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用工具。目前,犯罪分子利用汽车制造爆炸案件常有发生。汽车炸弹的引爆装置繁多,有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遥控炸弹,利用汽车机械原理的压发炸弹,利用汽车车温控制的炸弹,以及利用汽车电路控制的炸弹。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勘验了一起利用汽车大灯电源引爆的案件。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爆炸装置识别技术的重要性(一)便于快速发现爆炸物,识破犯罪分子的阴谋当前爆炸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爆炸装置伪装诡秘。犯罪分子将爆炸装置伪装或藏匿在形形色色的生活物品、家电产品,甚至是人体中,还有的直接将日用物品改装成爆炸装置。如汽车炸弹、玩具炸弹、邮件炸弹、收音机炸弹、香烟炸弹、罐头炸弹、照相机炸弹、手电筒炸弹、打火机炸弹、钢笔炸弹、花盆炸弹等。特别是一些采用电起爆的高级爆炸装置,其中含有许多机电元件,犯罪分子将其分散藏匿在机电产品中,令人难以分辨。加上基层民警和大众的识别能力普遍不高,使犯罪分…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油喷射发动机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功率及排放等综合性能优于传动的化油器式汽油机,因而就适应了社会对排放法规与节油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汽油喷射式发动机与化油器式汽油机的性能比较,阐述了采用汽油喷射技术对汽车发动机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盗窃空隙,是指犯罪分子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可资利用的漏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子。逐步消除盗窃犯罪的空隙,就是要在发现空子、解决空子上狠下功夫,不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犯罪分子惯用的伎俩是钻空子作案,利用由于管理不严、工作不力而造成的某个单位、某个地区、某个方面、某个时候的空隙,进行犯罪活动。盗窃犯罪与犯罪分子可  相似文献   

5.
浅谈伪造照片常规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使得照片修改变得轻而易举,于是犯罪分子利用伪造照片进行诽谤、敲诈、恐吓他人的恶性案件日益猖獗.因此.掌握伪造照片的常规检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利用爆炸手段行凶、杀人、破坏,是当前刑事犯罪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犯罪形式。犯罪分子多因私欲膨胀,难以得到满足,转而仇视社会主义制度、报复社会,蓄意在人员密集的火车、汽车、市场、录相厅、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制造爆炸事件,伤害无辜群众,有的一次就炸死炸伤上百人,有的还把矛头指向公安机关、国家要害部门和外国人,故意制造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7.
论管制刑的存与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最轻的主刑。管制作为一种主刑,为我国之所独创。在建国初期,管制只是作为一种行政措施,适用于罪恶程度尚不需逮捕关押的历史反革命分子。后逐步规定为刑罚并适用于其他罪行较轻,应当判刑而又不必关押的犯罪分子。适用管制刑,将犯罪分子放到群众中监督改造,既可以少捕人,减轻国家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照顾到犯罪分子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对犯罪分子的感化教育和改造。因此,管制刑在过去的司  相似文献   

8.
“确保群众安全,相机制服犯罪分子”是公安机关同严重暴力犯罪分子斗争的一条重要原则。如何理解和贯彻这一原则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确保群众安全,相机制服犯罪分子原则的含义 这条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保群众安全;二是相机制服犯罪分子。“确保群众安全”是指公安干警在同严重暴力犯罪分子斗争中,发现群众的生命遇到危险时,首先要采取可靠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不能让他们受到伤亡。这里的“群众”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群众。狭义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的增多和国际犯罪分子对我国的渗透,犯罪分子利用爆炸手段进行犯罪,是当前刑事案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此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这种刑事犯罪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给社会安定造成不安全感。目前犯罪分子制作的炸弹,多采用人包分离、延期、定时装置,结构合理,发火可靠,伪装巧妙、炸药量大。作案手法花样翻新,作案手段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  相似文献   

