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中,贵州把信息化作为改造提升工业企业的总方向,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从制造迈向"智造"。5月5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腾空而起。C919的供应商中,有6家"贵州制造"。"C919大飞机是一颗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贵航电器为它贡献了‘贵州制造’的力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贵航电器)副总经理助理、研究员周靖波说。作为C919大飞机制造的芯片供应商,贵航电器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效率。6月,雨过天晴的"贵州蓝"刷爆朋友圈,贵州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现。生态文明建设在贵州工业"千企改造"绿色化的过程中得到不断践行。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贵州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以煤炭、电力、化  相似文献   

3.
贵州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比较落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利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贵州,加快贵州现代化建设步伐。贵州在实施"两化"融合中,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一条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具有贵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以"双千工程"为抓手,贵州工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千企引进"开放创新、"千企改造"转型升级,推动贵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省将以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双千工程’为抓手,着力扩大投资增量,加快构建贵州现代化工业体系。"贵州省经信委主任吴强说。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4.80亿元,与5年前相比,实现总产值、增加值、主营业务  相似文献   

5.
正3年来,贵州省共实施"千企改造"企业3743户、项目4291个,完成投资3134亿元。在"千企改造"工程带动下,贵州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显著"的良好态势。"我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千企改造、千企引进’。"谈起如何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刚说道。  相似文献   

6.
正"千企改造"推动贵州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推动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千企改造"是贵州"解决生产方式粗放、市场主体少、企业成本高、产业低端等顽固供给端矛盾"和"建立新工业体系"的重大工程。2016年8月,贵州印发《贵州省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方案》,指出到2020年,要完成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十年,贵州创造了‘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期,而工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十年也是贵州工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十年;是贵州工业结构优化、转型加快的十年;是贵州工业带动有力、贡献突出的十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敖鸿在作引才推介时说,贵州将深入实施工业人才驱动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数量和质量"双促进",力争到2025年全省工业人才突破130万,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积极引导建材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变化,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建筑业与建材业融合发展,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两化"融合促进"两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建筑业与建材业融合发展,从而满足现代建筑业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市场需求,是贵州新型建材发展的大势所趋。2020年,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将积极引导建材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加快信息化改造、品牌化建设,支持建筑企业和建材企业合并、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筛选出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作为示范试点进行重点改造,引领和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并对"千企改造"企业实施工业用地"点供"支持,切实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是贵州深入实施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是推动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贵州筛选出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作为示范试点进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6年起,贵州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中,加大对刺梨加工企业的培育打造。目前,全省有刺梨加工企业40家,涌现了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为刺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工业基础。在推动贵州12个农业特色产业进程中,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导的刺梨产业,选择了一条用"工业化带动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取得可喜成果。目前,贵州刺梨加工企业已达40户,规划加工能力89万吨,综合产值37亿元。这些企业有力推动了刺梨的精深加工,开发出了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口服液等工业化产品,培育了刺梨王、天刺力、恒力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关键时刻,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动贵州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方向明确,责任重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移动")以看准了就干的勇气和魄力,全面实施"贵州速度"通信和信息化建设工程,为贵州加速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移动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是贵州推动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贵州"千企引进"和"千企改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对调整全省工业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仍要清醒认识到,随着近年来贵州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结构偏重、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短板也日益突出。这些短板成为阻碍全省工业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还要从基础抓起,继续扎实推动实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为了满足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开启了信息化建设新征程。如今,通过自主规划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振华工业云",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贵州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的"排头兵"、创新转型升级的"先遣队"、中国电子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21,(3):52-55
正贵州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主要包括"能煤磷铝烟酒药食茶机"产业,是贵州工业体系的主体部分。传统优势产业不仅今天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事关贵州发展的未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实现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实体经济的贡献能力,是事关贵州实现后发赶超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贵州产业和产品结构,以"特色、高端、融合、资本"统领推进贵州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改造,是一条总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说:"贵州在城镇化建设上探索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十二五"期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有力推动了贵州经济增长。"十二五"以来,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贷款余额、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6项总量指标突破万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千企改造"工程为贵州工业吹响了转型升级号角,贵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精准度不断提升。人们对以煤炭作为主要原料的火电企业的高污染印象,在贵州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盘州市柏果镇应该有所改变。这个曾经仅有不足1万人的县城集镇,而今已超过8万人。县城人数剧增的背后,有黔桂发电"产城共建"的长远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加快企业绿色改造升级,实施"节能环保与安全改造"专项,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示范,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5月初,《贵州省关于支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的相关措施》出台,共涉及7大项、20小项具体政策措施,为企业健康发展和项目有序推进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江婷婷 《当代贵州》2017,(31):14-15
正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产能,成为贵州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一招"。2 0 1 7上半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6.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在跨越赶超道路上,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是贵州工业发展的必然追求。近年来,在量的追赶和质的提升过程中,贵州工业用先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实施"双千工程"以来,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是指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对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2017年,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开始,贵州电网公司紧紧抓往中央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3年投资330亿元打造坚强电网,相当于再造一个贵州电网。"十二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将落实省政府与南方电网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完成贵州电网千亿元的投资规模,重点实施贵州骨干电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城市电网建设改造、煤矿供电配套电网工程、重点项目配套电网工程、"西电东送"电源配套送出工程、新增输电通道建设及科技信息化等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