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5,(15)
<正>8月15日,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更不会忘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百年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野蛮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面对凶残的侵略者和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2.
<正>70年前,随着"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凶残的侵略者低下了罪恶的头颅。"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韦海平 《新东方》2006,(11):61-64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发动的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它用最野蛮最凶残的战争手段,侵犯中国的国家领土主权,摧毁民族生存权,践踏民主自由权和人格权。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而英  相似文献   

4.
<正>光阴如梭,斗转星移,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0年风雨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亡国灭种的苦难深渊中解脱出来,历尽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华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中国人民过上了和谐  相似文献   

5.
辛旗 《黄埔》2011,(1):16-17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在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第二次携手合作,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在工厂、矿山、军事工程设施附近,留下大批"万人坑".它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财富、屠杀中国人民的铁证."万人坑"形成的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疯狂鲸吞;对劳动力资源的凶残掠夺;以及对劳工残酷的剥削和奴役.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史上,因列强侵略而带来的民族危机在中国社会引发的心理反应可谓错综复杂。它一方面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心态,另一方面,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也时常演化为严重的死亡焦虑。关于后者,一些有关死亡主题的谣言事件即为典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70年前,闭关自守的中国因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被卷入了世界性的战争中,位于南疆偏远的玉林也不能幸免。岭南的红土地,养育了一批热血的爱国青年,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他们积极投身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把玉林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旗帜下,他们有的出省抗日,驰骋于华东、华中战场,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有的留守  相似文献   

9.
<正>民族振兴也好,民族复兴也罢,无非是想让自己活得更好一些、更有尊严一些,不是"梦回唐朝",也不是重建朝贡体系中国梦是发展、尊严、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发展梦,不是霸权梦。近代以来,中国曾经积贫积弱,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每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习近平语)。所以中国人普遍希望这个国家有朝一日能既富又强。这里的富,既包括物质上的富,也包括精神上的富,因为物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5,(9)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弥补了我们物质条件的不足,转变了战场的态势。在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在那血与火的考验面前,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所有抗日军民的思想指引,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前仆后继,英勇杀敌。一方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引领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众所周知,国共两党是性质不同和目标各异的政党,在经历了10年的对抗和内战之后,却能够在亡国灭种的威  相似文献   

11.
<正>人民爱好和平,人民需要和平,人民维护和平。人民,是中国和平基因的关键构成要素;和平,亦是中国人民不变的美好追求。人民爱好和平,源于民族文化历史的深刻烙印。悠悠中华五千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是"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和平思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典型的民族性格。人民爱好和平,源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和谐  相似文献   

12.
<正>战争不仅仅是物质力量之间的比较,同时也是民族意志、民族精神之间的较量。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愿意为祖国奋斗献身的价值取向。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被充分激发出来,举国上下用血  相似文献   

13.
王小鹏 《前沿》2013,(20):41-42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统一,体现了“民生为根”;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统一,体现了“民生为本”;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民生为基”.民生是中国梦的终极目标和最好诠释,以“民生为基”,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4.
<正>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可能从更加广阔、更加全面的视角,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来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四个鲜明特点,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四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忆旧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郭秀仪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发动了“七七”侵华战争,践踏我国土,蹂躏我人民。1938年,华北、东南沿海地区大部被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亦陷落,国民政府迁往武汉。面对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全国人民抗战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对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一战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何成学 《当代广西》2014,(18):51-52
正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9周年的纪念日。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中国人民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历史,广西和广西人民对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兴华 《前沿》2004,(6):26-32
作为一代伟人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立下了不朽功勋。是他带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实现了人民的解放 ;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他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值此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总结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20.
“落后就要挨打”,当今世界,恐怕很少有哪个国家的人民如中国人对这句话有着如此深入骨髓的感慨。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曾经屹立东方的“中央王国”,曾经的汉唐盛世,曾经的驰骋欧亚的金戈铁马,曾经的更为辽阔的疆土……五千年的辉煌过去,足以给中国人许多自豪的回忆。然而,在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攻击下,中国的“辉煌长城之墙”被一段段摧毁,特别是曾经被我们称为“蕞尔小国”的日本军国主义者铁蹄竟然踏遍了大片的华夏土地,中华民族到了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刻……100多年来,中国人经受了太多的屈辱,中国人从此也多了一个梦想:民族复兴。经过170多年的不懈奋斗,今天,中华民族离自己的复兴梦终于变得更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