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清代的《说文》研究中,校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以《说文》名家的钮树玉、严可均、段玉裁、王筠等无不倾力于此,然而他们的校勘颇有不同。清人的校勘表现出两种性质:一是以力求恢复《说文》原本为目标;一是以《说文》为基础,超越原书,进而实现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说文》为己志。理清清代《说文》校勘的性质,对《说文》学史、校勘学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蒋志远 《求索》2013,(2):166-168
“《说文》四大家”之一王筠的著述中有着大量对前代学者“古今字”指论的转引。这些上至两汉下迄乾嘉的材料反映其“古今字”观念和前代学者一脉相承.是全面评价王筠“古今字”观念以及客观总结“古今字”学术史的重要凭借。忽视这种历史继承性,而以今律古地认为王筠“分别文”研究是立足于“造字相承关系”阐论“古今字”并改变了这一术语的定义。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程际盛的《说文引经考》是《说文》引经研究中的一部鸿篇巨制,然其书既不专事《说文》引经与今传本经书的字句异同考辨研究,也不对《说文》引经体例进行阐发,而多是阐发《说文》引经中的"暗引",然考辨不够精审,扩大了《说文》引经的范围,把某些不属于引经的内容也作为考释的对象,故其书较为芜杂。然其书提供了二千五百九十三条所谓的引经条目,对于认识《说文》与经书的关系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不久,就引起当世学者的重视:郑玄注《周礼》、《仪礼》曾援引《说文》以解词义;应劭注《风俗通义》,晋灼注《汉书》也都称引其书;但是,对《说文》的研究则较晚些。一般说来,在清以前,对《说文》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是唐代宗时的李阳冰和宋太宗时的徐铉、徐锴。李阳冰根据己意改动《说文》的解说  相似文献   

5.
《群众》1995,(4)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再版,现将有关这两部著作的一些修订情况,简要介绍如下。一、对题解作了体例统一。便如《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一文原题解是“这个纲要是邓小平同志为总前委起草的,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上报中央军委,四月三日中央  相似文献   

6.
《说文》对“乳、孔”二字的解释涉及到玄鸟,近年来学者们对之作了图腾主义的解释。本文针对玄鸟“图腾说”所依据的文献证据、图腾理论、考古学证据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学者的论据存在问题,他们对《说文》所见玄鸟作图腾主义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许慎认为《说文》所收的五百多个古文是三皇五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古文字。从汉至清的两千年之间,学界一直沿袭这个错误认识。科学古文字学的分立和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丰富,使得正确认识《说文》古文成为可能。吴大澂、王国维等人的研究指出:《说文》古文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使得这个绵延近两千年的学术疑案终得揭橥。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许慎的生平事迹、学术活动,结合新近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可以进一步阐明:《说文》古文的来源是复杂的,古文经写本是其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许慎还描摹了出土鼎彝等古文字资料。《说文》古文的主体是战国时期东土六国文字,除此之外尚有少许时代更早的商周文字。  相似文献   

8.
《文选》辞藻类纂之书,是《选》学中的一支奇葩,但因其传本稀见和人们认识的分歧,研究几为空白;通过梳理介绍宋代至清代几种主要的《文选》辞藻类纂之书,明晰它们的编排体例、内容特色,有着在文人文学语言修炼方面的作用和赋诗为文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唐书》秉承《史记》的体例传统,以本纪、志、表、列传来记载丰富多彩的唐朝历史,通过对《新唐书》体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历史学家们通过文本书写,既展现了唐朝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又有重点地展现了唐朝历史发展中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杨蓉蓉 《湖湘论坛》2002,15(2):93-94
2001年第1期《古汉语研究》上载录了胡正武《“白刃”是指出了鞘的刀吗》一文(以下简称“胡文”),其中利用唐诗的几处释例对“白刃”词义进行了论证,从而否定了前辈“白刃当指脱了鞘的刀”的观点(见《〈三国志〉军事词研究》,载北大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十八辑,以下简称“前文”)。由此引发了笔者的好奇心,恐以唐诗疏证“白刃”不妥,于是追朔“白刃”源头,对它进了一番研究,特写此补释。经查,前文“白刃当指脱了鞘的刀”一观点,立论的确有相当的疏漏。前文认为:“因为没有根据,语言中找不到‘白’在锋利意义上和别…  相似文献   

