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中毒死亡患儿的病历材料,为此类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例因食用某品牌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中毒死亡患儿的病历材料,从中毒症状、影像学和血生化检查以及转归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毒患儿年龄在8个月左右,主要因泌尿系统结石梗阻尿路引起少尿、无尿等中毒症状,最终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导致死亡,血清BUN和Cr均异常升高。结论结合三聚氰胺的毒理作用,推断6例患儿的死亡与三聚氰胺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2.
疏华茂 《江淮法治》2009,(12):50-51
2008年3月,“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经新闻媒体曝光后,举国为之震惊。国家质检总局随即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企业69个批次的产品检出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些产品中,不乏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免检产品。  相似文献   

3.
卫生部网站上的最新公告,确定奶粉里面含有三聚氰胺,并且是造成婴儿肾结石的罪魁祸首,卫生部还确定一点,那就是今年8月,三鹿集团就已经在奶粉里面查到了三聚氰胺。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奶粉里面有三聚  相似文献   

4.
启程 《检察风云》2008,(20):61-61
新闻事件据新华社报道,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截止到9月21日,各地报告因食用奶粉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达1.2万余人。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婴幼儿配方奶粉检验结果,蒙牛、伊利、圣元、雅士利等乳业企业的奶粉检出三聚氰胺。蒙牛、伊利等乳业企业的液态奶也被检出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在华风光无限好,乳制品行业专家乇丁棉即称,“2011年进口奶粉(剔除乳清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这一半的市场被三五十个品牌的洋奶粉瓜分。”但某不愿具名的奶粉进口商则表示,市面上现在多了200多种牌子的洋奶粉,但真正意义上的原装成品进口奶粉在国内只有两成的市场份额,其他的多是原料粉进口再加工以及“假洋鬼子”(即国内企业在国外注册的乳企)。  相似文献   

6.
叶雷 《检察风云》2010,(17):63-63
中国奶业经历了“三聚氰胺”的沉重打击。又引来了“激素门”的质疑。最近,处于奶粉“激素门”旋涡中心的圣元。随着卫生部“圣元乳粉未检出禁用性激素.性早熟与奶粉无关联”的通报。可能可以稍稍安心一下。可是,广大家长们对奶粉的疑虑恐怕暂时还难以消除,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7.
若渔 《江淮法治》2008,(20):20-2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食品安全”,从工业酒精勾兑假酒,到四五种化学药物为豆芽催生和保鲜;从养鸡场给鸡吃色素饲料以加深蛋黄颜色,到用福尔马林发泡海产品,再到2005年发生的“苏丹红事件”,乃至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22家企业69批次的奶粉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等等.国家在惩治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以及防止伪劣产品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可我行我素者屡屡出现,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怎么了?奶粉事件甫一浮出水面,本刊编辑部就议论开了。在本期的新闻聊斋里我们就来听听来自八方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何艳 《中国监察》2008,(20):36-36
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带给国人的喜悦尚未散去,波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如同一记重锤,强烈地撞击每个人的心灵。继“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之后,截至9月21日,全国因食用毒奶粉尚在住院的1万余名婴幼儿被证实基本与“三鹿”有关。此前,已确认3例患儿死亡。这并非悲剧的全部。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近日又在陕西出现。公安部门通报的案情显示,质检部门早就在金桥乳业公司的全脂淡奶粉中检出了三聚氰胺,而泾阳县质监部门仅仅将其“封存”于企业仓库,更没有将问题奶粉及时销毁,为企业更换包装、套用批次销售问题奶粉留下了可乘之机。目前,“金桥”的总经理刘平等三人已被依法逮捕。(《长江日报》2009年12月19日)  相似文献   

10.
金铭 《法治纵横》2011,(5):59-61
尚未恢复元气的中国乳业市场在春节前再次阴云密布。由上海熊猫乳业公司引发的三聚氰胺超标事件余波未平,三聚氰胺的幽灵再次肆虐市场:随后,陕西渭南乐康乳业、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等企业又相继出现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奶糖、面包、冰激凌等制品。  相似文献   

11.
[案情]2009年5月,A乳业公司经理苏某与B乳业公司经理赵某商议.将私藏在A公司的被客户退回的23.425吨奶粉运至B公司.换上B公司的包装、打上伪造的生产日期和批号,销售金额为28.11万元。经检测该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2009年11月,赵某经无业人员郭晓利介绍从个体户田满处收购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无标识奶粉8吨,将其中2吨奶粉做回化处理.苏某在明知该批奶粉不合格的情况下,将剩余奶粉重新更换包装.  相似文献   

12.
丰贤胜 《江淮法治》2008,(20):21-21
近日,“毒奶粉”事件重新上演。在国内22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婴幼儿奶粉产品中.都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其中.以“三鹿”产品最为严重.含高达2563毫克/公斤,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知名企业亦在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质检总局又紧急开展了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但蒙牛、伊利、光明生产的液态奶仍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和处理问题奶粉一样,对于上述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毒液态奶,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生产企业要主动召回,商场要实行产品下架。  相似文献   

14.
张波  欧志葵 《政府法制》2009,(19):19-21
去年三聚氰胺“推倒”三鹿奶粉的时候,邓婕、倪萍等代言三鹿奶粉的明星们受到的是道德的谴责,照旧可以在家中安坐,网上骂声一片,眼一闭不看倒也罢了.毕竟没有法律约束力。日前,国家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1台,明确规定代言食品的明犍对食品质量出现的问题承担连带责任。今后再出现类似事件,恐怕就由不得明星安坐家中了,明星代言食品从此恐怕就要加倍谨慎了.  相似文献   

15.
张公彬 《江淮法治》2009,(1):25-25,23
在2008年9月之前,几乎没人知道三聚氰胺是什么,一夜之间,这个词即家喻户晓。这种极速的传播完全是因为它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食物——奶粉联系在一起。面对“问题奶粉”事件和婴幼儿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状况,固镇县人大常委会立即进行监督,县政府积极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今天惊闻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问题奶粉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国产乳制品业也因此受到波及。正当奶制品行业在遭受重创之后全面复苏之际,没想到问题奶粉竟然又成了一个问题。据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披露,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问题奶粉又成问题,固然有生产企业唯利是图、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18.
三聚氰胺超标乳制品重现市场!全国食品整顿办统一部署彻查问题奶粉。广东开始进行10天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19.
9月22日,因对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中质检部门监管缺失负有领导责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20.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思考,为什么三鹿奶粉公司残忍到连婴幼儿也要害的地步?为什么中国牛奶行业龙头企业一个个都倒在三聚氰胺的面前?社会各界都对此事进行了深深的反思。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事件,并尝试提出三鹿奶粉事件对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