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长空战日寇     
高文庆 《黄埔》2009,(3):32-33
“七·七”事变后,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我毅然投笔从戎,考入航校十一期,因初级飞行训练毕业时被淘汰,后转入黄埔昆明分校十六期,毕业后分配到昆明空军官校(另有士校)特务团任排长。1941年秋航委会电召,我又重回空军官校侦炸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邛崃空军十二大队,除了训练、躲空袭警报外,没有作战机会,大家都非常苦闷,曾因此闹过风潮,全大队领航员、轰炸员四十余人还罢飞了十余日。  相似文献   

2.
李明灏,湖南醴陵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在黄埔军校早期任教务处长。抗战初期任军校第二分校主任。他廉洁朴素,不亢不卑,严肃认真的作风,同学们都很敬佩。我印象较深的有这样几件事:第一件事,在十七期六、七总队同学毕业考试后等待分配的前夕,李明灏主任手拿一根木制戒尺进入教室。他笑着说:“同学们很快要奔赴抗日前线了,还要在战斗中学习。所有的军事书籍要随身带。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两张地形目测绘图。”结果我队150人中有6人把图纸遗失了。李主任说:“丢图纸的站到前面来。”6位同学忐忑不安地“亮相”了。李主任气愤然而又是轻轻地对每…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8,(5)
正1948年,我抱着爱国之志考进黄埔军校,时至今年整整70个年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想想正是改革开放,把我的人生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我是黄埔军校23期生。1949年12月随校起义后,经过短期学习被分配到四川绵阳军分区,先后担任文化教员、军事教员、干部工作员、参谋等。1954年响应国家经济建设召唤,转业到武汉从事工业建设。在特殊的年代里,我也和一些不幸者一  相似文献   

4.
谷蕤 《黄埔》2012,(2):42-43
柴意新(1906-1943),字泽高,号若愚,四川南充县建兴镇人。他早年在合川中学求学,受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为救国救民做一番事业。1925年中学毕业后,南下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不久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军第五十一师,历任连、营长。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5,(1):22-23
陆镇华,1916年2月生于广西邑宁县,1935年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抗战时期是陆军21集团军16兵团的副营长,1937年10月中旬到淞沪战场。以下是陆镇华讲述的淞沪会战和他的抗战经历。我在1935年(民国24年)进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学习,1937年4月4日分配到21集团军司令部管内务后勤工作,后开赴淞沪战场,在常熟参与战争。当时天不亮吃早饭,晚饭要等到天黑才吃,因为白天不能做饭,做饭烟火会马上引来日寇军机的轰炸。当时战况很激烈,耳边是连续不停的炮火声。头上的飞机,3架、9架、12架的飞过。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受到中国守军沉重打击后,又依靠  相似文献   

6.
黄埔军校于1926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军校师生将才尽出,战功显赫,杨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黄埔军校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但军校曾于1938年遭日军飞机轰炸,校本部被夷为平地。后只修复了军校大门和孙中山故居等个别建筑。1996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广州市政府决定重修黄埔军校。以此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最好纪念。由广州市政府股资2000多万元,严格按照“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黄埔军校校本部终于重视了往日的风采。这座俗称“走马楼”的楼房、建筑面积逾万…  相似文献   

7.
孙宝礼 《黄埔》2008,(3):115-115
倪光先生和我是西安王曲黄埔第七分校十七期的同学。在抗日战争年代,倪光担任陆大参谋班的教育副官时,我们就有过交往,后来我们同时投考到七分校,他被分配到特科总队任通信兵,我和杨基庆同学被分配到十三总队。我们曾一起在学校大操场上练兵习武,一起修马路建营房,我们穿着草鞋、吃着扛子馍一起在黄埔军校中成长。抗战的后期我们又同在重庆大坪军委会干训团一起学习。抗战胜利后,我们又一起被分配到东北行营,还同在第四处当参谋。  相似文献   

8.
吴昌华 《黄埔》2008,(1):42-45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决定把侵华方针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日军军事力量主要是用来对付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及其人民武装。这时,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援华协议,原在黄埔军校当过军事顾问的切列潘诺夫再次来华,任中国抗日军队军事总顾问。他是“焦土政策”的热心拥护者。他以1812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时,俄国火烧全城而转败为胜为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丁占福 《黄埔》2009,(6):32-33
1937年2月,我进入黄埔军校汉中第一分校学习,成为第十七期学员。1939年11月毕业后,正值日军从北海登陆,南宁失守。我被分配到杜聿明第五军直属军部的补充二团一营机枪连二排。南宁失守后,日军继续推进,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相似文献   

10.
王述成 《黄埔》2010,(2):30-31
1909年,许渊如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一个商人家庭。就在他高中毕业准备到成都师范学校求学之际,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开始招生,许渊如毅然报考,成为该校二期步科的一名学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许渊如所在的军校三大队全体学员1000余人即奔赴抗日各个战场。许渊如至今还清楚地记得9月18日上午8时,全体学员从成都北较场出发,整个队伍雄纠纠气昂昂,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04,(4)
86岁高龄的陈济生教授,他的人生历程富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尤其是20多年来他到“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扶贫的浓重一笔,更加烘托出他那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从黄埔学生到“羊教授”陈济生是黄埔军校十四期毕业生,参加过抗日战争,并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过贡献。1952年,他考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农业学院畜牧兽医系从事养羊教学。尽管陈济生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成为被“严审”的对象,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仍兢兢业业地钻研业务,希望有朝一日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报效祖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济生恢复了名誉,他决心结合自己30多年…  相似文献   

12.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8,(4)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的基础上,聘请资深黄埔研究专家,对黄埔军校分校史料做了系统整理,予以完善,现推出增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8,(2)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的基础上,聘请资深黄埔研究专家,对黄埔军校分校史料做了系统整理,予以完善,现推出增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8,(1)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的基础上,聘请资深黄埔研究专家,对黄埔军校分校史料做了系统整理,予以完善,现推出增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9,(1)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9,(4)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的基础上,聘请资深黄埔研究专家,对黄埔军校分校史料做了系统整理,予以完善,现推出增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7,(5)
正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开办了多所分校。这些分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学员,他们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了保存黄埔军校史料,使黄埔精神得到传承,并为黄埔后人及广大读者了解黄埔先辈提供平台,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的基础上,聘请资深黄埔研究专家,对黄埔军校分校史料做了系统整理,予以完善,现推出增  相似文献   

19.
中将曾泽生     
毕一功 《黄埔》2011,(3):26-27
曾泽生(1902—197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云南省永善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区队长,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9年1月任滇军第三旅五团副团长。抗战爆发后,随军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1939年起任第一八四师副师长、师长,第六十军军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部到越南受降。1946年率六十军赴东北,1948年10月率领六十军于长春起义,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20.
高边疆 《黄埔》2009,(3):62-63
现任鞍山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谷云鹏,黄埔军校二十三期一总队工兵大队第二中队毕业,1949年12月参加起义,在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学习,复员至鞍山,先后在鞍山十二中学、三十九中学、第二中学任教,获高级教师职称。1988年退休后,他被推选为鞍山市黄埔军校联络组驻会副组长。1991年,被选为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5年6月,被选为会长至今。他到市同学会工作时,就立志:誓为黄埔献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