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其概念的形成和内涵的演进给党自身的建设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及治理的历程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鲜明地反映着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之间的互动关系,思想路线的历史命运不仅影响认识的深度、实践的效度,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深度、发展的进度、稳定的程度。思想路线的与时俱进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并不断以理论彻底性的自觉推进思想路线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于海峰 《党课》2011,(21):57-58
对于党课教师而言,启发式教学并不算新鲜,有不少教师已经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党课教师所采用的启发式教学还只停留在粗浅的“提问、质疑”阶段,没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引导、组织教学的作用。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党课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四种运用启发式进行党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各位同仁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模式”的大讨论对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必然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它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学界的自觉和人们思想的解放;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聚焦和深度思考,以及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这不仅为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准备了前提条件,也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和新的思想材料。关于“中国模式”大讨论的意义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5,(3)
用西方的治理理论来套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误读。中国共产党自从执政以来,就经常使用"治理"一词,并不断拓展其使用范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使用的"国家治理",不是从西方借过来的全新概念,而是从其60多年治国理政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中生长出来的结果。不应过分解读"国家治理"这一概念的新意,更不能用西方的治理理论来简单裁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的关键不是"国家治理",而是"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价值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战略创新和重要理论成果,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战略上的自觉和文化建设上的自信。当前,其如何从智识层面向现实层面转化无疑是更为关键的问题。直面这一问题,本原性的文化自觉和觉醒、现实性的制度灌输和规约、终极性的实践生成和证实这样的三维路径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同作用,将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化于中国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促进中国共产党产生与发展的革命运动,更是一场近代中国志士学人扬弃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而生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自觉自信运动。这一自觉自信运动成功塑造并锻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自觉自信的主体,他们的新价值观构成了近代中国重拾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件,五四运动由此构成了近代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起点,开启了中国重拾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李抒望 《党课》2014,(7):10-17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极大地丰富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目标的内涵和要求。这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蓓 《理论建设》2012,(5):24-26
深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真正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首先要求传播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理论自觉的动力来自于内生与外在两个方面。树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增强传播者群体理论自觉与自信的关键。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关注传播者自身生存发展的诉求,使他们既承担责任,又享有权利。这对于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具有顺人类历史之势、解时代发展之问、合中国战略之需、应人民群众之盼的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吸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可从动力论、前提论、方法论、路径论、目标论五个方面概括。这一重要论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占据道义制高点,以理论创新切实增强全球治理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彰显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以国际和平发展统一战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治理"一词源自西方,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色彩更重一些,关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学术界至今还在讨论。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沈传亮撰写的专著《大转型——中国治理变革研究》(2013年10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治理变革"为研究对象,将"治理"纳入党史研究领域,既体现了这一著作的学术前瞻性,也显示了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高度契合性,体现出作者对当下中国问题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阐释,更需要在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渐培育.但这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逻辑前提,即要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知、真正认同、高度自觉.认知、认同、自觉和自信环环相扣,逻辑递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许宝君 《求实》2023,(4):73-86+111
以滕尼斯为代表的共同体理论为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参考,但治理共同体不同于共同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强调社区内外主体的联系和互动,不是共同体的翻版和再版,也不是“治理”和“共同体”的简单叠加,其追求的是一种更深入更广泛的有机团结。在厘清社区治理共同体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把复杂的社会事实抽象成可以研究的实践类型。在不同层面上将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分为压力型治理共同体、工具型治理共同体、生活型治理共同体和价值型治理共同体四种类型,其分别依靠命令、利益、情感和责任驱动,以驱动力不同作为分类标准。每种类型治理共同体的生成情境、涉及主体、问题指向、典型样态都不一样,因此,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机制也需要分层分类处理,并辅以适当的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中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每个环节上都带有民族特色,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并取得指导地位的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斗争中领悟并掌握了这个真理,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战略任务,并且围绕这一任务进行了80多年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种实践中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一座新的丰碑。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来,我省比较注意理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的问题,但按新形势的要求,差距还很大。落实省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对全省理论工作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把理论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更自觉、更有效地为中心工作服务。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总的说,我们要转变理论工作的出发点:从以往仅仅从理论工作本身出发考虑和安排理论工作,转变为从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出发考虑和安排理论工作。理论工作的出发点变了,理论工作的路子就宽了。一、在“转化”中发挥…  相似文献   

15.
面对“腐败问题越演越烈”和腐败问题不解决“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的严峻形势,如何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指导中国反腐倡廉实践、阐释中国反腐倡廉道路,打造中国特色的监督学科体系,增强中国反腐倡廉的自觉自信,打赢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条件下反腐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论民主治理     
汤玉权 《唯实》2010,(5):60-64
近年来,民主治理理论逐渐兴起并成为政治学领域中民主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民主治理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通过吸收公民或其组成人员参与公共决策及其实施过程,达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从总体上看,民主治理相对于非民主治理更能促进效率的提高,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但民主治理在实践中还要遵循一定的机制和规则,如选举、参与、协商等。  相似文献   

17.
问:近几年来,发展理论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您作为参与者,可否首先谈一下您对这一研究的总体印象?答:我个人认为,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标示了两种自觉:理论的自觉和实践的自觉.从理论研究角度说,发展理论研究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把脉时代、贴近现实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来,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进程看,我们的理论研究并没有真正走在时代前面,从而起到指导现实的作用.现今的发展理论研究为学术界所关注,这标志着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理论发生并成长于西方社会,长期为西方学术界所重视。上世纪中国从西方引进了这个理论,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而使其得到迅速发展。公民社会的价值蕴涵,使之成为政府治理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政府治理改革的历史耦合,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新时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政府治理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树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确立,是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代表了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高度,是关于政党现代化的重大创新,体现了我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执政自信和历史担当。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湛 《前线》2014,(2):42-43
人是一种现实历史的存在。我们共同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共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这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风云际会,我们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每一个有历史感的中国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常说:“历史的人要办历史的事”。作为历史的人,我们要能够自觉地参与历史创造,就要有自觉的历史意识。这是历史的人的历史自觉,有这种历史自觉,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现实历史过程,做好我们该做并能做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