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11年底,一尊以翡翠雕刻而成的妈祖神像从福建莆田湄洲祖庙出发,在两岸信众的护送下渡过海峡,分灵台湾。遥想几个世纪前,闽南先民冒险跨越曾被称作“黑水沟”的台湾海峡,“海神”妈祖随船庇佑并播传宝岛。同一条海路,同一种信仰,联结着历史,牵系着两岸,见证了千秋一脉的流传。  相似文献   

2.
江中龙 《两岸关系》2006,(10):45-47
被誉为“海峡和平女神”的妈祖,自从宋元时期被传入台湾岛内以来,一直深受台湾民众的爱戴,并有着大量的信众。妈祖信仰已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对妈祖的虔诚信仰,也正反映了台湾民众强烈的寻根意识、忧患意识和统一愿望。  相似文献   

3.
杨子 《台声》2000,(5):12-12
忘不了一年前本省举办大甲妈祖绕境出巡大典 ,銮驾到处 ,万民空巷 ,街道挤塞 ;锣鼓号角喧天 ,炮竹有如雷电 ;信男信女 ,个个拈香膜拜祈福 ,强烈地表现了民众对妈祖的热爱 ,也强有力地表现了妈祖为闽台人民海上卫护神的感召。妈祖是闽台人民精神上的母亲 ,闽台人民对妈祖也在敬畏中满怀孺慕。我是领过洗礼的基督徒 ,不过 ,我每逢妈祖庙 ,必进内参拜。妈祖不是“偶像” ,而是闽台数千万人民的心灵神明。在信仰妈祖的精神基础上 ,闽台人民具有另一种意义的血缘。即使在日本的殖民统治期间 ,台湾人民仍以福建湄洲妈祖为圣地 ;而今 ,台海两岸虽有…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湄洲岛是闻名海内外的海神妈祖林默娘的故乡,也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奉者们的朝拜圣地。岛上巍峨仁立着的石雕妈祖,面慈目祥,手捧玉如意,朝向大海.注视着从她脚下驶过的来往船只。自宋以来,历代帝王给她累叠加封,至清康熙时晋封为至高无上的“天后”。两岸渔民则感其大德,敬奉她是“海峡女神”,亲切地称她为“妈祖”。古老的妈祖文化只是一种朴素的信仰,人们却通过两岸的民间交往,读懂了蕴含着的美好的愿望:它以一股神奇的凝聚力,把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血脉和海峡两岸同胞的心紧紧地连结在一起。驻在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0,(9):82-83
1987年,海峡两岸近10万妈祖信众在湄洲妈祖祖庙隆重举行“妈祖千年祭”纪念活动.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妈祖信众不顾台当局的阻挠,冒险经日本前往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率先打破“坚冰”,掀起台胞前来湄洲祖庙朝拜妈祖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0):66-67
“通过参加妈祖文化旅游节,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两岸妈祖信众聚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在第四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上,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会常务董事长蔡辅雄对本刊记者说道。“妈祖文化旅游节有利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而且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了。”台湾大甲镇澜宫副董事长郑铭坤说。  相似文献   

7.
台湾妈祖首次海上客运直航“回娘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翔 《两岸关系》2009,(3):56-56
2009年2月13日下午1:30,搭载着428名台湾妈祖信众的“合富轮”缓缓抵达“妈祖故乡”湄洲岛的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这是2008年底海峡两岸签订“两岸海运协议”后的第一个两岸海上客运直航活动,也是湄洲岛口岸继与金门、马祖实现海上客运通航后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08,(4):F0003-F0003
4月6日晚,由海峡两岸合作主办的“妈祖之光综艺晚会”在台南市盛大演出。晚会以妈祖文化、妈祖精神切入,以和平和安宁作为主题,歌曲、舞蹈、戏剧和杂技等交相融合、接替演出,加之独特的舞台设计,呈现妈祖之光宗教、文化、艺术的最高境地。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莆田作为妈祖的故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莆田湄洲妈祖饮食起源于妈祖信仰,经过千年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妈祖饮食文化,是妈祖文化的重要部分,彰显了妈祖文化信仰的魅力与风彩。妈祖饮食文化既是民俗生活的视窗,也是外化的民族精神。妈祖饮食文化烘托妈祖文化,传递民间社会的乡情语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融入到妈祖文化中去,祈求妈祖的恩泽和灵光带给普天下永  相似文献   

10.
4月 19日至 22日,天津市举办了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   开幕式上,随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的宣布——“首届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现在开幕”,广场上响起悠扬的钟声, 1041羽象征妈祖诞辰 1041周年纪念的信鸽腾空而起, 36枚礼花喷放;广场中央一巨大条幅上书写着“万里波平、四海安澜” 8个大字;一只青花“四水合一”纪念瓶被来自台湾北港朝天宫、澳门妈祖阁、福建莆田妈祖庙、天津天后宫代表簇拥着,将各自带来的日月潭、濠江、闽江水、海河水,倒入青花纪念瓶中,意寓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同宗”。开幕式暨“普…  相似文献   

