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谦信 《法医学杂志》1997,13(3):143-144
本文对430例四肢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致伤原因,致伤物与损伤类型,致伤物与损伤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30例四肢损伤的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致伤原因、致伤物与损伤类型、致伤物与损伤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程建平 《法医学杂志》1997,13(4):222-223
从致伤原因、致伤工具、损伤类型等方面对69例男性阴部损伤案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致伤方式、致伤工具的法医学复核鉴定分析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伤物的推断及其所致损伤的致伤方式分析是法医学鉴定的一个难题,它不仅能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而且当多人作案,一人采用多种致伤物及致伤方式或群体斗殴中使用多种致伤物,致多人受伤或死亡;或者当被害人遭受多种损伤而死亡时,可以从伤者或死者身上的损伤对致伤物、致伤方式进行分析,以确定犯罪嫌疑人,达到直接认定犯罪分子的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对致伤物推断及其致伤方式分析产生一定的失误,笔者收集12例对致伤工具及致伤方式进行复核鉴定的案例(由本省市公检法及院校法医所组成的法医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人交通事故和致伤车辆类型的关系,总结其规律.方法 回顾90例行人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致伤车辆、损伤部位、损伤特点、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不同类型致伤车辆所致的撞击伤好发部位取决于受撞击时人体的姿势和车头突出部位的高度,其损伤特点与作用力大小、方向和接触面光滑程度相关. 结论 通过对行人撞击伤的损伤部位、损伤特点、严重程度的分析,可以推断致伤车辆类型.  相似文献   

7.
毛发常见机械性损伤形态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环境扫描电镜(ESEM)法推断毛发致伤物种类的新方法。方法应用ESEM观察分析不同锐器、钝器及致伤方式形成的毛发机械性损伤的微观形态特征。结果毛发锐器、钝器损伤的表面微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同种类型致伤工具,其锋利程度、作用方式不同时,其损伤特征也明显不同。结论ESEM法能够真实、自然反映毛发机械性损伤表面微观特征,可应用于推断毛发致伤物种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本地区175起杀人案件的致伤物、致伤方式、致伤部位进行统计及回顾性分析,致伤方式以机械性损伤为最,致伤物以锐器为主,具体凶器以枪弹为多.  相似文献   

9.
在钝器损伤中,一个致伤物体与人体接触一次,可以形成两个、三个、乃至更多个损伤。这种损伤,自于其数目较多,而且常常是分散孤立存在,轻重程度不一,稍一疏忽,会将多个损伤,看成是一个致伤物体多次打击形成或者是多个致伤物体形成的多数的损伤,从而导致鉴定的错误。只有真正地认识和掌握了这种损伤的特点,并在检验损伤时,注意观察和识别它的特征,不仅可以作出致伤凶器的推断,而且通过与嫌疑凶器的比对检验,也能够准确地认定致伤凶器。例如,某市倪某被杀案,尸体检验时,发现其左顶结节的前方有两个并列的“L”形头皮挫裂创,…  相似文献   

10.
Dong LM  Wang DM 《法医学杂志》2006,22(1):70-71,80
通过对200例颅脑损伤致死亡案件的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致伤物体以不同打击方向、着力点、先后顺序等造成的颅脑损伤形态特点,对推断致伤工具及判断案件性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史为栋  胡建勤 《法医学杂志》1999,15(3):153-153,155
对22例眼球穿通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眼球穿通伤致伤程度的临床分级方法。统计结果显示:眼球穿伤绝大多数发生于单眼,男性多于女性,左眼多于右眼,其致伤原因多种多样,损伤情况复杂,损伤结果严重。将眼通伤的致伤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可为伤者的视力下降程度的评估和损伤程度的鉴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和要点。方法收集17例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案例,通过事故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收集交通事故发生的基本信息以及损伤分布、性质等资料。根据收集的信息,重建事故发生过程,明确死者的致伤过程,分析损伤的致伤方式和机制、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属生前伤抑或死后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结果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案例存在损伤严重,多发伤与复合伤常见,生前伤、濒死伤与死后伤并存,致伤方式多样,致伤机制复杂,甚至多次损伤相互掩盖等特点。结论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需结合事故现场勘验、尸体检验等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3.
1案例简介案例1 2003年3月20日16时许,王某酒后驾驶两轮摩托车在超越前方杜某驾驶的拉木材的三轮杠内手臂被别断,相应位置三菱车防撞杠内小圆柱杠向后弯曲。2讨论以上2例只是在交通事故损伤检验中,损伤特征比较明显的2例,在较多的交通事故损伤检验中,只要仔细检验,有很多能够发现致伤的形态特征,如特殊的轮胎花纹印痕,灯廓印痕。能够通过致伤痕的长度、宽度,距地高度以及致伤方向推断肇事车的车型,车载重情况及行驶方向,为案件侦查指引方向。特殊损伤认定致伤物及肇事车2例@尚文敏$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区分局交警大队!024005损伤认定;;致伤物;;…  相似文献   

