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李敏  罗霄 《中国审判》2013,(8):105-105
<正>2013年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有关情况并公布相关典型案例。《规定》于2013年7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2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针对执行难现状,总结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3,(16):39-39
据统计,2008~2012年全困法院执行终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长期以来,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废债务、规避执行成为一种社会顽疾。为压缩恶意逃债者的生存空间,2013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该《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3.
对欠款不还的失信人员进行强制执行,网络公开失信人员黑名单,不允许失信人员购买飞机票或住商务酒店,并限制其办理信用卡、贷款等,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这些法律条文,失信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一些企业及个人却不顾国家法条的震慑,依旧欠款不还.发生在河北省武安市的一起欠款事件就很典型.  相似文献   

4.
法院传真     
《中国审判》2014,(10):64-64
蚌埠中院:失信被执行人“亮相”广场大屏 为推进弛会信用体系建设,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若干规定》,定期将“老赖”信息通过广场公益广告屏向社会公布,公开曝光的内容包括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执行法院、执行依据、执行标的以及履行情况、失信情形等相关信息,只有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才能从名单中删除。  相似文献   

5.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4,(22):12-12
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八部门联合举行“构建诚信惩戒失信”首次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并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八部门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拉开了第一轮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法律点读     
《法律与生活》2013,(16):39
最高法:新规定让"老赖"无处遁逃据统计,2008~2012年全国法院执行终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长期以来,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废债务、规避执行成为一种社会顽疾。为压缩恶意逃债者的生存空间,2013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该《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律福音: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  相似文献   

7.
《商务与法律》2005,(6):43-43
2005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的司法解释,就人民法院根据抵押权人申清,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问题作出规定。该规定共7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该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居住的房屋,但应在裁定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后,给予被执行人六个月的宽限期。只有六个月的宽限期届满后,被执行人仍未迁出的,人民法院才能强制迁出。该规定同时明确指出,被执行人属于低保对象且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人民法院不应强制迁出。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10,(8):61-61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费后,乘坐交通工具时,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得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不得旅游、度假……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了限制高消费的对象、原则、范围、程序、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0,(16):7-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昨日公布,这个司法解释,为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惩治“老赖”高消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6,(14):28-29
2016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等4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 就在此大力治理之下,最近,有着传奇创业故事的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全国劳动模范刘光基被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纳入被执行人失信名单.  相似文献   

11.
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建设的执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系统“三大”执行系统于2014年9月10日正式试运行,供全省法院使用。执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含执行立案、办案、信访、联动、征信系统、盖章系统、信息公开等功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具有对被执行人身份、银行开户账号、银行存款、土地、车辆等信息的查询功能,能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土地、车辆等财产进行网络冻结(查封)、续冻(续封)和解冻(解封),实现执行查控措施的网络化。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系统通过向公安、土地、车管、银行等协助执行单位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接收信用惩戒措施反馈信息。同时,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自动发送至铁路、民航等部门,从而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高消费。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江淮法治》2013,(22):4-4
31259名 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2013年10月24日开通以来,截至11月4日,全国法院依职权共31259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名单库。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江淮法治》2014,(24):4-4
正10人12月14日上午10点10分,由沈煤集团托管的鸡西市加奥销售公司兴运煤矿发生瓦斯事故,10人被困井下。经过一下午的抢险救援,截至16时15分,被困在井下的10名矿工遗体已经全部找到,抢险救援工作基本结束,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70多万人《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自去年10月实施。失信人黑名单库建立以来,进入黑名单的"老赖"已有70多万人。许多人被纳入黑名单后害怕了,主动还款,主动履行率达20%。300万元"加多宝连续7年全国销量第一"的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禁止侮辱尸体,针对死刑案件的执行工作,《意见》还规定,人民法院向罪犯送达核准死刑的裁判文书时,应当告知罪犯有权申请会见其近亲属。(《南宁晚报》3月12日报道)  相似文献   

15.
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是认定被执行人有无履行能力、决定执行方法、适用执行措施的重要前提,也是案件执行成功与否的关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28条、第29条、第30条规定了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4...  相似文献   

16.
《公民与法治》2014,(6):28-28
2014年1月16日,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八部门就限制被执行人失信高消费行为和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联合召开“构建诚信 惩戒失信”首次新闻发布会,拉开了第一轮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股权的查找、冻结、扣押查找被执行人在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法人企业中的投资权益或股权,有以下途径:申请执行人提供或被执行人申报并提供出资证明书;查阅被执行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档案;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搜查被执行人的住所(自然人)或到财务部门查阅其账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冻结被执行人在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法人企业中的投资权益或股权,应同时向有关企业发出协助执行通知,要求其不得办理被冻结投资权益或股权的转移手续,不得向…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信息共享作为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基础,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信息共享在互联网空间中存在严重问题,个人信息的泄露,公民的信息被利用等,都对公民的个人隐私产生威胁,法院通过对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缓解其"执行难"问题,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制度也要注重保护失信被执行人的权利。文章针对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记录的被遗忘权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欧盟、美国的被遗忘权等相关立法中找到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执行第三人倪文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  相似文献   

20.
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程序及适用李希中,苗长青,杨庆明在执行工作中,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已经有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300条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