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三五"时期将是推进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场主导、多元整合、特色突出、创新驱动"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在更高层面的融合发展,为推进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建成"国家公园省,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文化交流重要平台"提供支撑。一、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一)融合路径选择"十三五"时期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仍然应当以资源融合为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做强城市经济、建设大美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十三五"扬帆,都匀再启程。要抵达"贵州南部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的地,路在何方?新常态引领新发展。都匀市围绕"做强城市经济、建设大美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三大目标,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特色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建设,构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6,(24):6-7
正近年来,贵州厚植生态保护基础,突出抓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不断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厚植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加快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厚植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把生态短板补齐、长板做优,让绿水青山带来源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是贵州要努力做强的三块长板。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注重大生态与大旅游相结合。在大众旅游时代,发展旅游业是贵州坚守两条底线、推动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具有富民强省的战略意义和"兴一业旺百业"的带动作用。有着"仡佬之源、丹砂古县"之称的务川,如何擦亮旅游这张名片?本刊就此采访务川自治县委书记杨游明。  相似文献   

5.
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坚持将大数据做到技术创新的层面上,解决产业技术创新、研发难题,在大数据领域集合贵州力量,助推大数据技术创新成为国家高地。大数据是一场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质量、效率发生变革,人民群众的生活因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普及,变得更加的轻松、高效。近年来,贵州在"大数据+旅游""大数据+物流"等新业态培育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陈罡:"老旅游"向"新旅游"升级"始于贵州,立足全国、影响全球。习近平主  相似文献   

6.
<正>荔波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围绕旅游这一核心,实现文旅、体旅、工旅、农旅融合发展,力求把荔波旅游"做美、做优、做强、做亮"。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就荔波而言,这里生态良好,拥有"中国南方喀期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品牌,是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在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提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发出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动员令和冲锋号。贵州"十三五"时期继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后,明确将大生态列为第三大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工作时对贵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这为贵州旅游业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省委提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新时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路径之一,找准了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对于黔西南州来说,深入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省委战略要求,走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要立足特有的文化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把旅游  相似文献   

9.
正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于6月7日在贵阳召开。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提出要实施"四大行动",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特别关心、寄予厚望。2014年3月,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示贵州充分发挥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15年6月,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  相似文献   

10.
正做深做实"互联网+旅游",持续推进"大数据+全域智慧旅游"建设,以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完善提升"一码游贵州"服务平台,提升旅游科技水平,提高产品服务、企业治理的智慧化程度,成为贵州发展"智慧旅游""满意旅游"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十三五"后,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实际进入全域旅游新阶段。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贵州积极推进旅游全域化、信息化、产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发展,"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持续保持"井喷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引领贵州经济高增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2.
贵州提出要做大做强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三块长板",补齐补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扬长补短,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成效如何,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本刊梳理扬长补短的贵州亮点,并约请6位干部群众,分享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体育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贵州体育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民族牌,选择了一系列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大扶贫融合发展路径。"以山地运动、民族体育为特色,打造山地体育大省、强省。"在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广看来,贵州体育事业既要和国家的健康战略结合起来,又要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大扶贫等重大战略紧密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数据将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把大数据这面旗举得更高,把大数据这块牌子擦得更亮,把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得更好,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月12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全省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全国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性法规在贵阳诞生,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南方节点落户贵州、成为第一个签约建设的国家电子政务云国家级骨干节点,云上贵州公司成为苹果在中国大陆iCloud业务的  相似文献   

15.
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因势利导做强长板。"十三五"开局之年,贵州抢抓机遇,乘势崛起,后发赶超底气十足。"我们要更加凝心聚力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做大做强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三块长板’,补齐补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2017年1月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致全省干部群众的一封信》中寄语。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文明建设,贵州锚定高质量。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绿色经济,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数据最有说服力。从"十二五"破题到"十三五"收官,再到"十四五"开局,透过数据我们能深刻感受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远志向: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41.5%提高到2020年的61.5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居全国前列;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和幅度均居全国岩溶地区首位;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4%……"十年一曲生态歌",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是可圈可点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铁塔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新时代贵州铁塔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保证。贵州铁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贵州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及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政治统领、纪检正风肃纪、群团桥梁纽带"三大作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筑路小康     
正"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贵州省公路局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及交通部提出"把贵州交通强国建设西部试点"等重大战略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大大丰富了公路交通网络,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新路"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走好大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合作创新高地的新路;走好发展大数据、推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的新路;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贵州新路",是近年来贵州干部群众和关心贵州改革发展人士提及的高频词。这源于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指示: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将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山地旅游大省,让山水美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今年一季度,贵州旅游总人数达1.0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5%,旅游总收入975.28亿元,增长38.1%,两项指标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2.5和15.9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贵州将举全省之力推动旅游业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把旅游业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