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桌上放着一个冰激凌蛋糕,小娟向小明提议如此这般分配。假如小明同意,他们就会按照契约分享这个蛋糕;小明若不同意,双方持续争执,蛋糕将完全融化。  相似文献   

2.
规则的力量     
只有一块蛋糕,兄弟俩都想吃,怎样才能让兄弟俩公平地吃到他们各自应有的那份蛋糕呢?即使是世界上最精准的切分蛋糕的师傅也无法做到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大的一半。于是,兄弟俩设计了一个规则,由一个人先切,然后由另一个人先选,果然,切蛋糕的人必然是仔细斟酌、小心翼翼,切出了让两人都满意的蛋糕。  相似文献   

3.
<正>“绝对权力”绝不仅仅是指拥有权力的“个人”,拥有权力的“集体”同样也会让权力绝对化;在“绝对权力”当中,权力的本质就变成了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享受”,他们就独享或者分享权力带来的一切好处。一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被6幢气势恢弘的崭新办公大楼簇拥着;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弋……6月20日新华社著名栏目“新华视点”报道  相似文献   

4.
陈亦权 《今日广西》2010,(15):58-59
来到位于莫斯科的总公司已经两个月了,前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因为闲着无事,就去了西郊的朋友那里坐坐,两人一聊就到了深夜,然后吃了点夜宵略喝了点酒才离开。  相似文献   

5.
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 ,绿色食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 ,走过了一个快步发展的历史阶段。面对全球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 ,要把“绿色的蛋糕”做大 ,非常有必要把绿色食品上升为绿色产业来抓。这是因为 :其一 ,单一的绿色食品已经明显地暴露出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长远发展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现就是“一短、一窄、两缺”。“一短” ,就是加工链条短。大部分的绿色食品基本是“一加一卖”原始型的初级产品 ,真正达到精深加工、吃干榨净的廖廖无几。“一窄” ,就是发展的领域窄。只是单纯地围绕“吃”字做文章 ,没有…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明明的三岁生日,妈妈从家里带来了一个蛋糕,让明明和小朋友们分享。明明的生日会开始了,孩子们欢乐地唱着生日歌,争着表演节目。“哗……吃蛋糕喽!”眼尖的孩子看到了打开的蛋糕,高心地喊道。小朋友们听到了都跑了过来。“可只有一个蛋糕,怎么吃呢?”可儿提出了疑问。于是孩子们就吃蛋糕的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脑海中灵光一闪,平日总说随机教育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理解“1和许多”这数的概念的机会吗?于是我说:“老师会变魔术,你们等着,老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让个个小朋友都有蛋糕吃。”不一会…  相似文献   

7.
汉代更始年间,天下大乱,有一个人叫刘平,带着母亲逃难。一路上,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一天,刘平把母亲藏在一个低洼地带,一个人出去找吃的。结果,一伙饿贼抓住了他,要把他煮着吃了。他连忙跪地恳请贼们放了他,并且立誓说,如果能放他回去,让饥饿的母亲填饱肚子,他一定会回来,决不食言。群贼怜悯他的一颗孝心,放了他。刘平找到吃的并伺候母亲吃饱之后,便把刚才发生的一切票告给母亲。然后,拜别母亲,真的走了。  相似文献   

8.
李芳云 《当代广西》2011,(18):53-53
案情:糕点店买回来的蛋糕,却变成一包八千多元的现金,顾客曾某面对不当得利选择了沉默以对。在检察官细心释法和法官耐心调解下,曾某最终将八千多元的不当得利返还给糕点店。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记者与一名刚从台湾旅游归来的友人相聚,闲谈之间问他:印象最深在何处?他嘿嘿一笑,嘴里蹦出一个字:吃!随后他告诉我,在台数日,除了跟团参观一些固定景点外,他就一直辗转游走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夜市,马不停“嘴”地吃着各种小吃。“真的好吃,种类多到吃不完,价格也合理。”其实去没去过台湾的人对台湾的美食都会有一些了解。无论是从官方正规的旅游宣传,还是从影视剧、大众传媒上的描述都可以体会到,“吃”早已经成为了台湾旅游当之无愧的头号招牌。一辆辆小吃推车、一间间小铺面对台湾的意义和作用让人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0.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这一智慧的民谚,生动地勾勒出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秘诀,这便是,世间存有一个甲吃乙乙吃丙依此类推的生物链。说是生物链,其实是食物链。说是鱼虾如此,其实一些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又何尝不然。最近关于人的“另类食物链”的两条新闻格外让人关注,说的是以权谋私的腐败食物链。一是安徽灵璧交警的腐败食物链:交警明目张胆“吃”司机、公安局原领导肆无忌惮“吃”交警、交警内部逐层“吃”———当然是司机这样的平头老百姓最为遭殃了,“上头”缺银子花了,就赶紧下指标、派任务;交警呢,就想尽一切办法、…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孰轻孰重的争鸣成为焦点。这场讨论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加剧,一部分人先富、暴富与大部分人不富、还有一小部分人贫穷的矛盾更加凸显,公众对于收入分配、共同富裕话题更加关切、敏感。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由组织决定,下到基层乡镇挂职任党委班褡愿、记得住进乡镇的当晚,望着陌生的四壁,孤独、恐惧、不安,百感交集,真有点想组虽然我在农村出生长大,但大学一毕业就进了城市机关,工作了近10年,对农村的生活已经有些生疏了。从城市机关下到乡镇,首先要过的是生活先我住的虽是单间,但没有厨房、厕所,整层楼就只有一个厨房、一间厕所,十几个人共用。这对于我一个女同志来说确实不方愿吃饭也成了问题当地习惯是一清早煮一大锅粥,炒一盘自家腔的酸菜、大头菜或萝卜干,谁想吃就自己舀。我以前很少过门吃饭,刚到村里时吃百家饭,…  相似文献   

