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决议》提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当今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劳动的外延、形态、作用都与马克思当时的情况不一样 ,因此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要在坚持中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只有这样 ,马克思主义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必要性(一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9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就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现代性自我确证问题入手,阐释了黑格尔理性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困境;指出了马克思将“劳动”确定为现代性自我理解和自我批判的规范性概念,实践哲学是现代性理论的哲学基础;论述了哈贝马斯和海德格尔对劳动现代性理论的批判;最后,指出我们应该从存在论根基处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视域中分析劳动现代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一、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必须以“准确理解”为前提尽管过去不少人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都有所了解,但由于马克思的著作(以《资本论》为代表)博大而精深,如果不作系统全面的研读,就有可能作简单、肤浅和片面的理解,轻率地得出想当然的结论,以至对原意发生误解乃至曲解。因此,有必要通过“准确理解”加以澄清或纠正。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不仅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实践和发展这一理论,也关系到能否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理论。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巨著中,研究问题运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事…  相似文献   

5.
尹汉宁 《理论前沿》2002,(11):21-22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笔者认为,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回答这个问题,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研究并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要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推进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的时空条件1.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对马克思作了这样的评价,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劳动”批判真实语境的误读是西方学者逃离社会批判理论唯物主义路径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中,“劳动”批判是在历史辩证法的现实逻辑中得到整体定位的:第一,劳动是在实践哲学视角中凸现的感性活动,劳动概念的形成与实践概念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第二,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关系是马克思“劳动”批判的主体性依据,劳动确切地讲是社会批判理论现实、历史的载体;第三,劳动活动历史超越性的实质是工具理性的现实消解,而不是非劳动美学设定。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深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定安 《工会论坛》2002,8(1):55-56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充分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由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的时代条件与当今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实际 ,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有关精神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本文主要从科学技术劳动和经济管理劳动等劳动新形式及充分肯定私有企业主的劳动方面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给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党的性质和党员成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前人无法预料的深刻变化,资本主义与过去也有了很大的差异,而社会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深化,统一战线有关方面性质诸如有产者、私营业主的性质的理论研究也势必随之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即有产者的政治性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积级阶层”或“先富阶层”;私营企业主可以定性为“劳动者”,但鉴于当前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目前定性为建设者比较科学、有利。  相似文献   

12.
学报编辑是社会中默默无闻奉献的群体之一,无论是追求个体“专”与“博”的发展,还是不吝付出为他人“做嫁衣裳”,等等,在突出学报编辑正确价值追求理念的同时,表明了学报编辑较高的情绪劳动投入。情绪劳动理论认为,情绪劳动的投入与情绪耗竭呈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视学报编辑的情绪劳动培育和管理,建立以情绪劳动为导向的激励竞争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学报编辑的情绪管理水平,避免其不良情绪导致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关柏春 《理论前沿》2004,1(1):33-36
肖勤福教授在《理论前沿》2003年第20期发表《从“出卖劳动”到“出卖劳动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个典型事例》一文,说明“随着马克思研究的深入,他自觉地、毫不犹豫地改正了关于‘出卖劳动’的说法,代之以‘出卖劳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个典型而生动的事例。“应当肯定,肖教授在文中比较详尽地描述了马克思从出卖劳动到出卖劳动力这一认识的转变过程,说明了马克思“自我否定”和理论“创新”的过程,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这个过程称为“与时俱进”就是不恰当的了。与时俱进的本意是指,随着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扬…  相似文献   

14.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工会就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拓宽就业门路 ,推进再就业工程 ;进一步明确妇女家务劳动的社会意义 ;在“私营企业主当选劳动模范”方面也要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科学技术工作应属于与复杂劳动、脑力劳动相关的智力劳动,也称为科技劳动。其结果应称为科技成果。科技劳动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与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新的条件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 ,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本文对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把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个概念并称应该说还是第一次,是一种全新的提法。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要求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一年之后,我们党向全社会全面阐述了我们的研究和认识,“四个尊重”是  相似文献   

18.
无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还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都离不开科学的生产劳动理论的支持。然而,经济学界对这个理论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彻底,它既不能支持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不能充分考虑到按劳分配原则的适用范围,也未能完整地贯彻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因此,该是重新界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时候了,该是创新生产劳动理论的时候了!一、大凡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创造使用价值的生产劳动,但要区分这些不同生产劳动的特殊功能目前理论界对“生产劳动”的范围仍然限制得较窄,而且分类也不太明确。我们认为,大凡符合社会正当需要的劳动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流行的解答“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并不足以使人信服。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只能是在劳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以劳动时间作尺度测量劳动量进而测度商品价值量存在严重缺陷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量应是劳动者的自身耗费和支出的力以及其推动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劳动生产力 ,即劳动力与其所借助的机械力和自然力的和。由“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到“劳动生产力决定价值” ,不仅可以说明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可参与分配的量的界限 ,还易于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得到简洁说明  相似文献   

20.
论人才价值的特征及人才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才价值理论是人才学的基础理论.当前,这恰恰是人才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人才价值问题,是人们尤其是年青人的热门话题,研究人才价值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人才的本质;充分认识人才的特殊作用,有助于当代跨世纪的青年人找到“如何实现人才价值”、“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答案.因此,笔者想对人才价值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人才价值的特征(一)人才及其价值的形成.人才和人才价值都有其形成的过程.1、劳动创造了人才及其价值.人才被喻为“无价之宝”,不能说人才价值是自身固有的.对人才和人才价值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后天的劳动(实践).正如一般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社会的一般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一样,人才价值也是劳动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