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该次测量恰逢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这60年期间无数人攀登珠峰。其中,24岁首次登山失去双腿、40年间4次冲顶却无缘登顶的残疾登山家夏伯渝逐梦珠峰的经历让人感动。他的故事是中国的"老人与山"。  相似文献   

2.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70-71
正麻普通人都知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尤其公共人物更是众所瞩目,说过的话应当掷地有声,一旦前后不一致,昨夕今夕两码事,传至坊间,可笑?可鄙?可气?可恼?只叹那些曾经的话已在风中飘散……王石曾经2010年5月,王石第二次登顶珠峰后,第一时间给妻子打电话说:"我登顶中的每一步,都如我们婚姻中走过的每一天,虽然平凡,但都为幸福积蓄着力量。我能再次登顶珠峰,改写中国人最大年龄登顶珠峰的纪录,离不开你和女儿的支持,我会珍惜我们的家庭,与你一起登上人生的顶峰!"  相似文献   

3.
《支部生活》2008,(7):37-37
奥运火炬登顶珠峰5月8日9时17分,人类首次将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点燃。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19名优秀的中华儿女,站在珠峰峰顶,高举起“祥云”火炬。百年奥运圣火,第一次到达地球第三极,来到海拔8844.43米的绝对高度。这一刻,将以其深远的象征意义载入奥林匹克运动史,也将写人中华人民共和同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4.
[神州时事]我国科学家首次在珠峰6300米以上地区进行微生物取样5月3日,珠峰科考队的科学家们首次对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上的冰雪进行了微生物采样,来进一步了解该地区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特征。此次通过冰雪采样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获得人类活动对于珠峰的影响有多大,这些污染物到底来自何处。  相似文献   

5.
问:在临近世纪之交的前夕,我们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纪念.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两大社会生存状态,我们可否从这个现实问题谈起,然后再转入正题?答:这很好.其实,战争与和平本身就是具有重大哲学意义的问题.尽管世界上仍有局部战争,人类从总体上说已经有50年生活在和平之中了,并且,我们至今仍可断言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为什么会如此?是否因为人类变得善良和理性了?有这个因素,但我们大概都宁可相信50年前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显示了“毁灭性”威力的核武器反过来制约了人类及其统治者发动大战的冲动.人们造出的核武器在对准别人的同时也对准了他们自己,正是这一事实使人类变得理智了吧?20世纪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19岁时,她创造了一项西藏女子3000米跑的新纪录;1999年5月27日,她和丈夫成为中国,也是世界迄今唯一一对成功登上珠峰的夫妻;2008年5月8日,她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首棒传递任务。  相似文献   

7.
2000年6月26日,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的北京时间18点,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科学家同时向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全序列草图已经绘制完成。这个消息震动了全球,不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国领导人也纷纷发表言论。正在参加中共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江泽民总书记专门就此发表谈话,指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工程,它对于人类认识自身,推动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制药产业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为什么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如此牵动社会各界?这项工作的完成意味着什么?关于这项工作我国做了些什么,还应该做些什么?这都是人们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8.
(中央工作会议的资料,邓小平出访新、马、泰的资料)我们在拍摄本片的过程中,调看了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会的纪录片,发现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没有出现在会场上。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查阅了当时的报纸,才搞清楚:邓小平从11月5日开始出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直到11月14日才回到北京。这时,中央工作会议已开幕5天了。  相似文献   

9.
正3月5日,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是对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第5次修改。宪法为啥要修改?宪法修改对我们的生活有啥影响?2分钟的短视频,带你get宪法修改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强调,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  相似文献   

11.
杨洁簏 《求是》2021,(1):24-29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倡导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1955年8月,随着中国与尼泊尔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解决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珠穆朗玛峰,在中尼边界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归属问题的解决,牵动着两国的切身利益包括民族感情。在中尼边界谈判进程中,两国领导人亲自就珠峰问题经过多次会谈、磋商,互相交换意见,在照顾到两国人民民族情感和宗教信仰寄托的情况下,终于使棘手的"珠峰"问题得到双方都比较满意的解决。两国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成功解决"珠峰"归属问题的方法与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我们解决边界纠纷等诸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03年2月1日,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灾难发生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预计落地前16分钟解体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人类在开发和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遭受的一个重大打击,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以来又一次严重的灾难,世界为之震惊。航天工程是高风险的复杂技术,让我们重温一下人类在这一领  相似文献   

14.
资料卡片     
蘸黝蘸蘸黔l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开始。 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相继展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l月l日,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1953年5月25日,中国珠峰登山队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珠穆朗玛峰。 1955年5月,展开对胡风的批判运动。 1957年6月8日,反右运动开始。 1958年,中国大跃进运动开始。 1958年9月2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 1959年4月5日,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世乒赛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世界冠…  相似文献   

15.
正林毅夫在7月1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古语讲"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过去35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每个人都得到好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不满?是因为别人比你发展更快、改善比你更多了,这说明不均,是很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高速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反而出现收入分配和腐败问题越来越恶化呢?改革开放前大家很穷,都一样穷,当时腐败的机会也不多,很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有钱也没有用。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形成了大批资本  相似文献   

16.
周诗语 《前线》2017,(2):98-100
<正>当宇宙起源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人们还要面对另一个起源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被随意地抛掷进这浩瀚世界的,还是背负着神圣的使命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如何看待人类之间、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人类起源神话为此提供了一种解释,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中国,谈到人类起源神话,首先想起的就是女娲神话。女娲的形象女娲在中国神话中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一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特殊之年,习近平提出的"博鳌方案",突出了三个关键词。关键词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的这篇主旨演讲2900余字,回答了时代面临的重大命题: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习近平强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和马克思的初心一脉相承的。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为人类而工作",就是马克思的初心。马克思选择的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是什么?是新闻工作。1842年,马克思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任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8月18日,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上演了一场堪称"全球最高"的"T台"走秀。珠峰蓝天做背景,高山岩石搭"T台"。14名来自西藏各地的模特身着"格桑花开"西藏民族服饰依次亮相,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被网友惊呼为"时装秀的最‘高’殿堂""美到窒息"。而这场足以打破吉尼斯最高走秀纪录的活动,正是"第十六届珠峰文化旅游节"的序曲。  相似文献   

20.
资料卡片     
世纪回眸 20世纪航空业十件大事 1、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试飞成功世界公认的第一架飞机,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2、1916年7月1日,美国人威廉姆·波音创建了波音公司。该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民用喷气飞机。 3、1919年2月5日,德意志航空公司在柏林至威玛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定期航线。 4、1919年10月13日,在巴黎通过了国际航空公约——《巴黎公约》,这是第一部航空法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