13.
当下社会,好像做什么都要过度。 食用品,就有包装过度。茶叶,偌大个沉甸甸的纸箱子里套个木箱子,木箱子里再套几个铁箱子,打开铁箱子里面还有包装袋,扒哧扒哧包装袋,其实也就三两茶叶,真可谓“一斤螺肉八斤壳”。小食品,过去论斤包装,现在论粒儿包装,一粒蚕豆大的牛肉干就是一个独立包装,食用时让人觉得这根本不是吃牛肉,仿佛是吃神仙肉,金贵得不行。搞汽车促销要靠惊艳美女包装,这本已过度,但更过度的还是她们充分暴露的皮肉。  相似文献   

14.
亚曦  虎林 《群众》2006,(10):64-64
荣辱、是非、义利、生死等等,是人人都会面对并需要作出选择的,正是在这种选择中折射出了人的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八荣八耻”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前行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在多样化环境中确立了路标。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共产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3,(16):10-1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似乎成为一个难解的谜题大家越是期待餐桌上的安全,制售有害食品的案件就越是层出不穷,甚至达到了“3年增9倍”。当我们的健康一次次遭遇挑战、神经一次次遭受刺激,“明天吃什么”就成为再也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医院乱收费可以说是一个痼疾,成了阻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最近,《南方日报》就爆出何英明在原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实验室任职期间,根据试剂销售量拿取回扣的严重问题。一个又一个医生置医德于不顾,吃医药回扣乱开药让人看着是多么揪心刺骨。  相似文献   

17.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连续七天得不到粮食,只能吃些没有粮米的野菜。颜回过意不去,便去讨米做饭,饭快熟时,掉进了一些灰尘,颜回想不管它吧,恐不洁净;扔掉它吧,又觉得可惜,也不吉利。于是,颜回一把抓起来就吞吃了。不料,这一举动被孔子无意中发现了,孔子很吃惊,误以为颜回是在偷吃,待了解实情后,孔子感慨叹息:“所相信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还不可信,所依准的是心,可是心里揣度的仍不可依。请弟子们记住:认识、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啊!”(《吕氏春秋·任数》)根据经验,我们知道,认识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过来人都知道,柴米油盐的婚姻远比浓情蜜意的恋爱要复杂得多,在一起生活必然会共同面对许多问题,小到请朋友吃一顿饭,大到奉养父母抚育孩子……如果遇到两人意见不一,争执在所难免,于是,沟通显得非常重要。但如何选择有效沟通的方法呢?如果请教那些一直保持亲密关系的夫妻,他们多半会告诉你,每晚熄灯前哪怕拿出十分钟说说夫妻话,婚姻关系就会因此而变得宽松和愉悦。  相似文献   

19.
齐湘辉  黄扬 《台声》2022,(22):62-63
<正>11月19日13时48分,罹患脑部疾病的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在麻醉沉睡中停止了心跳。4岁来台的“团团”,生命定格在18岁。消息传出,两岸同胞痛惜不已,以不同方式表达对“团团”的悼念和追忆。“‘团团’不怕了,不痛了,好好走,谢谢你这些年带给我们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团团’走好,谢谢你陪伴两岸同胞这么多年……”潮水般的网络留言,寄托着两岸同胞的思念。今年8月,台北动物园为“团团”庆祝了18岁生日。在园方公布的直播视频里,“团团”独享一个单层方形蛋糕,细嚼慢咽了好一会儿才把蛋糕掀翻,  相似文献   

20.
《韩非子·说林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纣王请人为自己精制了一双名贵的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使用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吃小米蔬菜,务必吃象尾和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乐的欲望就会不断扩大,必然要用普天下的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壑,那样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果然,纣王最后就因为荒淫无度而亡了国。一双牙筷,预示亡国之危。箕子这个推断,见微知著,从端倪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