14.
刘志兰 《法医学杂志》2000,16(4):228-229
统计了 167例外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在该组案例中 ,男性 140例 ,女性 27例 ,年龄分布在 2~ 72岁 ,其中 15~ 40岁年龄段最多 ;致伤物以拳脚多见 ,占 39.5% ;左眼受伤的占 51.5% ;重伤 71例 ,轻伤 44例 ,轻微伤 49例 ;伤残鉴定以 7级到 8级多见。对致伤物与眼别、致伤物与眼损伤部位、啤酒瓶炸伤等眼损伤鉴定的增多、损伤程度与鉴定时限的把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眼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的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张某,女,55岁。自称2013年3月某日与邻居因纠纷在田地内发生打斗,打斗过程中邻居挥动锄头打在其右外踝,只打一次,当即感右踝疼痛,不能活动,致踝部骨折。邻居曾某则否认用锄头打伤张某右踝。因无他人旁证,办案单位提请对张某右踝骨折致伤方式进行鉴定。现场勘查及调查事发现场田地土质松软,田内有数条20~30cm深浅不一的沟壑。张某干活时将裤管卷至小腿处,脚穿解放胶鞋、薄棉袜。办案人员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2年间的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的观点。1案例资料118例眶壁骨折伤者,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龄12~68岁。所有伤者均为钝性外力致伤,其中拳脚致伤64例(54.2%),棍棒类致伤46例(39.0%),摔倒致伤3例(2.6%),车辆撞击1例(0.9%),致伤过程不明4例(3.4%)。全部行眶壁CT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7.
法医损伤鉴定常涉及对骨折致伤方式即形成原因的分析。本文报道l例,从生物力学角度系统阐述致伤方式,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Wang SM  Zhang LX  Mo CY  Jing HL  Chen JD 《法医学杂志》2006,22(4):297-298,F0004
使用摩托车防盗锁伤害人身的案件近来较为多见。本文通过对28例摩托车防盗锁致伤的法医学检验资料的分析,仔细询问伤者,确认致伤过程,详细分析其损伤形态及形成机理,以期总结摩托车防盗锁的致伤特点,为通过形态学推断摩托车防盗锁致伤及其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猪皮损伤创口内微量物证提取检验方法,探索致伤工具残留物成分认定方法。方法用锤子打击猪皮,并用滤纸、棉花棒提取损伤创口的微量物质,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检验,确定致伤工具成分。结果猪皮残留微小颗粒可以定量地与锤子成分进行比对检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可对微小颗粒成分分析。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致伤工具成分认定的参考,对致伤工具推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机械性损伤的致伤物推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致伤物推断是法医损伤鉴定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医病理学家的重要研究领域。致伤物推断主要是从创口形态、创内残留物、附着物以及可疑致伤物上的附着物三个角度进行。目前随着多种先进检测方法在法医损伤鉴定中的相继应用,使得致伤物推断获得较大进展,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创口形态观察从宏观到微观,射击残留物的检测从无机成份到有机成份,从单一的成份分析到与形态学相结合。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致伤物推断的研究方法与内容,旨在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阐明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法医检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