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后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思潮引发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直接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人道主义思潮否定道德阶级性﹑走向抽象化的极端解构了苏联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学基础,俄罗斯思想探寻传统俄罗斯精神价值从文化认同上疏离苏联核心价值观,东正教复兴在世界观和信仰上否定共产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盘否定苏联根本制度和价值观念,"非暴力伦理学"抨击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道德极权主义和道德专制主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解构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能与时俱进地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反而被后者解构,最终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堤坝全线崩溃,苏联解体。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思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国家核心价值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国家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实践维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并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把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提上日程。探寻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必须立足现实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反思历史发展、体现时代精神、面向未来发展趋向,在坚持人类普遍价值、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尊重、公正、人本、富强、和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充分表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设计和践行,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终极的评判标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价值追求。五百年来,空想社会主义对核心价值观的诉求、科学社会主义对核心价值观的界定、苏联社会主义对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核心价值观的彰显,逐渐廓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方位。承接历史、面向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价值性与科学性、普遍性与民族性、通俗性与凝练性的有机统一,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前沿阵地,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这一认同是一个长期且动态的过程。如何深度透视其内在机理及发生规律,进而深度剖析其在认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路径指向,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必须规范媒体舆论渠道,发挥宣传教育引领功能、统筹推进合力保障,有效提升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中,必须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的社会主义的内容,通过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旗帜,不可能放弃;但是,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尊重各国人民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选择,不输出我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体现三方面要求,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反映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断发展的实践历程和根植于中国实际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具有现实指导性。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可概括为"人本、平等、互助、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人民群众当作价值主体,以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目标,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9.
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具有战略的高度。这个战略应基于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的考虑。对内,要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培养、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的精神食粮,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衡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判断标准。对外,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世界上正义的进步力量所认同,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话语权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软实力因素。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有一种纵向的历史继承的意识,有历史的厚度,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时,必须善于从社会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启蒙运动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中汲取思想养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具有视野的宽度,当代国外各社会主义流派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都可以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丰富、深刻的科学内涵: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价值上,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制度上,就是创建了能承载理想政治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这四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书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上。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行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那么,从学理上如何定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分别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及价值准则,法治建设与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分别是什么关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卓泽渊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及全局看,制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课题。从经典社会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演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代表了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路向。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制度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中,非正式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性作用。非正式制度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意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相连的互动关系。政治意识形态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先导,支撑着制度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必须注重对传统社会意识的改造,正确处理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向度包含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导向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着保障、驱动、凝聚和规范功能,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肖潜 《法制博览》2013,(3):297-298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日益多元化,而网络的飞速发展更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一定的主导意识形态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主要从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做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的过程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又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要在结构内容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相吻合,各项制度之间相互衔接,功能耦合;在价值立场上要与基本国情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公平正义的内在本质和民主法治的根本原则;在运行机制上要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适应,坚持制度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认识相统一,以制度建设形塑制度文化,以制度文化涵养制度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价值观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从价值指导、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评价和价值创造等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认识和把握其政治性、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和适用性等特征,有助于和谐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开山之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有重大贡献 ,对 2 0世纪末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有重大推动 ,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有重大发展。在当代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本内核仍然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其经验有两种概括:一是官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二是学界的"中国模式"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理论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在实践上全面推进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构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鲜明中国特色内在统一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