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1935年3月10日的夜晚,在贵州省遵义县(今播州区)枫香镇一个叫苟坝的小山村,一盏透着微弱光亮的马灯在一条无名小路上晃动着。那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山村小道,谁也想不到,这盏马灯和这个身影与未来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一起。3月10日白天,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发紧急电报,向中革军委建议向打鼓新场(今贵州金沙县城)的敌人进攻。围绕进不进攻打鼓新场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当天上午在苟坝村召开军事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2.
1931年5月31日夜,在建宁城北溪口天主教堂内,时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掏出一根火柴,点燃了一盏小马灯,从此这小马灯的星星之火就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如今,这盏小马灯作为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建宁县苏区反"围剿"纪念园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内。当年,在这盏小马灯的照耀下,毛泽东向红军发出了三封指示信,作出了"诱敌深入"、"千里回师"的英明决策;在这盏  相似文献   

3.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1,(2):封三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仿建的西花厅里,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旁边的标签上注有“长征路上用过的马灯”几个字,不由让人顿生敬意。   这是一盏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产品。上边“德国造”三个汉字还能清楚地辩认出来。“德国造”不使用德文,似乎让人怀疑它的真伪。据此,有关专家介绍说,二十年代,许多国家在上海占有租界,他们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向我国渗透,马灯生产于德国,在上海的租界,销售对象是中国的消费者,所以就在马灯上锻压了“德国造”三个字,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烙印。   马灯是一件普通的日用品,…  相似文献   

4.
我住的美国小镇,有一条专用的跑步和骑自行车小道,连接主要的住宅区和公园。小道边有牌子写着:乔纳森纪念小道。乔纳森是一个男孩,这条小道是为纪念他而修建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盏马灯照亮长征的方向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中,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这是一盏生产于20世纪20年代的马灯,上面赫然用中文锻压着"德国造"三个字。这盏马灯的使用者,正是周恩来。马灯并非珍贵物品。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随即向中国市场倾销大量商品。德国造的马灯就是其中一种普通的日用品。然而,在电力紧缺的年代,马灯很多时候被作为一种军用品使用。夜晚查勘地形、侦测侦察、研究战事等,都少不了马灯。因此,在江西中央苏区,马灯是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运物资的。周恩来在上海主持中央工作时,曾购买过一批马灯,并通过地下交通线辗转送到苏区。  相似文献   

6.
在著名的革命老区江西省兴国县的崇贤乡曾昭梅老汉家里,有一盏不寻常的马灯,马灯的底部写着“1934年邓小平用”几个红漆的毛笔字。这盏马灯,是周恩来送给邓小平的,后来邓小平又把它送给了曾山,曾山又把它交给了曾昭梅,并被他一直保存到现在。  相似文献   

7.
1931年11月7日,是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就选择了这个时间作为故事的题目。一瑞金叶坪毛泽东居室里,桌上的小闹钟指到凌晨两点了。毛泽东仍然容光焕发,毫无倦意地就着马灯翻开记事本,用毛笔郑重的写下1931年11月7日几个字。贺子珍将毛泽东白天穿的那套灰色红军服铺在门板上,用盛着开水的铜壶在衣服上熨烫了好几个来回。见毛泽东仍在专心挥毫,关心地说:“润之,现在都两点了,早些睡吧。明天,嗬,不是,今天早上七点钟你还要和朱老总一起检阅呢。”毛泽东从烟盒里抽出一枝烟,继上火,重重地吸了一口,笑着对贺子珍…  相似文献   

8.
长征途中,红一师师长李聚奎三次见到了毛泽东,并亲耳聆听了他的指示。每次相见,都反映了毛泽东在党内地位的微妙变化,昭示了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党心所向、军心所归。第一次见面,担架上的毛泽东授予李聚奎相机决策之权1934年11月,深秋季节。乐昌与宜章之间的丛林里到处是残枝败叶,狂暴的秋风将瓢泼大雨扭成一束束无情的鞭子抽打着路上的人们,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这时,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的红军主力挤到了一条狭窄的山间小道上。战马不时地嘶鸣,队伍艰难地蠕动。前堵后追的敌人正从三面蜂拥紧逼而来,情况十分危险!…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用着一条桔黄色的毛毯,这是延安利民毛纺厂赠送给他的一件珍贵的礼物。这条质料很好的毛毯成为毛泽东当时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很时髦而又最实用的物品。然而,在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到安塞王家湾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时,他却  相似文献   

