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客体成为主体关系的重心,人们对自然界只能盲目崇拜与屈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作为一种在矛盾中运思、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在对象性互动活动中的必然产物,它起源于主体的生存悖论,表征着历史主体的感性生存样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站在感性解放的理论高度并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思辩辩证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体系,这在当前主体性癫狂即理性泛滥的风险社会中,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价值是价值哲学的核心范畴,是理解全部价值哲学的关键所在。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意义或效应关系。人的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主体的意义。把握人的价值关键是要把握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即一个人的思想言行对自身生存发展的意义和一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表达的是一种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对于主体人的意义。人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人具有自然生命与自由生命的双重性。作为价值客体的双重生命,相对于价值主体的人与社会来说,其有个体、社会生命的延续的价值和创造价值的价值。正确认识人的双重生命与价值,对于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探索主体与客体的古代起源和近代繁衍宇宙万物都有其各自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作为万物之灵,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就开始探索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人与心灵的关系。我认为,《易经》可以说是我国古...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对象性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的主体意识的空前觉醒,视教育对象为客体的观念已经明显失之偏颇。从现代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教育思想出发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冲突的调控手段是达成社会冲突调控目标的方式或途径。研究社会冲突的调控手段可以从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这两个基本视角进行。从社会主体方面看,社会冲突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社会主体利益调控,社会主体观念调控,社会主体结构调控,社会主体即人的异化调控。从社会客体方面看,社会冲突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基本矛盾调控,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调控;二是社会基本领域的内部矛盾调控,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内部矛盾调控。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客观条件落后和社会主体选择冒进的主观错误之间 ,许多情况下是互为因果的。不仅应该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去理解人们的主观错误 ,而且应该从人们的主观错误中去寻找客观历史条件限制的成因。历史现实的客观规定性也是历史主体的规定性。把人们的行为当作构成客观历史过程的有机链条 ,恰到好处地确定主观因素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把握历史过程中客观与主观、客体与主体的辩证统一 ,是在理论上掌握历史规律的关键 ,也是在实践中避免幻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了有机物、人和整个社会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是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客观依据.而人的需要是指人区别于其它生物,使人成为人、构成人的本质、表现人的本性的规定性,表现为人或主体对价值对象或客体的摄取状态.人的需要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是客体能够产生而主体所缺少的东西,因而,人的需要产生于主体自身的结构、特性和主体同周围事物不可分割的联系.实践是人能动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既是主体的能动活动过程,又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现实中介.主体自身的结构和特性、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以及反映主客体之间矛盾统一关系的人的需要,都是历  相似文献   

10.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约地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客体性主体,其客体性主要表现在主体使命为社会力量所支配、主体工作出发点受客体和环境制约、主体活动被客体所审视、主体作用被自我检查和反省.  相似文献   

11.
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禄 《理论前沿》2007,(11):19-20
环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结合,共同影响着人的活动;环境的优化,是主体自觉与客体约束的统一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中许多问题的阐述都离不开对思想政治主体和客体的理解及其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反思,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确立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强调客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功能特点,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呼唤。与此同时,面对社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考虑社会个体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同时,应兼顾人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主要是对人、主体、价值、发展、科技哲学、伦理的研究,人的研究是最早着手且难度较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是在哲学层面进行思考。主体研究实质上也是人的研究,它是侧重同客体的对应关系角度来考虑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受动性。价值研究主要是研究客体或物对人的效用和人自身的价值。发展研究是探讨人类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进化和人自身的进步。科技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从科学技术和工艺上揭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与人自身的关系。伦理学主要是揭示伦理规范与利益、与人性及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逻辑层面:一是对贯穿全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一般基础即物质生产的确定,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向度;二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类主体出发,探寻在不同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中的主导因素,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向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又坚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的基础和客观必然性,是历史地肯定人类主体作用的历史辩证法与坚持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制度的伦理评价实质上就是制度的价值评价。而价值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物,它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一个有主客体并在一个特定关系方面的质、方向和作用。单从评价主体来分析,个体评价主体是一个个体自由与平等为基本理念的公平合作体系。社会评价主体是指由社会主体对某种价值客体进行的评价,评价内容是社会群体所面对的一定客体的社会价值,反映一定价值客体对于社会本身的意义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提高主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主体是指具有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客体能力的人。主体素质是指主体具有这种能力的程度,即德才综合状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领导干部担负着重大历史责任,党政一把手责任尤其重大。因此,强化对一把手的教育,提高一把手的个体主体素质,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伟大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各级领导能更好执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具有决定全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是结合青年社会化的特征进行探讨。青年社会化最主要的特征,是青年作为社会客体和社会主体的统一体进入社会,并逐步由客体的主导地位过渡到主体的主导地位。因此,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类主体的利益 ,同时又对个人或社会集团有意义的价值标准才是合理的、可取的。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导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生产力 ,注重人民性 ,崇尚真、善、美。  相似文献   

19.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认识论领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藏传佛教亦是如此。在其丰富的认识论领域内,分别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有着具体的介绍和阐述,就两者的关系而论,他们认为认识的客体不仅仅只是外器世界,还包括认识主体人的意识性东西。就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两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20.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推进城市社会流动人口治理的现代化。家庭化移居模式已成为我国城市社会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并且成为流动人口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移居趋势在主体、客体、机制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治"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需要从主体、客体、机制三个方面推进城市社会流动人口社会治理的创新和转型。只有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社会流动人口治理体制,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