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涤明 《检察风云》2011,(19):61-61
不管拼什么,最终都是“拼爹”:没有好务找不到关系,有钱也没有用;可是爹要是没能耐,上哪弄那么多的钱?其实,很多领域、很多事情,现在已经无所谓“潜规则”了——人人都晓得,大家都在“自觉”遵守,且唯恐不能“被潜规则”——“没有关系铺垫,  相似文献   

2.
所谓“潜规则”,就是隐藏在背后的和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而又实际起作用的规则。 时下,“潜规则”存在于我国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严重地阻碍着法律法规的执行,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是一种典型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3.
前卫 《政府法制》2009,(15):33-33
如今,“潜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跑官要官、学校招生、公务员招录、年节送礼、各类排行……“潜规则”像癌细胞一样,逐渐向社会肌体的角角落落扩散和渗透,让许多人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4.
张震  刘喆 《天津检察》2008,(2):44-44,21
所谓“潜规则”,笔者认为是指在明文规定的各种正式制度之外,实际存在、隐藏于事物内部,获得人们广泛认同和遵循的潜在规律和规矩。“潜规则”是人治社会的产物,其根源是对制度、规则的蔑视和对权力的崇拜。  相似文献   

5.
李力 《法庭内外》2007,(12):31-33
上google网上一搜,会出现“约有4,600,000项符合潜规则的查询结果”,虽然最早这一名词出现在娱乐圈,但不久“潜规则”一词就替代了各行各业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易。除了娱乐圈。其他行业一提“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地都知道那大多特指金钱交易或权钱交易。  相似文献   

6.
河南生猪“瘦肉精”案件被曝光以来,“瘦肉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瘦肉精”到底是什么东西?苊害几何?添加“瘦肉精”是行业“潜规则”还是个案?猪肉还能不能吃了?国家首席兽医官于康震就这些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7.
陈可 《法人》2011,(3):13-13
每个行业都有既定的“潜规则”,有些尽管说起来骇人听闻,但在业内却早已司空见惯。房地产业也毫不例外,从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楼盘广告,到令人后怕的房屋质量隐忧;从地王高价拿地拖延入市,到开发商捂盘惜售;从银行贷款失约到购房者信息被贩卖……楼市“潜规则”伴随了购房者买房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武采办 《中国监察》2008,(10):34-35
近日,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多种形式,对政府采购主要环节中存在的“潜规则”现象、成因和治理难点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潜规则”现象的思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8年前,新加坡商人王泉成在福建省安溪县兴建了一家四星级酒店。2003年开业后,却因不懂“潜规则”,不让吃“霸王餐”,不愿交“糊涂税”,竟遭到了地税部门的报复性执法,莫名其妙被要求补缴税费和罚款187万多元,  相似文献   

10.
唐代名臣李吉甫深明时政,为相时勤政为民,追求公平正义。但他也遭遇过“潜规则”,虽说只是一段意外插曲.但今天看来,仍然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曹林 《公民与法治》2013,(10):33-33
规则,是一社会公平遵守的章法,但前面一个“潜”字,就足以牺牲掉应有的公正。当一个地方银行副行长轻松搞定4个户口,小小车管所笑纳2100万红包的消息一再刺痛社会神经,向“潜规则”亮剑正成为很多公众的呼声。  相似文献   

12.
曹志恒 《政府法制》2008,(20):38-39
从创业之初磕磕绊绊到后来“如鱼得水”,医疗代表孟邴(化名)利用行业“潜规则”先后向三名医院院长行贿。在检察机关介入调查之时,孟邴一份“自白书”将三名利欲熏心的院长拉下了水。  相似文献   

13.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10):16-16
“贱女孩”案件开庭的消息再次在舆论界掀起对“潜规则”的讨论,这距离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不过月余,“潜规则”的旋风又从韩国刮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黑丁  金星  志海 《法庭内外》2007,(4):61-61
逢年过节给领导“上供”似乎成为官场的“潜规则”.所以“年关”变成了官员们的“廉关”,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聂玉河首先是倒在“年关”的这个关口上。正厅级高官聂玉河因逢年过节收受下属送上的过节礼金100多万元,颇具“年关难过”的受贿特点,因此被称作“节礼老总”。  相似文献   

15.
陈东升  李中 《政府法制》2009,(12):11-12
浙江省工商部门近日连续查获几起酒水商业贿赂案。据悉,这仅仅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由来已久的行业潜规则:厂家和供应商为开拓市场,支付“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展示费”等给零售商,严重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最终的冤大头无疑是消费者——因为所有的经营成本全部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相似文献   

16.
黑丁  金星  志海 《法庭内外》2007,(5):9-14
逢年过节给领导“上供”似乎成为官场的“潜规则”了。所以“年关”变成了官员们的“廉关”。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聂玉河首先是倒在“年关”这个关口上的。正厅级高官聂玉河因逢年过节收受下属送上的过节礼金100多万元,颇具“年关难过”的受贿特点。因此被称作“节礼老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商业贿赂日渐成为一种市场“潜规则”,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秩序,成为严峻的法律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梁智强是新加坡著名导演。同时,他还有一个“顾家好男人”“好爸爸”的形象,颇受人尊重。然而,就是这位名导演,近日被曝他多次“潜规则”女主角,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有12位女郎集体自曝与他有婚外情,其中有演员、名模、女歌手、酒店妹甚至还有变性人。  相似文献   

19.
触目惊心的“毒胶囊”事件再一次敲口向了药品安全的警钟,然而总有人把它当做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的“黄钟大吕”,“坏事当做好事办”。有些地方危机处理的“潜规则”,正应了乐观的苏格兰人的一句谚语:“老天塌下来,正好掘云雀。”多少年来,每当闹出人神共愤的大事的辰光,总有些磨出耳茧的套话出笼——“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希望仍在”、“缺点只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收人钱财,替人办事”虽是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在时下的官场一些人中却颇有市场,一些腐败官员总是收了钱财才肯替他人办事,自然,办的事也多是上不了台面的事;而求人帮忙者,因获得了利益,对此也不声张,使“潜规则”交易不暴露。这种“潜规则”使党风、政风受到严重影响。广西武宣县六峰山林场副场长兼党支部书记何建把,官虽不大,却颇懂“潜规则”,在有人找上门来时狮口大开,向他人索取巨额钱财,但因职权所限,为他人办不成事后,却又认准对方不敢声张,不按“潜规则”将钱退还。堪称“牛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