11.
尤芳平 《台声》2006,(11):77-78
有海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作为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天津的城市发展也与妈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金色时节,在这个亿万信众仰慕的美好时刻,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海滨之城-天津,再次向世界敞开了她美丽而又多情的怀抱,“第三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在天后宫浓浓的香火里,在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信众无比虔诚的朝拜中,隆重开幕了。  相似文献   

12.
宋元以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开始流传着妈祖的传说;明代以后,在台湾海峡两岸建筑了许多妈祖寺庙;今天,海峡东岸的妈祖寺庙仍然香火旺盛.本文试就妈祖信仰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妈祖信仰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妈祖,一位深受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人爱戴和崇敬的女神。她正义、勇敢、无私、孝悌、仁爱、乐善,地位可与黄帝、孔子相媲,同受国家祭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她为"和平女神"。说起妈祖"乘席渡海"、"言人休咎"等动人故事,人们不会忘记这位神奇女子的降生地——福建省莆  相似文献   

14.
<正>“妈祖生,迎妈祖,众人三月疯妈祖。”锣鼓喧天,炮仗动地,万头攒动……农历三月,妈祖信俗活动成为台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妈祖这一来自祖国大陆的“海上女神”随着先民渡海抵台,并绵延至今。如今,台湾全岛较有规模的妈祖宫庙已有800多座,信众已达10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5.
吴亚明 《台声》2011,(6):45-46
农历三月二十三(今年是4月25日),是妈祖诞辰纪念日。在此前后,台湾岛内会举行一系列活动隆重庆祝,甚至还举行“妈祖文化节”,此风相沿成习,并日益鼎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句俗语,叫做“三月疯妈祖”。  相似文献   

16.
妈祖是中国的第一女海神,又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海洋文化现象。千百年来,妈祖信仰从沿海向内陆扩展,之后传播到全国各地,最终伴随海外贸易又影响了世界,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在妈祖身上。体现了东方文化精神。妈祖信仰的产生、本质及其传播源流,对理解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妈祖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台海局势在政治层面,目前虽说仍是霜寒依旧,但不可否认一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社会“暖象”亦在频频萌动。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与官方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一股进香朝圣、寻根谒祖、奉祀天妃的热潮滚滚而来。妈祖信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学、伦理、宗教等诸多学科所解读,已然成为一种超时空、跨地域的民间信仰。蔚为大观的妈祖文化也已上升为人类传承文明,发展进步的世界性课题。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方人士,对信仰妈祖、研究妈祖、议论妈祖这一维系两岸中华民族情结的重要载体投入关注,并使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3月24日,台中县大甲镇澜宫董事长兼台中县议长的颜清标和台中县籍“立委”郭荣政、邱太三、陈杰儒、杨琼樱及台中县副县长刘世芳,联袂前往“交通部”拜会部长林丰正。颜清标提出,一年两次(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及农历八月妈祖升天日),台湾有很多民众绕道香港前往福建朝拜。大甲镇澜宫为台湾数一数二的大型悠久寺  相似文献   

19.
李歆 《台声》2005,(5):76-76
五月的湄洲岛,鲜花含笑碧海扬波。美丽的妈祖圣地迎来了海峡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共享平安的盛会,迎来了海内外宾朋,妈祖诞辰1045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妈祖诞辰1045周年纪念活动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主办,以“海峡两岸同谒妈祖,中华儿女共享平安”为主题,采取“湄洲为主、两岸互动、全球同步的方式,共安排妈祖诞辰1045周年纪念大会、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贺联颁奖仪式、《妈祖研究资料目录索引》、《中华妈祖》创刊仪式、妈祖祭祀大典、民俗表演、妈祖文化踩街活动及湄洲岛跨海…  相似文献   

20.
妈祖之美     
正有多少个观众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同样,有多少个妈祖信仰者,就有多少个妈祖形象。我心中的妈祖林默娘,是个美丽带点野性的渔家少女,这是我作为渔民后代和身边经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说句心里话,如今影视戏剧中妈祖扮演者的形象,是很难跟我心中的妈祖吻合的,包括莆仙戏演员、两位越剧演员、京剧演员、舞剧演员等。1992年夏秋之际,海军著名词作家马金星带着他创作的歌剧《林默娘》剧本来莆,同来的还有海政歌舞团领导、导演和作曲家,希望莆田市政府支持排练作为莆田市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该剧拟由当时崭露头角的宋祖英扮演林默娘。此事因当时莆田市财政困难而作罢。我在遗憾之余常常想:时年26岁的宋祖英若能主演林默娘,不失为一件文化盛事。我心中的渔家女形象,是有现实的人物作参照的。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妻子在外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