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师道精神,源远流长。“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安贫乐道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躬身自省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刻苦好学精神,“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敬业爱生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精髓,也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孔子义利观属于官德范畴 ,其思想来源上承周代“敬德保民”,下接当时的“幅利”观点 ,其主旨是为其推行“仁政”服务。孔子讲利时 ,公利与私利并重 ,尤重为民谋利 ,而轻官吏为己谋利。孔子讲义 ,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利私利孰重孰轻 ,而是讲应该正确处理好公利与私利的关系 ;从本质上讲 ,义就是正确处理公利与私利矛盾的一种社会价值导向原则。作为享受俸禄的执政官吏 ,应“以义为质”,“谋道”为要 ,爱民为先 ,反对增加民众负担。对孔子义利观进行概括把握 ,其实质内容可表述为“重利贵义”。孔子义利观对现代官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人利益(“利”、“功利”)和社会整体利益(“义”、“道德”、“道义”、“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每个社会都会碰到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尽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合理的伦理价值观(即社会主义义利观),并用其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活跃了社会经济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也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与此相应的各种关系,如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  相似文献   

4.
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怎样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希望从传统道德中继承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本文择其精要谈两个问题.一、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这个思想体现于“正谊明道”的讨论.“正谊明道”这个概念是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它有两个表述,一是《汉书·董仲舒传》所引“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另一表述见于《春秋繁露》:“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相似文献   

5.
陈伯怀 《民主》2008,(5):24-26
基础教育.中小学校长可谓职责神圣.影响重大。可以这么说,中小学教育是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实施的.校长的教育思路、办学思想、管理能力、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新时期,学校教育对校长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论语》中说,“君子道者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想借用这三句话,来谈谈当好新时期的校长之“道”。  相似文献   

6.
义利关系的历史视域与现代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与“利”是道德关系的基本范畴,是“人我关系”在利益维度的折射。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宗法礼治秩序与整体主义的人伦环境,为“重义轻利”提供了充分的价值合理性基础。随着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生存方式的深化,重义轻利道德价值观逐渐消融。在当代多元化、差异性的社会中,“义”的“私德”性质淡化,其内涵已不再局限于个体之“道义”,而根本上吁求社会与制度之“正义”。构建当代转型社会的制度之“义”,以最终实现“义利统一”的道德机制,成为传统义利观转型与发展的现代性视域。  相似文献   

7.
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传统的、永恒的主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却是一个崭新的、亟待深入研究的内容。“义”者,宜也,一般指人们的思想行为所符合的一定准则;“利”,则指人的物质利益和功利。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义利观”,不仅仅是“青年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的简单融合体,它在很大程度烙上了市场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构建正确的义利观,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应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坚持“贵义重利”、“义利并举”;在谋利的方式上,坚持“合法取利”、“见利思义”;在全社会树立重效率、讲公平,靠效率实现公平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9.
侯依汐 《学理论》2011,(32):45-46
义利之辨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各家争论的一个重要的辩题,先秦儒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义利观。虽然儒家主张"见利思义",但并没有否定"利"的重要性,义对于利来说有一种正当优先性原则。在儒家看来义与利是合一的,只是利应该是正当的利,是合于义的利,儒家的义利观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学赏析     
《侨园》2014,(9):44-44
【选自】《论语·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1)适:音di,意为亲近、厚待。(2)莫:疏远、冷淡。(3)义:适宜、妥当。(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的义利观祁晓玲义利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基本关系,也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义利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义和利的相互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2.
传统义利观与现代市场经济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传统义利观重视道义,主张以义取利,以义制利,反对不讲道义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这种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有合理的一面。而传统义利观过分强调道义的地位和作用,以至忽视了效益,忽视了竞争,最后走向了泛道德主义。传统义利观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能在现代社会照搬照用,而要用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用改革开放的精神,对其进行改造,为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服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发展,与其他文化建设一样,不能够凭空建设,而必须利…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经营行为除了创利这一经济尺度外 ,还有伦理的尺度。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课题。按照传统的儒家伦理 ,“重义轻利”才是合理的选择。这里的“义” ,指的是一种道德追求 ,而当时所谓的“利” ,则主要指个人利益。“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就反映了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孔子的价值倾向。不可忽视的是 ,孔子同时也主张“见利思义”。他所反对的是那种光讲利而不讲义 ,即所谓“放于利而行” ,只顾追求物质利益 ,而将伦理道德置于脑后的行为。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曾经提出过“兼相爱 ,交相利”…  相似文献   

14.
义利之辨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对个人利益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谈“利”色变,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许多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最终目标。但有人却因此走向极端,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义利冲突日渐明显。如何对待义与利,如何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义利观,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义利观时,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既要继承传统观念的合理因素,又要符合现代的精神实质。而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最近,江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在企业实际上也存在以德治企的问题。万事德为先,有德事能成。在制度管理和权威管理的基础上,转向追求道德管理,已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对企业来说,什么是短见?什么是远见?只看到利,急功近利就是短见;见利的同时还见义,追求义利的统一,就是远见。短见者卖产品,远见者卖信誉。而信誉是永远买不走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事实证明,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超越小我境界,超越“为自己赚钱第一”的功利目标,而将客户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德”…  相似文献   

16.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三个结合”。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讲道德、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最早提出荣辱概念的是孟子, “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在这里,荣辱既是区分行为道德与否的社会标准,也是判断人与非人的社会标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治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要涉及到物质利益和思想道德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将先进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过程,其核心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立场和道德方面的问题。但人的思想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归根结底要受到社会存在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制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言不及“利”。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的义利观,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对“义”与“利”的关系总的把握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8)
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对于利的鄙视和对于义的向往也受到世人的敬仰。以往对于儒家义利观的探究大多都是从道德的层面来谈,很少从时代局限性以及社会地位的角度来谈义利观。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要强化全局观念杨希斌,李向国古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话很有道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要有全局观念。在当前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强化全局观念显得尤为必要。审时度势,把握全局,这是领导...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推进了义利问题上的创新,主张在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上实现义与利、整体利 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其义利观具有很高的科学含量和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