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有水、布依、苗、侗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6.7%,其中,水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64.5%,占全国水族总人口58%以上。勤劳的水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水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马尾绣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水族民歌独具特色。端节是水族的重大节日,相当于  相似文献   

2.
正水书是水族先祖创制的独具一格并存留至今,有着巨大社会功能的雏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编制的书籍的总称。2006年,水族文化中水书、马尾绣、端节一起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黔南州三都自治县正为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水书,水族  相似文献   

3.
<正>一种艺术只要能够走进年轻人的世界,她们喜欢,愿意钻研,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不会失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322类别:民间美术编号:Ⅶ—23项目名称:水族马尾绣发布时间:2006年6月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简介: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  相似文献   

4.
正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作为一名党员和妇女干部,我始终把带领广大群众致富放在心中。我经常在想,如何调动妇女自己的力量,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使她们过上好日子。我将目光瞄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虽然马尾绣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但是本地会绣马尾绣的人并不多。我决定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全村妇女通过绣马尾绣走上致富道路。一方面,我积极引导妇女同胞认识到马尾绣是  相似文献   

5.
马尾绣     
马尾绣是贵州水族的传统刺绣工艺,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最为集中,也最具特色。马尾绣历史上水族百娃也称之为"龙退皮",是与水族民间神话传说中水族的来历息息相关的一种民间工艺,在水族的神话传说中与龙有理不清、说不完的种种因缘。马尾绣在绣法上可分为三丝、五丝、七丝三种  相似文献   

6.
莫永言 《当代贵州》2013,(14):42-43
马尾绣是水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是我国乃至世界非常珍贵的特殊刺绣工艺。马尾绣是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被称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是现存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之一,也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殷商亡国,水族先民举族南迁,逐步融入百越族群。秦定鼎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08,(2):F0004-F0004
马尾绣 马尾绣是贵州水族的传统刺绣工艺,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最为集中,也最具特色,马尾绣历史上水族百姓也称之为“龙退皮”,  相似文献   

8.
潘晓菊,水族,其作品马尾绣以构图水族特色鲜明,美观大方,立体感强,绣工技艺传统、精湛,深受旅游者和民间工艺爱好者青睐。  相似文献   

9.
正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聚居着全国57%以上的水族人口。三都水族历史悠远,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节日、服饰和歌舞等。其中,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水族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是"绿茶皇后",百年前在异国他乡赢得国际殊荣,经开水浸泡翩跹杯中舞芭蕾;一个是刺绣"活化石",九年前入选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经绣娘巧手马尾成线绣凤凰。水族马尾绣和都匀毛尖茶,同为黔南瑰宝,同为国家"非遗",今年成功牵手,相约2015年9月下旬举行的都匀毛尖百年世博庆典。今年6月以来,担纲"马尾绣·都匀毛尖相约百年"大型文化寻访活动的黔南日报社,抽调多名骨干  相似文献   

11.
正"非遗不仅仅是手工艺,更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珍宝。"宋水仙说,"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三都的马尾绣做成中国的马尾绣、世界的马尾绣。""继承民族精湛技艺,发扬优良互助传统,她用多彩绚丽的水族刺绣描绘出脱贫致富的盛景,筑起非遗精准扶贫的时代丰碑。"2021年2月26日,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在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给宋水仙的揭晓词如此说道。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的他,是一位创业公司的老板,在江苏常州成立常州市金凤凰水族马尾绣品有限公司,将水族的经典马尾绣发扬光大,闯出一片新天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现在的他,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一位80后的党支部书记,全力以赴投入家乡的建设中,为深度贫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绣出新生活     
汶川大地震对羌绣文化造成了重创,为了抢救羌绣艺术,振兴羌绣文化,著名影星李连杰与阿坝州共同成立“阿坝州妇女芜绣就业帮扶中心”,启动“羌绣帮扶计划”,帮助当地羌族妇女进行羌绣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4.
梁荻 《当代贵州》2006,(20):55-56
2006年6月,有“刺绣的活化石”之称的水族马尾绣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8月末,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韦桃花在200“6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总决赛上凭一手精美的马尾绣夺得“贵州名匠”特等奖,位列100“名贵州名匠”之首。  相似文献   

15.
一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29.4万人,其中水族人口占61%。在23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西而来的都柳江载着两岸茫茫的林海缓缓横卧于她的腹地,深邃独特的水族文化和古远、醇朴的民族风俗,给这片迷人的土地添上几许神秘。然而,长期以来,闭塞、贫穷、愚昧这三大因素,将三都人民的思想牢牢地钳固和定格。由于群众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交通  相似文献   

16.
正3月3日,三都自治县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三都延续千百年的贫困已成为历史,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正式宣告脱贫。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也是贵州省16个之一、黔南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现实,三都干部群众不畏惧、不退缩,始终抱着"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大力弘扬"自信自强、苦干快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08,(20):F0004-F0004
杨君的马尾绣作品以其图案优美,刺绣技艺传统而独特赢得消费者青睐。杨君的马尾绣技艺是在传统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的,传统的马尾绣是用各种棉质花线缠绕在马尾上进行刺绣,而杨君的马尾绣则是改用麻线代替马尾,棉线改用丝线,采用马尾绣手法,按设计要求将图案轮廓勾画出来,再用平绣板法绣出各种花朵等图案,  相似文献   

18.
莫永言 《当代贵州》2013,(14):62-62
多彩贵州南岭,三都——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这一西南出海大通道上,光彩夺目。自治县总人口34万人,其中水族人口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占全国水族人口的55%以上。"四分地球三分水,天上人间唯一族",著名作家梁衡挥毫盛赞;"神秘水族,魅力三都",到访客人由衷感叹。今日之水家,乃远古之贵族,文字历法启文明。浩浩哉,万卷水书,  相似文献   

19.
三都石蛋     
贵州三都,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境内层峦叠嶂,山高水长,多有奇峰异石。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多姿的民族风情分外迷人。水族人民把自己的家乡誉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 距该县三合镇10公里处的瑶人山麓,有个水族聚居的姑鲁寨。在那里有  相似文献   

20.
交梨乡位于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县北部,乡境内山高坡陡,人均耕地只有0.52亩。因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上个世纪末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400元,群众贫困面大。为了改变水族之乡落后的面貌,乡党委、政府组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