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3,(5):9-9
从成都市高新区获悉,该区2012年移动互联网产业产值已达980亿,同比大幅增长60%:在多项政策的支撑引导下,成都规划到2017年实现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建成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先导区、高端人才汇聚区、应用服务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黔南州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31.28%,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6.14亿元,增速达36.5%,位居全省第三位。2017年,黔南州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31.28%,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6.14亿元,增速达36.5%,位居全省第三位;大数据  相似文献   

3.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5,(3):10
宁夏出台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宁夏日前出台《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宁夏纺织工业总产值将超过600亿元,是2013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的4倍。《规划》确定,到2017年全区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至4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50亿元至380亿元,年均增长26%左右。到2020年,全区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0亿元至68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  相似文献   

4.
十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6,(8):8-9
正贵阳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有望达1300亿元今年,贵阳市将按照贵州省大数据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以建设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为平台,推进大数据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将着力培育1到2家引领型、支撑型的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预计实现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13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完成招商引  相似文献   

5.
冯成 《当代贵州》2005,(21):22-23
我省积极调整战略,加快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指导下,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我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达174家,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有186家,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产值规模已经达到150亿元。  相似文献   

6.
正桐梓县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大数据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大数据企业已发展到8家,大数据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桐梓县按照打造贵州大数据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遵义大数据应用产业基地、渝遵大数据产业合作基地、桐梓大数据云应用基地"四大基地"的总体思路,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大数据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大数据企业已发展到8家,大数据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  相似文献   

7.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0,(24):12-15
贵州省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工业园区产值突破50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0%;建成100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黔东南州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04.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69亿元,占比41.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7%,绝对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4.8%。引进合同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492个,合同投资额607.3亿元,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600亿元左右、税收50亿元左右,解决就业80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9.
周边动态     
《当代贵州》2013,(26):11-11
湖南:新材料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8月27日,记者从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合作对接会获悉,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700多家,年产值有望突破4000亿元,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据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介绍,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完成产值3700亿元,实现增加值610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7%。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完成产  相似文献   

10.
正依托大数据,贵阳市着力发展数据中心与呼叫中心,推动海量数据汇聚。2016年,全市呼叫中心规模达到16万坐席,累计签约投运达10万坐席,占全国比重的7.6%。“实现产业营业收入达50亿元,坐席建设规模达20万,新引进知名企业77家”。这是贵阳市发展呼叫中心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辅迁介绍2017年发展目标,之所以能说出如此“豪言壮语”,在于贵阳市底气够足、基础够好。贵阳是在大数据时代觉醒得最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5日,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立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据悉,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是全省首个以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省级示范区。依据总体规划,示范区大健康产业力争在2020年实现总收入2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总收入达500亿元,努力把示范区建成"文化旅游胜地、健康养生天堂",着力打造成国  相似文献   

12.
吴黎明 《江淮》2012,(6):43-44
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成立两年来,已形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新引进工业项目59个,总投资369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95%以上。一跃成为马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相似文献   

13.
宋健 《党的建设》2014,(12):41-41
近年来,临潭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紧抓机遇,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强中药材市场的软硬件建设,完善营销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中药材产业企业,壮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建成全县优质中药材种植药源基地和加工销售基地.为确保全县2020年中药材面积达到18万亩,产值达到8亿元,临潭县明确提出,要抓好五个建设,做到五个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铜仁市大力推动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加强推进大健康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的深度融合,截至今年10月底实现大健康医药产业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30%,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快——截至9月底,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2017年度的"6个50"重点工程开工率近98%,完工项目60个。好——今年上半年,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529.47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产业产值GDP贡献率从2014年的3%增至超过9%。三年增长了3倍多。新——贵州获批成为全国体育旅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优势描绘新材料产业蓝图、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让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方兴未艾,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新活力。2016年,贵州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工业生产总值完成188.30亿元;工业增加值50.89达亿元,同比增速为15.28%;2017年第一季度,贵州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9.7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3.46亿元,同比增速为15.28%,较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这是贵州省新材料产业交出的优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辣椒作为全省十二个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发展,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践行"五步工作法",推进辣椒品种、种植、加工、流通、市场、品牌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全省辣椒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贵州明确到2021年,全省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产量650万吨,产值230亿元,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150万亩,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从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兴城是中国惟一泳装名城、国内三大泳装生产基地之一,泳装制造行业优势明显,产业集群供应链完善。目前集群已拥有泳装生产企业573家,年产量1.8亿件(套),年销售额151亿元,兴城泳装占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占国际市场份额20%以上。兴城泳装外贸出口额达4亿美元,占葫芦岛市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集群企业拥有注册商标509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29个,产品远销欧、美、非、俄、韩、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助兴城泳装产业集群优势,兴城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目前,兴城从事电子商务服务的泳装网店达4000家,年销售额35亿元。其中,年销售额80万元以上的有400余家,超亿元的有3家。2013年,兴城市政府提出整合电子商  相似文献   

18.
谌贵璇  李婷 《当代贵州》2017,(31):56-56
按照镇宁自治县石材产业发展规划,其石材及关联产业总收入预计2020年达200亿元,2025年达500亿元,跻身全省重点专业产业园区之列。  相似文献   

19.
正乌当区以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初步形成了集医药研发、制造、包装、物流、医疗服务、健康养生、医药种植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医药产业链。今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七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贵阳市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成功入选。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乌当区医药产业告别了"傻、大、黑、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医药制造产业、医疗服务产业、养生保健产业、健康管理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布局。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3家,2015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亿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吴忠市利通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的奶产业,在实现为消费者提供一杯好奶的同时,也为当地奶农增收、致富奔小康、区域经济发展、产业优化等提供了有效支撑。截至目前,利通区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场73家,2017年年底奶牛存栏13.9万头,年产鲜奶53吨,年产值达17.3亿元,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1%。已成为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品企业的黄金奶源基地。一杯健康醇香的牛奶背后近年来,利通区按照自治区总体战略部署和产业规划布局,主动融入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