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语 《中国审判》2009,(9):102-103
破解法院“执行难”问题有了“生力军”! 近两年来,一个“党委领导、法院主办、部门配合、基层协助”的协助执行工作网络覆盖无锡市惠山全区,130余名协助执行员穿村走巷,不辞辛劳;苦口婆心,宣传教育;全力配合,化解矛盾;不计得失,忘我工作,在协助法院开展执行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县、乡、村三级协助执行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政法委52号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必须依靠党委领导,依靠政府、人大和社会各界支持,建立一种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原则。这为基层人民法院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协助执行网络指明了方向。协助执行网络是法院在本辖区范围内以各基层政府辖区为单位,通过组建党委、政府、人大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执行工作网络,设立执行工作办公室,基层组织选聘执行联络员等,协助法院开展工作,以缓解执行难。这一方法可从根本上转变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是有利于人民法院日常执行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民事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亚灵 《法制与社会》2011,(12):141-142
法院执行人员所称的"执行难",更多是从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所碰到的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来衡量的.除法院司法独立性遭到破坏、协助执行单位不尽协助业务反而阻挠执行之外,还会遇到被执行人举家外逃、藏匿财物,或者纠结群众、抗拒执行等其他方面的障碍.本文在此试就我国民事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作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蔡芳 《法制与社会》2014,(1):132-133
分析案例,本文提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和如何改变的问题。民事协助执行人就是在民事协助执行过程中负有协助义务的人员和单位。我国的民事执行中,拒绝协助、拖延等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提出三个建议:提高民事执行人员的实践能力,建立民事协助执行人员网络;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做到奖惩分明有据,完善民事协助执行人在财产调查制度的责任;增强法制宣传,为每一个潜在的民协助执行人做好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各类矛盾的日益突出,大量案件涌入法院,许多当事人打赢了官司,拿不到钱,容易引发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和谐."执行难"、"难执行"成了社会一大问题.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应执行财产难动、协助执行人难求的"四难"现象是执行难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强制法》承继了以申请法院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为辅的行政强制执行双规制。行政强制执行面临着执行效率不甚理想、执行冲突时有发生、非诉行政执行困难重重的制度困境。针对行政机关自行执行范围过窄、传统强制执行观念牢固、法院办理非诉行政案件缺少协助等困境成因,扩大行政机关自行执行范围、发挥非强制性执行方式实效、完善非诉行政案件协助执行制度已成为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背负着执行难的沉重压力,而执行难的具体体现就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在我国目前执行立法相对滞后、执行理论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各级法院都在积极探索执行工作的新路子。自二00七年七月开始,河口区法院针对执行难的现状,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论证,在执行工作中尝试实行了在乡镇(街道)和村(居)建立执行联络员的制度,提高了执行效率,促进了执行和谐,使执行工作充满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对此试做简要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协助执行是不动产执行中的一个具体环节.不动产行政主管机关根据法院送达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协助执行,以协助执行通知书所记载的内容为依据.不动产行政主管机关对协助执行通知书不进行实质审查,其协助法院执行的行为的合法性不容质疑.我国不动产行政主管机关在不动产协助执行中存在缺乏操作性、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是中共中央1999年第11号文件转发的<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及的执行工作"四难".为破解执行难题,学界和司法实务界提出并采取了各种解决办法:如建立公安协助查扣被执行人制度、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加大法...  相似文献   

10.
论民事执行中债务人财产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浩 《法学》2007,(12):55-65
发现债务人财产对破解执行难,促使债务人主动履行,追究拒不履行债务人的法律责任,促使债务人如实申报财产,减少协助债务人隐匿、转移财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申请人提供线索、债务人申报、法院的搜查与调查、其他国家机关的协助、群众举报是发现债务人财产的主要途径。为了增强发现债务人财产的能力,应当建立起富有实效性的财产申报制度,应当强化法院的职权调查,应当健全协助执行机制,充分运用搜查手段,继续实施和推广法院在执行中创造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闻承武 《江淮法治》2011,(19):23-23
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面对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铜陵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三次监督县法院执行工作,促使该县法院“执行难”得到了有效缓解。执结率大大提高,群众反映执行的信访件也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河北省永清县人民法院多措并举坚持做好执行和解工作,使执行和解率大幅提升。该院积极推行以村(街)民调组织为主体的立体协助执行网络,协助化解辖区矛盾纠纷;在涉及到可能影响稳定的重大案件时,  相似文献   

13.
试论“执行难”的成因及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春 《法治研究》2008,(11):77-79
当前在我国出现的“执行难”正逐步演化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法院工作的难点问题。“执行难”表现在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处理、执行权力受拘束、执行结果不到位等等。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好“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李成林  张佳鑫 《行政与法》2010,(12):122-125
民事执行困境在深层次上是执行法律关系中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民事执行中的利益包括当事人的利益、协助执行人的利益、法院的利益、地方利益等。本文在充分分析这些利益的基础上,探讨了为协助执行人的利益提供制度表达、建立诚信档案、吸纳社会主体辅助执行等利益协调机制。期望以此应对执行困境,进而提高执行效率,破解执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6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执行事务中心正式启用。记者了解到,这是该院进一步完善协助执行网络建设的又一个新举措。在该中心的执行审查窗口,当事人若能提供被申请人的财产线索,即由专人对口联系公安、银行、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立即启动查人控物的工作程序。"依托执行事务中心这个窗口的桥  相似文献   

16.
《人民司法》2012,(5):11-14
2010年以来,安徽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整个执行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5192件,正常期限内结案率达96.4%,实现对执行积案的有效防控;实际执行率达79.9%,执行标的到位率达79.8%,同比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执行效果显著,大量执行案件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到较高水平,全省法院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自动履行的比例达到60%,跃升约15个百分点;法院、人大等多渠道统计的涉执行信访案件数量均大幅度减少,突出的地方降幅超过80%,且息访率全部在95%以上。全省124个中基层法院,2010年有65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2011年有80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五河县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反映法院执行不到位的信访件上升的情况,认真剖析原因,采取三项措施,督促法院化解执行难案件:约见办理,约见法院执行人员,听取案件执行情况汇报,提出要求或督办意见,督促法院及时予以执行,并约见来信来访人,通报案件督办情况。  相似文献   

18.
晏扬 《法庭内外》2008,(9):43-43
一家租用钓鱼台国宾馆房屋的单位因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被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强制执行。可钓鱼台国宾馆不仅不协助法院执行,还将法官开具的留置送达协助通知书从窗口扔出。没办法,7月18日,东城区法院通过司法专邮,给钓鱼台国宾馆开出民诉法修订后全市第一张拒不协助执行的10万罚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29日下午,因执行工作需要,铜陵县法院执行局两名法官依法来到某银行,要求查询某单位在该行的存款,执行法官依法向银行分理处工作人员出示了执行公务证及查询通知单,该工作人员当即告诉执行人员只有单位名称无账号无法查询,拒不协助查询。在执行人员的要求下,该工作人员填写了拒不查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黄益强 《法制与社会》2013,(4):155-156,160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法律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当前虽对能动司法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共识,但它已逐渐成为各级法院奉行的司法理念。"执行难"是人们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普遍认识,如何运用能动司法破解执行难,实践中早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本文首先对能动司法进行概述,然后分析我国法院执行过程中为什么要实施能动司法,以及能动司法在法院执行过程中的体现运用,从而对法院执行工作中的能动司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