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口红利是"对经济影响和人口变化的新视角",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增加所带来的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导致的较高的资本积累,也是一个国家完成了人口转变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但人口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在人口的增长速度和人口总量,而取决于人口的结构,并且"人口红利"现象就像一个机会,只有抓住并加以很好地利用,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转变为真正的现实"红利",它本身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但"红利"往往与"债务"相对应,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就是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此应科学推动收获"人口红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中国正处于从高消耗、高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更得依靠"人才红利"。由人口数量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暂时的,且主要被资本所有者获取;而由人口素质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是一种人力资本红利,可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实施创  相似文献   

3.
人口历来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自20世纪末以来,人口红利始终是经济学和人口学的重点研究议题,而随着人口转变推进和生产方式转型,我国现实人口条件与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亟须对既有的人口红利研究进行再认识和再建构。基于人口红利研究的演化脉络,梳理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学界讨论的基本共识、争议焦点,以及在研究范式、理论概念、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同时归纳出现阶段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有:第一次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效应、其他广义类型人口红利的驱动作用,以及就业结构性错配和区域发展差异等制约人口红利释放的因素。下一步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应以理性认识数量层面的人口机会、培育质量层面的人口潜力、优化人口红利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等议题为落点展开。  相似文献   

4.
<正>据财政部官方网站消息称,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9月4日至5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在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革红利对冲人口红利的消失,使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楼继伟分析称,中国过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  相似文献   

5.
财产性收入是一种衍生财富,其前提是对财产的占有,必须高度重视个人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广大群众对更多财产的追求,不仅能充分获取人口红利期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还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陆铭 《党政论坛》2009,(22):34-34
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的贡献.人口转变过程的特殊性,使得中国的人口红利来得早,也将去得快.如何抓住这短暂的历史机遇,挖掘人口红利的巨大效应,从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这不仅是中国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消除城乡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力素质,选择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应是促进人口红利兑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6,(21)
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化速度,少儿及老年抚养比率均较低,总人口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有利于劳动力增加及投资储蓄增长,妇女就业机会和人力投资也相应上升,从而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学将这段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一般认为,从现在开始至今后十五年,中国将处于“人口红利期”,但中国的这  相似文献   

9.
延长"人口红利",必须适当地进行政策调整,针对我国人口的现状,我们应抓住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的"人口红利"时机,通过人口、投资、收入分配、消费、金融、公共管理等多政策的协调有效调整,为投资增长和资本形成创造充分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弥补因未来人口抚养比升高所带来的"人口负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既与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因素有关,也与自身周期性因素变化有关。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市场活力不足;创新因素匮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发展自然仍有潜力、余地和韧性。需要推进全方位改革步伐,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1.
在30年少生4亿多人的同时,我国正面临着人口素质并没有随着人口总量增长而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期结束两大挑战。如何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是国家计生委新时期需要着手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拥有11.6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73.7%。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主要在农村。据统计,1949年全国农村人口为44726万,1991年猛增到91000万,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人口将增至111000万。因此,中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过快增长的中国农村人口为什么屡控不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由以下因素相互作用而促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汪兆旗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剩余"形式1.累积性剩余。我国人口增长机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厂的盲目增长行列之中。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政策,切断了人口变动与家庭经济状况变化之间的因果反馈联系。导致生育成本计算...  相似文献   

14.
保增长与惠民生是讨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两个关键词,在求得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正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环境资源制约;三农、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计划生育等问题与二元经济的弥合;通盘产业的战略选择;由收入比重问题和分配不公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教育改革;反垄断和配套改革等。  相似文献   

15.
<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实现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山东调研时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要任务是推进人口城镇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将释放出新的发展红利,不仅有利于拉动消费,还有利于拓宽投资空间。1、人口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优势。首先,人口城镇化是扩大投资的重要载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琛  孔祥智 《理论探索》2021,(1):92-100,120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二者的深度融合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土地资源存在错配状况以及农村资金净流出且存量不足,亟需注入优质城市要素以激发乡村活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挖掘了新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资本红利。未来,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处理好“四对关系”,重点是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小城镇为着力点构建新型工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多重复合红利创造增长奇迹在过去10年问,中国宏观经济实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组合堪称“世界奇迹”。之所以称之为“奇迹”或“黄金时代”,是因为在所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如此长的时期内维持超高速的经济增长,其原因是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间享有多重复合红利。第一,前所未有且今后也不会再有的开放红利。中国加入wTO以来,正好赶上了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持续繁荣(至少延续到2007年),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出口贸易从2002年开始实现超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对超计划生育者实施一定的经济惩罚 ,曾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惩罚面临着来自农村与城市的挑战。我们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 ,改过去的计划生育个体奖罚制度为集体经济奖罚制度 ,变政府监督为群众监督、社会监督 ,使计划生育经济奖罚真正起到控制人口增长 ,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鹏 《理论视野》2009,(6):61-62
新疆农牧区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少,重要原因在于就业观念保守、语言障碍、技能落后、创业意识落后,促进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是我国亿万农民企盼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许多产品供大于求,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收入有限,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消费市场还无法真正启动。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9亿农民是我国人口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蕴藏着巨大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一、我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状况 1、农民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正相关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水平随之增长。1978年,农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有133.6元,在这以前,我国有1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为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