10.
扒窃也称绺窃,是指犯罪分子采用不同的掩护手法,利用特殊技能,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财物的犯罪行为。扒窃是盗窃犯罪中技术性较强的一种多发性犯罪,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繁华城镇、集市贸易市场及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由于犯罪分子乘人多拥挤、人们不注意时,利用两个手指作案,手段特殊、方法简单,作案过程瞬间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汽油及其燃烧残留物,对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选择,考察了载体上和不同燃烧程度的汽油组分的变化规律,为火场汽油残留物的检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门闩拨痕是指犯罪分子利用相应的工具拨动、启开门闩时留下的一种凹陷状痕迹。近年来,在刑事案件尤其是入室强奸、入室盗窃的案件中,犯罪分子采用拨动门闩的手段,打开已关好的院门后入室作案的案例时常可见。在现场勘查和痕迹鉴定时,及时、正确地利用这种拨痕,对案件的分析和侦破均能提供积极的线索和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论职务犯罪     
当前案犯利用职务犯罪的数额越来越大,案犯的职务也越来越高,职务犯罪已成为需要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打击职务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问题。一是打击收受贿赂充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后台”和“保护伞”;二是打击庇护走私和制假售假的公务人员犯罪;三是不论职务高低,只要构成犯罪,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搞法外开恩;四是加大适用财产刑力度,绝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占便宜;五是严惩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犯罪分子,推动反贪污贿赂斗争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实行对内搞活、对外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以来,犯罪分子利用单据票证作案的案件有所上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由于这类案件可供比对的文字一般较少,有的甚至有伪装或摹仿,故给检验工作增加不少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对采用单据票证作案的特点和检验方法作些探讨。一,利用单据票证作案的特点目前,就我们所接触的案件来看,犯罪分子利用的单据票证主要有:存折取款凭  相似文献   

15.
管制刑从民主革命根据地时期创立以来,其性质经历了从只适用于属于敌我矛盾性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犯罪分子到适用于罪行轻微的犯罪分子的转变,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管制刑执行中问题凸现,这有管制刑本身结构上的缺陷,也有执行制度上的不周延。对此,应结合我国国情,从刑事执行一体化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管制刑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试论立功     
一立功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什么是立功,理论界看法并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所谓立功,通常是指犯罪分子揭发检举其他犯罪分子的重大罪行得到证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证据,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或者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犯罪的;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劳动改造过程中作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贡献①。②.所谓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刑事诉讼中检举揭发本人罪行以外的其他罪行,或者提供侦破案件的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缉捕罪犯,或者有其他一定的对社会有益的行妒。③.所谓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利用犯罪痕迹,可以确定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刻画犯罪分子,确定侦查范围,为最终抓获和认定犯罪分子提供有力的证据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的行为是受客观事物或社会情景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因此,改变这些刺激将会使人的行为有所改变。对罪犯改造行为的规范管理,是狱政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对被处自由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的认罪服法、生活、学习、生产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和交通业蓬勃发展,其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利用交通工具远距离流窜作案提供了新途径。而此类案件中,以远距离流窜盗窃较为普遍。因此,从信息化背景下流窜盗窃案件频发的原因剖析出发,结合案件的特点深入分析案件的侦查困境,寻求此类案件的侦查对策,对当前侦查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所谓归谬法就是首先假定对方的错误论题是真实的,然后从这个论题中推出一个更为荒谬的结论,从而彻底地否定对方的观点。归谬法是司法论辩中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反驳方法。在审讯罪犯或法庭辩论中,往往发挥出特殊的作用。 一、运用归谬法迫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 在审讯犯罪分子的过程中,有些犯罪分子往往拒不交待自己的罪行,有的甚至百般狡辩,提出一些极其荒谬的理由为自己开脱罪责。在这种情况下,预审人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材料,针对犯罪分子的荒谬的论点,运用归谬法予以反驳,迫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1955年8月,北京著名预审员汲潮接手审讯反动传教士王明道。王明道思想极端反动,解放后披着宗教的外衣,利用著书讲道的机会,恶毒攻击和破坏党的各项政策,并纠集一部分爪牙,公开反对党和政府,危害极大。在审讯中,王犯态度十分蛮横,居然把人民政府和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