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从"挂在半山腰"到搬进国家3A级景区,从产业发展零散到盘活土地发展林下经济,晴隆县三宝彝族乡群众在山里赚到钱票子,山外过上好日子。6月底,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最后一批群众入住位于晴隆县城的阿妹戚托小镇,开启了新的生活生产方式。从"挂在半山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搬进国家3A级景区,从产业发展零散、为"吃"而生产到盘活土地发展林下经济,三宝正在嬗变:山区变景区,农民变市民,土地成了"聚宝盆"。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州是生态之州。这片坐拥3269万亩林地面积、高达67.67%森林覆盖率的土地,处处皆景、遍地聚宝、绿业成金。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策部署下,黔东南州立足实际,实施"四大工程”、开展“五大行动”、健全"六大机制”,推进林下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如今,林下经济形势喜人、亮点纷呈,为该州按时打贏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州奠定了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3.
田林县是广西人均拥有林地面积最多的县,其中全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06万亩,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下种植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和发展食用菌、养殖家禽等,将会大大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把单一林业引向复合林业。对于林农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毕节金海湖新区聚焦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野生猕猴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天麻、冬荪种植和林下养蜂等林下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带动更多农户稳定增收。磅礴巍峨的乌蒙山,是山区群众赖以生存的根,"靠山吃山"自古以来是这方群众的生活方式。如今,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只是靠山吃山的"吃法"不一样了。猕猴桃基地成"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5.
高刚 《当代贵州》2022,(12):14-17
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关键举措.截至2021年5月,贵州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459.5万亩,产值295.7亿元,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321个.发展的同时,贵州林下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为"三性"即同质性、分散性和脆弱性;"三低"即重视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和品...  相似文献   

6.
牟景君 《奋斗》2013,(8):43-44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丰富的林下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破解林业发展难题,开发"原字号"资源,推进以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林下经济是立足所拥有的森林、林地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可持续经营,实施复合经营的生态优化型经济。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生态扶贫为统揽,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林下经济发展面积、产业效益和助农增收实现"三增长"。但是,我省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4)
<正>为适应林业改革新形势,推进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通河县委、县政府抢抓新机遇,探索新途径,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结合做优绿色农业的战略部署,全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等林下经济产业项目,借绿水青山造金山银山。仅2016年,全县林下经济价值就接近16亿元,未来5年,通河县要通过实施"双百"工程——林下经济规模突破百万亩、产值突破百亿元,让通河成为全国知名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中国大果榛子第一县。借优势调结构向绿水青山要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环 《奋斗》2014,(1):31-32
正"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一点、保护一面、带动全局",是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为林区可持续发展做出的科学定位。两年多来,伊春市恪守"两个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林下经济、园区经济和绿色矿业经济"三篇文章"同步做,努力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推动林区逐步走上了一条生态功能日益彰显、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的绿色崛起之路。做活"林下经济"文章重新审视林业经济。林业经济是林区生产建设活动和林业再生产各环节经济关系的总称。包括培  相似文献   

10.
正岑巩县客楼镇按照岑巩县林下经济"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的工作要求,落实林下思州鸡1个千亩基地和2个百亩基地建设,1个300亩以上林下黄金基地建设和5个林下蜂100亩基地建设。在客楼镇土黄村,五十岁的村民钟占香在家照看孙子,不能外出打工,她说在黄金栽种基地务工,一天80块可以贴补家用。脱贫户陈军说,今年村里发展新产业,我们多了一份务工收入,还可以分红。土黄村以种植传统烤烟产业为主,为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今年该村流转林地320亩,建立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为村民创收。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两园一田",即亩产1吨以上的猕猴桃"吨产园",亩产1000斤以上的刺梨"千斤园",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茶叶"万元田"。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六盘水"两园一田"面积将分别达10万亩、35万亩、5万亩,并借此示范带动全市林下经济、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村民晏庭银,第一次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放出豪言:"现在论斤卖,以后论个卖!"  相似文献   

12.
麻山腹地,格凸河畔,春潮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响彻大地。统筹流转9.2万亩土地,种植、养殖产业全面布局到镇、到村、到点;15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坝区高效农业快速启动,红芯薯、红辣椒、菜芯、茄类拉开育苗大幕,林下菌、林下鸡产业蓬勃兴起……2月2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志刚视频督战紫云自治县、沿河自治县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新年刚过,一则新闻爆炸似地在一师四团这一边陲小镇传开:"杏花鸡也有自己的log了,通过脚环上的二维码能清晰找到出产地,头批3万只农超对接合同已顺利签约。"城里人到乡下买鸡,这已不是新闻。12年前,四团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引种吊干杏,就开始思考林下经济的同步发展,目前以杏花鸡、天山雪兔为首的特色禽畜养殖,与树上的吊干杏一道,成为职工创新增收的"双驾马车"。而新近落成的四团畜禽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4.
娄铃英 《当代贵州》2020,(19):16-16
"从栽种至今快一个月啦,我们板蓝根幼苗的存活率高达90%。"贵州大三变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显兴的语气中透露着兴奋。核对苗木数量、接力运送苗木、清除林下枯枝败叶、拉线、挖沟、栽种……经过一系列繁忙有序的流程之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松树林下的50余万株板蓝根终于赶在农历三月前完成种植,眼下已顺利进入管理期。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根本制度,土地权益是农民的重要权益。最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对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依法有序流转农村土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确权登记推进过程中,目前还面临诸多困境,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不清晰,农民针对"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公平诉求比较强烈,"离农"、"弃耕"农民的土地承包权退出乏力,登记管理遗留问题等。为此,应进一步厘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标准,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实现形式,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救济制度,进而不断促进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湄潭自1987年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先后取得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均衡减负、户户减负"等改革经验,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了内在动力。近年来,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中,用地需求急剧加大,土地瓶颈日益凸显。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湄潭以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地流转、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三项机制",控制土地总量、挖掘土地存量、盘活土地流量、用好土地质量,抓好土地利用与城镇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资料,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一直处于不断变革的状态。对于首轮土地承包者来说,土地制度改革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农民土地产权不完整、土地资源价值无法释放和以地养老新型养老模式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通过提供制度供给,发展股份合作制,明确土地产权合法权益的途径,解决广大农民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可以无忧安享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在土地要素流动上有所突破.由于缺乏健全的土地市场以及现行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僵化,导致土地流转不畅、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本文提出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土地制度创新试点工作,引入农用地发展权市场交易模式,探索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平衡指标的方式,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增强西部地区土地流动性和利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正加勉乡党委正以扩大党翁村林下养殖贵妃鸡规模为切入点,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新路,让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变为金山银山。峰峦重叠,山路蜿蜒。秋高气爽的季节,记者从从江县城出发,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行驶,4小时后到达距县城120公里的从江县加勉乡党翁村。党翁村山高坡陡,村民以苗族同胞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和"隔山看对门要走一半天"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再次变革,只有实现流转双方的合作共赢,才能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判断共赢的标准在于双方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增加。文章按照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分析得出流转双方收益情况,在保证流转收益都大于不流转收益的前提下,博弈的结果有"都不流转"和"都流转"两个纯策略均衡。尽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都流转"的均衡优于"都不流转"的均衡,但是土地流转政策出台前双方是处于"都不流转"的均衡状态中,要改变这种均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使流转双方一起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