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经国 《前线》2017,(6):33-37
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生态赤字大、生态欠账多、生态问题突出,必须从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谋划科学思路、建立健全制度、夯实社会基础,建立立体交叉的"生态安全网"。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专章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命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新概念。习总书记也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他曾经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正大小兴安岭林区是黑龙江省殊可珍贵的绿色财富,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景色秀美,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除绿色农业之外的又一大自然环境优势。当前林区全面停伐之后,中心任务是保护和发展林区生态资源,凸显大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相对应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大美龙江建设,从而把自然环境优势变为发展林区生产力的独特优势和稀有资源,打造生态强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  相似文献   

4.
晓佳  张永峰 《新长征》2008,(2):24-25,63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吉林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目标。长白山作为我省的生态资源宝库,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对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出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对其主要任务作出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核心的社会新文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对于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和丰富生态资源的隆德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隆德县抢抓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县域经济渐趋同质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湖区农业大县,南县加快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整合资源禀赋,壮大生态经济,奋力建设"湘北明珠、生态南县"。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县域经济渐趋同质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湖区农业大县,南县加快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整合资源禀赋,壮大生态经济,奋力建设"湘北明珠、生态南县"。  相似文献   

9.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耗尽或濒临枯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已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改善生态软环境、建设文明的城市生态环境,就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共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反映了行政生态理论的重大缺失,其不能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着眼于事物的根本,寻求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政府管理之道,就要推行生态行政。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一、"煤都"走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经之路据目前的科学探明,六盘水地区存储着大量的矿物质资源,已发现煤、铁、铅锌等3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探明储量844亿吨,相当于南方几省煤炭储量的总和,这让六盘水成为国家规划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核心区和“西电东送”的主战场,是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是全国60个资源型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西南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但丰富的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不能在现实中反映出来,生态资源与农户经济系统断裂,农牧民普遍陷入收入型贫困,出现"资源诅咒"。通过民族地区生态资源数量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回归分析,验证了四川民族地区"资源诅咒"效应在农牧民收入上的体现。增加农牧民收入,需要续接生态资源与农户经济系统的链接,让生态资源转化为能为农户增收可实现的价值资源,让农牧民从生态补偿中受惠,通过"碳汇交易"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依托生态建设项目带动农牧民增收,搭建自然保护区与农牧民增收的桥梁,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以增加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资源过度开发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问题成为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对象,生态补偿是预防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十七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五位一体”的战略地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而生态补偿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4.
秦慧杰 《世纪桥》2014,(3):39-41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起步阶段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本文从植树造林、勤俭节约和资源利用、控制人口均衡发展、兴修水利的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梳理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论述,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精华和成功实践,成为新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框架的基石,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对地球自然承载力的新认识,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探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提倡简约生活的实践先导,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鄱阳湖区域生态资源,构建适应鄱阳湖区域特点的生态经济运营机制,形成一批具有鄱阳湖区域特色的生态产业群,应全面系统分析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根据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的生态观既具有超前意识又有无与伦比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合现实农村的需要,又易于被人们接受。所以,先秦儒家生态观理应成为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对贵州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意义重大。近年来,贵州结合实际,整合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前,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依赖造成的经济发展“不生态”、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保护“不生态”和城市建设“不生态”等“不生态”现状,严重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其由“不生态”到“生态”的彻底转变,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生态化;整治生态环境,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化;协调地上地下矛盾,推进城市建设生态化;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观念转变生态化。  相似文献   

19.
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两省和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的主要生态农业和能源重化工基地,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