11.
张明花 《求索》2013,(11):74-76
钱澄之《田间诗学》从体例上看以"《序》曰"、"《谱》曰"、"朱注"为标注,将毛、郑、朱三家相提并论,择善而从;从阐释特点来看则以名物、训诂为阐释经文的基础,具有考据特点;阐释诗旨时以尊"古序"为立场,或申说《序》说,或据《序》说而另作发明,或对《序》说存疑,或直接否定《序》说对诗篇作文学解读。《田间诗学》的这些特点在清初汉学派的《诗经》研究中具有普遍性,它反映出了清初汉学派在治经方法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和元明戏曲的用语,往往可以互证。从前戴望舒先生写过《释“盆吊”》和《释“(扌朋)扒”》两文,就是用《水浒传》里的用语来解释《永乐大典》戏文《小孙屠》中的“盆吊”,“(扌朋)扒”二词,胠疑解惑,读之令人称快。现在就平日翻检所得若干元明戏曲(主要是元曲)中的用语,见于《水浒传》而相同或类似,可以互证的,略加条举,以当释例: (一)表壮不如里壮元罗贯中《风云会》剧三折滚绣球曲: “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妻若贤夫免灾殃”!《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武松再筛  相似文献   

13.
许刚 《学习与实践》2008,(3):158-160
张舜徽先生在《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中,订正今本《说文》共三百三十余条。极有裨于《说文》古本原貌之研究。这个极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亟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谀臣”、“佞人”考说吕效祖“谀”,《说文》释为“谄也”,是指用花言巧语巴结奉承有权有势的人,《盐铁论》说“富贵多谀言”大概也说的是这个意思。“佞”,《说文》释为“巧谄高才也”,比“谀”还附加了一个“高才”的本领。用现代语来说“谀臣”、“佞人”两者都...  相似文献   

15.
凡事都得两面观,这是符合辩证法的.但究竟如何具体地"观"法,有时却不太容易说清楚.读了《光明日报》今年一月四日"读者论坛"所载《妒嫉两面观》一文,就有点这种感觉.诚然,"事情并不都是绝对的".至于"妒嫉也不全  相似文献   

16.
曹金发 《求索》2013,(1):109-111
章学诚认为《文献通考》乏善可陈,对其贬抑有加,然而他在修撰《史籍考》时,却恰恰效仿了该书的体例,导致了他本人在辑录体目录问题上的自相牴牾,此举的原因来自于提要体例、学术主旨、挑战考证以及个人际遇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第3期上,周翔鹤先生撰文《清代台湾土地开垦、经济组织和社会经济形态》,批评拙文《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兼论“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不成立》。(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以下简称《拓垦》)。周翔鹤先生的态度是认真的,但对《拓垦》一文的阅读却是马虎的。由此产生了对《拓垦》一文的一系列误读,兹分别解释如下。 一、关于《拓垦》一文的总体思路 与一般的书评不同,周翔鹤先生的开篇即讨论《拓垦》一文的结论。在《拓垦》的结论部分,我说:“历史上中国各区域农业究竟采取何种生…  相似文献   

18.
经过全面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体例方面更为科学严谨。但在相关体例上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如:凡例中漏缺语体标示〈口〉,和正文不照应;标<古>的条目释文的注音体例在凡例中应该说明;姓氏义项的处理方式不统一;"也叫"、"也说"后非常用词形的处理方式及"全称"、"简称"的处理方式不一致,体例不统一。  相似文献   

19.
程皓 《传承》2009,(6):140-141
《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它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使民法编纂工作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通过《大清民律草案》,大陆法系民法尤其是德国民法的编纂体例及法律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被移入我国,对近现代中国的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新审视该草案,分析其得失,对我国法制改革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而《说文解字·叙》则是汉字学的纲领,它集中体现了许慎先进的汉字学理论和科学的语言学观点:首先,他对汉字的起源、内部结构的发展和形体演变的看法具有发展的观点;其次,许慎对汉字构造的分析及编排体例具有系统的观点;再次,许慎能够从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看待语言文字的问题,具有联系的观点.总之,《说文解字》是语言文字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