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阡是"中国温泉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石阡又是"中国苔茶之乡",石阡还是贵州省仡佬族的三大集居区之一。泉茶合璧,温泉文化与茶文化的交融,仡佬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让石阡永远显得那么的质朴、优美、恬静。  相似文献   

2.
<正>锣鼓声声,黄烟腾空,狮舞龙腾让人目不暇接,充满喜气的百条毛龙齐聚欢腾,或"蛟龙出海",或"懒龙翻身"……纷纷亮出精彩绝技,场面神秘壮观。3月1日,在享有"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等十多个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的石阡县,来自四川、重庆、湖南等5个省市及石阡境内18个乡镇的118支竞技和表演龙灯队汇聚一  相似文献   

3.
正石阡,贵州东北部的温润小城。这里有久远的历史故事,多彩的民族风情,优美的生态环境,潜藏的资源富矿……在这里,山是绿的,水是清的,风是香的,心是醉的。万寿宫、府文庙、楼上古寨,佛顶山、鸳鸯湖、石阡温泉,犹如一颗颗散落人间的珍珠,熠熠生辉;说春、茶灯、悄悄年,敬雀节、木偶戏、仡佬毛龙,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中更加璀璨,历久弥新。"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  相似文献   

4.
国酒茅台,国水石阡.为全面展示石阡地热资源之丰富、自然景色优美、历史人文之灿烂,2009年11月18日,由贵州省旅游局、铜仁地区文化局、铜仁地区民族宗教教事务局和石阡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品牌定位为"疗养圣地·魅力石阡"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中国温泉之乡·石阡首届温泉文化庄旅游节"隆得开幕.  相似文献   

5.
<正>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之称的石阡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令人瞩目。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禀赋,让"醉美石阡"声名远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万寿宫、府文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夜郎古温泉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省100个重点景区——佛顶山景区;国家湿地公园——鸳鸯湖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寨楼上民族民居风景区、六合文化尧上民族文化风情景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尧上仡佬族文化村;全省100个重点景区温泉健康养生城……区位独特、生态良好,拥有历史文化、温泉  相似文献   

6.
李坤 《当代贵州》2014,(6):14-14
正自从去年除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三次现场直播石阡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六和三角宴·集体过大年"的盛况后,记者一直有一种去尧上的冲动。直到今年春节期间在石阡走访亲戚,才有机会一探尧上"六和文化"的究竟。尧上距离石阡县城30余公里,村庄300余人,坐落在石阡与施秉、镇远毗邻的佛顶山山麓。村庄四周群山苍翠,包溪河如同玉带萦回,典雅的干栏式仡佬族民居,古老的邓氏宗祠,幽深的石板巷子,朱红色的风雨桥,彰显"和"文化的六和三角宴,还有保存完好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毛龙、仡佬木偶戏……  相似文献   

7.
文叶飞  谭勇  彭元吉 《当代贵州》2014,(26):I0002-I0002
正时下,享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等美誉的石阡县正吹响建设"美好幸福新石阡"的号角,一曲宏大的"文明创建"交响乐章正在天然秀丽的龙川河畔激情奏响。"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东西两控'、南部延伸、北部扩展的发展思路,以‘一江两岸三组团、山水泉城苔茶香'的‘521'空间格局,全力打造魅力‘温泉之城'。高起点、高标准,努力把石阡建设成为充满发展活力和时代魅力的温泉之城、历史文化名城、铜仁市西部重要节点城市和以  相似文献   

8.
石阡是“中国长寿之乡”,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旅游资源。在打造长寿文化旅游升级版过程中,如何将长寿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促进石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石阡县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中国温泉省"精神,全力做大做强以温泉养生为引领的文化旅游产业,让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温泉成为养生名片。"这里的水质太好了,中国温泉之乡果然名不虚传。"7月3日,贵阳游客陈蓉对石阡县城南温泉赞不绝口。石阡温泉的特点在于历史悠久、水质优良。石阡地热资源丰富,有城南温泉(又称"夜郎古温泉")、城北温泉、吴家湾温泉、凯峡河温泉、施场温泉等20处,自然出露点36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8日。“中国温泉之乡”——石阡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公众营养改革项目办公室联合授予全国首个“中国营养健康示范基地”称号。使石阡的国家级称号增加到7个。这不仅是石阡县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发展经济社会所取得的成果。更是石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1.
那仁满达 《实践》2016,(4):41-42
正近年来,苏尼特左旗紧紧围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旗经济发展支柱和特色产业,打造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新引擎。我旗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德格苏之乡""中国蒙古族塔穆嘎文化之乡""内蒙古乌兰依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和"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暨肉石之乡"。  相似文献   

