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正1月25日,由贵阳北站开出的D8592次动车驶入遵义高铁站,高铁客运站、公交站同时投入运营,标志着遵义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新蒲新区礼仪新城"车通城起产业兴"的阶段性目标也得以实现。礼仪新城,新蒲新区规划建设的四大城市组团之一,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20万,是未来遵义市中心城区的商贸中心和黔北客运交通枢纽,也是连接新蒲新区与老城区的重要纽带、交通节点。2009年10月,渝黔高铁遵义东站  相似文献   

2.
9年前,遵义市新蒲新区获批新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9年来,新蒲新区始终坚持"三区两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特色新区,推进新蒲新城、礼仪新城、空港新城、新蒲经开区"四大组团"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形成了全面发展新格局,开启了全域旅游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化的城市面貌,宽阔整洁的街道,怡人的自然风光……作为遵义市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新蒲新区党工委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新城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全过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驱车驶出杭瑞高速公路虾子出口,穿过集镇,新蒲经济开发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便映入眼帘。搭乘"大数据快车",新蒲新区逐渐成为以大数  相似文献   

4.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立足实际,优化城乡环境、培育文明风尚、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文明、现代的新城开辟了新路。要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仅靠外表的靓丽,远远不够,一座城市亦然。遵义市新蒲新区自建成以来,环境风貌、公共秩序与人文精神、文化品位齐抓共治,"颜值"与"气质"并进,推动城市文明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5.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把文明城市创建的重心放在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上,创新手段,以"创文"效果赢得公众支持。近日,遵义市新蒲新区林达美食城步行街微笑小屋向两名参与"新蒲创文明,答题赢奖品"的市民发放了一等奖奖品自行车。由遵义市新蒲新区创文指挥所主办的创文答题活动,吸引约12万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相似文献   

6.
正从2013年10月遵义医学院入驻,到2016年遵义市所有高校入驻,遵义市新蒲新区集聚各类高、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如何构建遵义200万人口城市框架?遵义市委作出了遵义城市"东扩"的战略部署。新蒲新区作为"东扩"的主战场,引导老城区高校向新区集聚,是市委、市政府的最初目标。遵义市新蒲新区成立七年来,从农村变为城市,教育发展更是有了质的跨越。从2013年10月遵义医学院入驻,到2016年遵义市所有高校入驻,  相似文献   

7.
正四通八达的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赏心悦目的景观……10年回眸,遵义市新蒲新区的发展实现"城市面貌改变、经济实力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福利释放、人民生活提高‘五个翻天覆地’的巨变"。今年5月,遵义市新蒲新区即将迎来10岁生日。为打造一个与遵义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的200万人口中心城市,2009年5月4日,新蒲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遵义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挂牌成立,开启在  相似文献   

8.
正路网如织、高楼林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遵义市新蒲新区,一座宜居、宜游、宜业、宜学的现代化新城悄然崛起。紧盯2017年5个贫困村出列和1000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新蒲新区抓实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牛鼻子"作用,着力提升队伍战斗力、组织覆盖力、帮扶创新力,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愈发接近全面小康目标。围绕开发建设与民生事务发展需求,新蒲新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相似文献   

9.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5万多名被征地群众从农民变为了市民。一些群众刚搬进高楼的时候,不适应小区生活,不文明陋习明显。为了让这些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新区决定打造文明小区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居民的生产生活变化带动其他群众主动融入城市生活。礼仪街道平庄花园2013年底竣工投用,是新蒲新区首批拆迁还房小区。2015年,礼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结合新区实际,启动了以平庄花园  相似文献   