10.
秦九风 《党史纵横》2001,(2):F003-F003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仿建的西花厅里,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旁边的标签上注有“长征路上用过的马灯”几个字,不由让人顿生敬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20世纪是同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本文将从毛泽东身上体现出的传统文化与反传统个性辩证统一这一特点,来说明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中国革命的领导人物。 人是矛盾的统一体,而在毛泽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他身上,对立统一的东西时刻可见,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在毛泽东身上融合了许多截然相反的气质,在这当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对毛泽东甚至他所在那个年代都有深刻影响的,是他反传统个性与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具体地说,毛泽东是反传统的、叛逆的,是热烈追求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12.
一 1950年10月7日晚上.彭德怀在同意由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这一重要领导职务之后.又一次来到中南海毛泽东住处,继续跟毛泽东研究志愿军组建并入朝作战诸问题。深夜,当他从毛泽东办公室出来向丰泽园大门口走去时,只见一个人在路灯下踯躅着。那个人见彭德怀出来了,赶紧跑步迎上前去,边跑边喊: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千里密召陈毅,目的是"稳渡长江遣粟郎"1948年11月8日,陈毅在陇海路以北的九女集与粟裕分手,前往后方筹措粮草。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6个月,途中会生出许多变故。24日,陈毅一行到达河北武安县冶陶镇郊外,天已擦黑,远远望见几盏马灯和一群人守候在路口。到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4)
正毛泽东制定的总路线,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就是著名的"一化三改造";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简称为"多快好省"。这后一条总路线,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制定的,毛泽东对之十分珍视。那么,毛泽东制定这条总路线的初衷是什么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有一个高速度  相似文献   

15.
正井冈山有一条小道很有名,这条小道叫作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它不仅与红色政权的存在与否休戚相关,而且还历练出无数的铁肩膀、铁脚板,他们走过两万五千里,走过八年抗战,出太行,下江南,走进北京,担起了建设新中国的重担。当年红军挑粮上井冈山的线路不止一条,有从茅坪、大陇等到黄洋界的。其中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的是从大陇到黄洋界线路上截取的一段,它从源头村到黄洋界,全长3100多米。小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创立,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的我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的确立曾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也必将使我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进步。然而,正如人们所见所闻的,无论是在毛泽东那个时期还是我们今天,有些方面的工作却背离了这条思想路线。这里固然有来自中介、乃至于对象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主要的障碍还在于主体方面。分析实现实事求是的主体障碍,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营造实事求是的氛围,推进实事求是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陈凤尤 《党史纵横》2012,(10):49-49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馆藏文物里,有两条游泳裤:一条是白色的。一条是玫瑰红的。玫瑰红的游泳裤,颜色鲜艳,一向衣着朴素的毛泽东却对它喜爱有加。这件珍贵的纪念品与毛泽东晚年的一个愿望有关。  相似文献   

18.
霞飞 《党史博览》2006,(2):51-54
这里所说的“文革”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信,是指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因为毛泽东写好这封信后,先给周恩来、王任重二人看过之后,由周恩来转交给在上海的江青,江青看过之后又由周恩来带此信到大连,交给在那里的林彪看过。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给江青写那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19.
1930年春,毛泽东写了一篇专门批评“本本主义”的文章。1961年3月,毛泽东将这篇文章印发给他在广州召集的一次会议。这篇文章是为了批评红四军党内的教条主义而写的。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整篇文章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笔锋犀利,见解深刻,内容丰富,今天读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首先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阐述了进行社会调查的意义、目的和方法 文章一开头就鲜明地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的发言权。”因为“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他认为,“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因此,他要求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1917年8月,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的毛泽东利用放暑假的机会,和同学肖子升一同前往安化山区进行社会调查。因无旅费,一路上他们采取给老百姓干农活或写对联送商店获取馈赠的办法来解决生活问题。几天后,他们来到安化县城梅城。那天肖子升在旅馆书写对联,毛泽东负责到街上商店赠送。毛泽东送完对联,步入城郊,只见紫云山下一片茅屋。他很想知道山区农民苦到什么程度,于是踏着田间小道,信步走向一户农家。这农家也穷得够是典型:一间茅屋里住着3口,主人张步胜靠打草鞋、织蒲墩、织草垫为生,儿子张前光做木匠。此时只有张步胜老婆夏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