12.
正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温泉漱玉,静心慢养。古巷格外幽深、静谧,青石板路悠长悠长,让人想一直走下去……静卧于巍峨奇美的五老山脚、烟雨迷蒙的龙川河畔,"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呈现出别样韵味。石阡古称"山国",秦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石阡府。如今的石阡,是铜仁市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的重要节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1%,有国  相似文献   

13.
行走在龙川河畔,红房黑瓦、绿柳潺江,古朴风情扑面而来;每当夜幕降临,沿河两岸,霓虹闪烁,人流穿梭,似乎进入秦淮河畔。历史文化名城石阡,在县委县政府"老城仿古、新城现代"这一理念的经营打造下,已成为集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和谐人居"。石阡是历史文化名城,石阡秦置夜郎县,明置石阡府,石阡县原为"夜郎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石阡  相似文献   

14.
正精湛的茶艺表演、当地饮茶习俗的完美呈现、民族歌曲的柔情演唱,还有舞台情景剧、舞蹈、唱歌、朗诵、创意茶艺等才艺展示,每一位选手的出场都赢得场下阵阵掌声。这里是中国·石阡第三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苔茶姑娘"选拔赛决赛现场。12月17日,中国·石阡第三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苔茶姑娘"选拔赛在"温泉之城,长寿石阡"落下帷  相似文献   

15.
<正>铜仁市将按照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立足"大交通"支撑、依托"大数据"平台、发挥"大健康"优势,构建大生态旅游格局,着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11月28日至30日,铜仁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5贵州梵净山温泉长寿文化旅游节在"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鸳鸯之乡""中国香果树之乡""佛顶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阡县中坝温泉文化风情小镇举行。本届旅发大会注重旅游风光风情展示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探讨,以现场观摩、  相似文献   

16.
时下,走进聚武陵之灵秀,承夜郎之遗风,洗饮双绝的疗养之城,独具魅力的温泉之都,美丽富饶的苔茶之乡——"贵州历史文化名城"石阡,漫步其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你定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石阡真美! 石阡是一个绿色萦绕的城市,传承着千年古老的温泉文化,缔造出享誉华夏的茗饮苔茶;有着百年古城底蕴,兼具高原水乡风韵;  相似文献   

17.
正石阡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用绿色描绘发展底色,着力让生态美起来、产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绘就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画卷。"红花绿树掩映着美丽村庄,龙川河水清澈得可以梳妆……"走进"中国温泉之乡"石阡,天蓝、水清、林茂、粮丰……温泉之城,处处皆为胜景。  相似文献   

18.
正风清云淡,翠绿流淌。2014年7月23日至27日,中国·德江首届乌江石文化节在素有"中国傩戏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奇石之乡"之称的德江县乌江石文化城举行。本届乌江石文化节主题为"打造乌江石文化品牌,助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旨在通过打造"中国·德江乌江石文化节"这一文化品牌,充分展示德江文化资源优势,提升"隋唐古邑,神奇傩乡"的大美形象。  相似文献   

19.
叶飞 《当代贵州》2014,(13):I0002-I0002
正4月23日,记者走进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石阡飞地产业园",只见一栋栋标准化、规范化、多功能的生产厂房拔地而起,设计新颖、人性化布局的办公区、员工宿舍区绿茵如毯、花香四溢。在建企业工地上,工人的劳动号子声、施工机械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大干快上、追比赶超的发展画卷。据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石阡飞地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进介绍,目前园区场平工作已全面结束,300套公租房交付使用。2.88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已有6家企业投产,同时有10户企业办理好入驻前的相关手续,其中9户企业开始动工建设厂房,1户企业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先行先试的石阡探索石阡有天然温泉水、优质石材、有机苔茶、大关名酒等独特的资源,因交通落后,"工业短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掣肘。新一届县委、县政  相似文献   

20.
正从"过路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产业"数量少""没特色""集聚弱"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100个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风貌城市""魅力生态典范城市""中国优秀民族建筑之乡""中国苗侗医药养生之乡""中国酸汤美食之都"……凯里凭借"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声名鹊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特色、全城全景,720亿元谋篇"山江公园市",凯里在全省首次把"山地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