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成都市扎实有序地开展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制度欠完善、创建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深化创建工作,以进一步夯实"法治成都"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天津市将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津调研和视察过程中,对天津市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的做法是:一、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切实加强对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多次对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提出要求,强调要把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对送法到基层工作批示:“这个做法很好”。“四五”…  相似文献   

3.
杨然 《法制与社会》2013,(14):134-13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社区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基层民主自治才能推动社会民主和公平的进步。我国社区自治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应针对问题,制定有关法律,完善基层民主管理体制,使社区自治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0个,创建了江背镇金洲村等21个市级“法治乡村示范点”。一、长沙法治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栗阳 《法制与社会》2010,(21):253-254
"量化法治"是地方法治建设探索的新焦点。法治区创建指标体系从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应用于法治实践是对基层法治建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旬阳县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指导推进村民自治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狠抓落实,拨动了“村级民主”的一池春水,使村民自治这粒“民主种子”在农村社区和群众土壤中焕发出新生机,书写出该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2012,(1):113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近两年来,16个社区全部达到"六好"平安社区,其中鸿运社区获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街道被区政府评为"五五"普法先进单位,法治街道创建先进单位。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009年8月梅华街道按照区府关于创建法治区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03,(1):32-33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我市通过16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和实施依法治村,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近年来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的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并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孙天文 《中国司法》2013,(11):38-41
律师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律师是律师服务向基层延伸、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一种新探索。现就近年来武汉市司法局开展社区律师工作的实践做法,作一些粗浅探讨。一、武汉市建立社区律师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社区律师制度是指司法行政部门为全市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律师,定期、定点进驻到社区"法务工作室"或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帮助调解矛盾纠纷的一项制度。建立社区律师制度,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徐晓欣 《法制与社会》2013,(10):142-143
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动力。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众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决策中的社区参与,并把它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区自治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通过社区参与推进社区良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是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周金群 《江淮法治》2012,(15):33-34
社区居委会是群众的"管家",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广大群众和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初,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在讨论全年监督议题时,通过集思广益,决定将专题询问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列入今年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2.
数说     
1555名 公安边防部队开展严格党内生活创建模范党组织活动5年来,推动1555名边防派出所领导进入乡(镇)党委班子,选拔9698名边防民警兼任行政村(社区)"两委"成员。1972个警地共建行政村(社区)被县级以上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或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1020个行政村(社区)党组织被县级以上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作用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作为"法律六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区域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前提。如何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遵循法治、弘扬法治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郑宾 《检察风云》2012,(8):50-51
提到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的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普陀区综治办综治室主任郭长洪向记者一口气列出了一连串"普陀区第一":最早完成实时图像监控系统建设,最早完成"铁门"工程建设,第一个建成"综治工作中心",第一个创建成功的国际安全社区,第一个"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5.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对于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采取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方向,发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不断优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于敏 《法制与社会》2013,(6):149-150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加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社区居民自治是实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促进政府改善管理、重构权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主要成效应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开展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了新的共识;二是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有了新的发展;三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和依法管理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四是广大村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也有了新的增强。近4年来,浙江省余姚市农村基层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海曙直选"是中国社区基层民主的一次成功尝试和突破."海曙直选"推动了社区直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它对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海曙直选"作为社区直选的典范,它已突破了社区直选本身的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社区基层民主进程的一大标志.同时,通过"海曙直选",我们看到社区直选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9.
金卫  彭俊平 《政法学刊》2011,28(6):96-100
创建和谐社区警务区,社区平安是基础,社区服务是关键。实践证明,全力推进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必须围绕社区的治安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强化社区警务建设,健全五大机制,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五化",将社区警务区打造成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控犯罪的平台,实现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活动社会化的新型警务模式,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要做到理念创新,在建设和谐社区警务区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以民为本、服务至上"等六个正确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田铮 《法制与社会》2010,(4):180-180
社区参与是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但是目前社区参与还存在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渠道不通畅、参与范围窄等现实情况。解决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基层管理的根本属性——组织性入手,充分发展基层民主,在社区范围内实现城市基层政府、市场、社区中介组织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合作和共赢的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