10.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力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六个特别"精神,用生动的实践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着助发展、为民生、奔小康、促跨越的神圣宗旨和光荣使命。初秋时节,走进遵义市新蒲新区,随处可见轰轰烈烈的发展场景,三大新城、新蒲经开区、综保区、软件园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书写着新区竞相发展又各具特色的的华美篇章。新蒲新区大力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六个特别"精神,齐心协力,奋力进取,用一个个生动的实践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着助发展、为民生、奔小康、促跨越的神圣宗旨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2014年第一批搬到新校区的学生,我可以说是看着学校慢慢‘长大’。"初夏的遵义医科大学,处处流动着生机勃勃的气息,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叶学天对着记者有感而发。遵义医科大学所处的遵义大学城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东北区域,规划建设用地10000亩,总投资约100亿元,可容纳10余万名师生,是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0年前,新蒲新区挂牌成立,开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遵义市新蒲新区紧紧抓住贵州省实施大数据战略和遵义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智能终端产业聚集高地机遇,大力建设遵义软件园。目前,软件园已初步完成科技人才城、大学城分园、虾子分园、大学城众创空间"一园多点"布局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遵义软件园成立以来,已完成1.5亿元产业创业基金的募集申报,入驻企业15家,落地总投资约7亿元,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7个,累计带动就业近千人。依托人才产业优势,完成"一园  相似文献   

13.
正10年时间,新蒲新区在遵义城市以东崛起,山水、田园、乡村、城市共荣共生。新区辖区面积从390平方公里扩大到987平方公里,从辖2镇到3街道5镇,人口从12万到40万……新蒲新区书写了遵义市城镇化变革的华丽篇章。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路网四通八达,高楼拔地而起……10年时间,新蒲新区在遵义城市以东崛起。新区辖区面积从390平方公里扩大到98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从辖2镇到3街道5镇,人口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就是卖菜的,不过用上了现代技术。"站在遵义市(新蒲)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云平台大屏前,席波如是介绍自己的身份。席波是遵义市新蒲新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新蒲新区虾子镇南坪村驻村第一书记,还是南坪坝区销售党小组组长。"智慧服务中心对外连接市场,对内对接坝区、农户,智慧云平台对销售订单、数据进行分析,指导坝区  相似文献   

15.
遍地辣椒红、满山果蔬绿,新蒲新区红配绿干出了特色,做出了亮点。2019年,遵义市新蒲新区持续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这一年,新蒲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9526元、同比增长9.2%,成绩喜人。  相似文献   

16.
黎茂霜 《当代贵州》2020,(15):72-73
遵义市新蒲新区按照整镇推进、整区提升党建工作思路,实现基层党组织全方位立体式覆盖、全对象清单式管理、全过程融合式推进、全要素多元式保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遵义市新蒲新区按照整镇推进、整区提升党建工作思路,围绕"5个基本"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印发《关于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域推进农村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区党工委专题研究、压实责任统筹推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以医养带康养、以康养集聚人气的思路,遵义市新蒲新区正努力构建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医疗康养产业体系和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康养服务体系。4月中旬,遵义市新蒲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全区三级干部大会,提出打造教育医疗康养集聚区、金融消费商务集聚区、辣椒加工贸易集聚区、高新装备制造集聚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四区一带"战略举措。在"四区一带"建设过程中,新蒲新区将内优生活品质、外引人流聚集作为首要任务,以医疗、康养事业的大突破、大跨越为抓手,着力将新蒲新区  相似文献   

18.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坚持以遵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遵义上海产业园区、遵义综合保税区、遵义临空开发区"四区融合"为主基调,以建设贵州领先、西部一流的千亿级产业园区为发展目标。"要坚持产城景一体、‘铁公机’联动、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投入更多力量,集聚更多要素,全力推进新蒲新区开发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这是今年2月10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到遵义市新蒲新区  相似文献   

19.
正搭建园区平台,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汇集之都,是遵义市新蒲新区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5年前,如果说遵义市新蒲新区能生产高档手机,很多人不信。近年来,搭乘"大数据快车",新蒲新区重点发展手机、电脑及集成电路生产,全力打造大数据、软件产业集聚的遵义市软件园,以及大数据中心、"云端号"空间大数据示范平台。  相似文献   

20.
2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到遵义市新蒲新区调研,要求新蒲新区坚持产城景一体、"铁公机"联动、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投入更多力量、集聚更多要素,全力推进新蒲新区开发建设,辐射带新区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新蒲新区如何按照省长要求,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本刊记者采访了新蒲新区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