北,“南京二建”特别吃得开和为什么特别吃得开,是个公开的秘密——他们同曾当过南京市委书记的程维高有不同寻常的关系。石家庄市民和一些干部,早就知道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党员民主生活会上,在一些党员干部之间,开展批评常常拐弯抹角。谈自己讲情况,谈别人讲希望,谈问题藏而不露,云山雾罩,谈错误躲躲闪闪,遮遮掩掩。有人把上述种种现象称之为“曲线批评”。其实这种曲线批评”已变味走调,没有了“批评”之筋骨,而只剩下“曲线”之柔肠了,是真正的“曲而不批不评”。真正的“曲线批评”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战国时邹忌讽齐王纳谏、唐朝时长孙皇后巧谏太宗均可谓“曲线批评”的典范。这种批评形式相比于“比干直谏被纣王剖腹剜心”更显示了智慧的火花,令人佩服。因为在等级森严、集权专断…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他像一缕和煦的春风,用和风细雨的力量使一颗颗乖戾的心感受到了人间温情。有人说,他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用炽热的烈火温暖着一颗颗“冰冻的心”。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丰都县近来启动了一项旅游开发项目,即斥资2.3亿元人民币,全新规划包装“鬼城”,以期实现“游客到丰都游玩时不但可以夜游鬼城,见识世界上最大的阎罗王,还可进入‘鬼城迷宫’体验‘地狱酷刑’,进浮沉街体验‘生死轮回’等异类文化刺激“的开发目标。预计到2007年8月(农历七月半)的“鬼节”期间,游客在丰都就可以“夜游体验挖心、剖腹、鬼哭狼嚎的恐怖刺激”了。此举一出,全国公众为之哗然。有人表示,政府花费数亿元巨资打造一个“大头鬼”,这样的败家工程必然出自神经不正常的决策者:还有人认为,丰都  相似文献   

14.
杜军 《经济与法》2002,(8):27-27
我国刑法第306条规定了“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第310条又规定了“包庇罪”,有人对这两项罪提出了疑问(1)对前罪,它是否有规定的必要?(2)对后罪,刑事诉讼活动中被告的辩护律师,能否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乃是基于如下认识:被告的辩护律师肯定是知道案件的真相,也就是说他心里面知道他为之辩护的被告到底是有罪还是无罪,  相似文献   

15.
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自然与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身”系自然,“心”向自由;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即儿童“身”之自然与“心”之自由的和谐发展。在儿童自由活动的不同领域,“和谐”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却内存着“血脉亲情”性的本质联系。开发儿童潜能和自然生命力即开发儿童自由活动能力。中国的旧式教育割断自然与自由之间的“血脉亲情”,通过否定人的自然属性来扼杀人的自由天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自然观念和自由观念双重缺失的“人才”。儿童“身”系自然导引出教育的自然原则,“心”向自由导引出教育的社会原则,强调双重原则并存且并重,方可克服我国传统教育中“社会原则”单极化偏向造成的弊端,方可获致儿童生命发展的整全性和和谐性。  相似文献   

16.
1月2日,綦江县1000余名党政、围企领导干部收到了书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样一张别致的“廉政新年贺卡”。这是綦江县人民检察院在新年伊始送给领导干部的一份温馨提示。  相似文献   

17.
商标反向假冒理论与我国商标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1994年出现了“枫叶”诉“鳄鱼”不正当竞争案以来,知识产权界对商标反向假冒理论这一“舶来品”进行了深入、持久地探讨。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有人认为“似乎难以自圆其说”,“本案判决尚有斟酌的余地”;还有人认为这“在国外是老问题,并且是已经解决了的”。正值我国商标法修改之际,对商标反向假冒理论的取舍将宜接关系到我国的立法。因此有必要全面认识这一理论,并对我国的立法提出尽可能多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商标反向假冒理论的发展 假冒侵权原本属于英国普通法中的违法行为。在英国判例法中,早在工业社会初…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创构“法”字的渊源颇具神话色彩。“法”字古金文为“”(音“fa”)。《字源》(约斋著,上海书店198年版)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这字从蝄(音“zhi”),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比喻其平如水,省蝄写作“法”。由此可见,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古人赋予“法”字的基本涵义。古代神话传说,有一种叫“蝄”的神兽,其形似麒麟,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能辨曲直,见到有人相斗,它会用犀利之角去触理曲之人;听到有人相争,会咋不正者。“蝄”在古时被奉为裁判案件、扶正祛邪的神明之物。“蝄…  相似文献   

19.
各级人代会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后,都要形成决议。有的地方人代会对“两院”报告决议只有一句话,有的地方人代会对政府报告决议的篇幅又太长。有人认为对“一府两院”报告决议应言简意赅,能短则短,该长则长,一句话决议也未尝不可;但也有人认为一句话决议过于简单,有不负责任之嫌。  相似文献   

20.
对诸葛亮治国,自古以来评价甚高,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道:“开城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在今天,更有人盛赞其“以法治国”,“坚持法律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