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定县把"建设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特色县"作为发展目标,将加快生态建设贯穿工业、农业、旅游、城镇建设发展全过程,跳出生态抓生态,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牢记嘱托书写答卷当代贵州: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定县甘溪林场考察生态建设时作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6年来,贵定县是如何践行这一重要理念的?  相似文献   

2.
莫春开 《当代贵州》2016,(19):44-45
正贵定县探索打造"四态旅游",破解旅游季节性、产品结构单一、区域壁垒、助农增收四个难题,全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贵定县推动旅游业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新形势下,贵定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为此,贵定县依托全省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好、资源禀赋优、民族风情美、文化底蕴深等优势,结合"一带一路"、黔南"一圈两翼"战略和"两高"经济带的机遇,围绕"一核两山六区联动"布局,加快推进对阳宝山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五年,贵定县将按照"一个目标、五个重点、一条主轴、四大基地"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四个比重",全力实现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贵定县十二次党代会2011年召开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未来五年,贵定将按照"一个目标、五个重点、一条主轴、四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大抓工业、抓强工业,大抓城镇、抓实城镇,大抓农业、抓特农业,大抓生态、抓好生态,大抓旅游、  相似文献   

4.
彭奇伟  戴聪 《当代贵州》2013,(11):44-45
红湖老年公寓是一个以"健康养生、休闲养生、生态人文"为主题的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基地,被列为贵州20个重点旅游综合体和示范性景区之一,是"贵州5个100工程"中唯一的养老项目。7年前,"贵阳红湖"还不为太多人所知。7年后,这里已变成一个以"健康养生、休闲养生、生态人文"为主题的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基地,被列为贵州20个重点旅游综合体和示范性景区之一,是"贵州5个100工程"中唯一的养老项目。这里,就是贵州省老龄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基地(红湖老年公寓)——贵州红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兵耗时数年、呕心沥血打造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正贵定县大力做好绿色文章,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统领、市场需求为导向、文化生态休闲为主线、重点项目建设为主导、产业体系建设为支撑,实现景点全域、观念全域、服务全域。阳春三月"金海雪山"花海如潮,芳菲四月云雾山上茶飘香,阳宝山风光四季如诗如画……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贵定县大力做好绿色文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书写新时代旅游产业发展新篇章,全县乡村面貌更美、农民口袋更鼓、农民思想更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相似文献   

6.
正黄平县举全县之力,大手笔打造大旅游,力争将黔东南州第四届旅发大会办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盛会。黄平县积极谋划2016年9月28日在旧州古镇举行的黔东南州第四届旅发大会,举全县之力,大手笔打造大旅游。大手笔,"四园合一"打造旅游精品。高起点建设旧州古城文化旅游精品产业园区、舞阳湖生态疗养避暑度假区、朱家山森林康体生态养生基地、旧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形成人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一批"旅游+养生""温泉+养生""养老+服务"养生养老项目引进、落地,铜仁正朝着"世界级生态和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国内著名健康养生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目标阔步前行。养生,正日渐成为铜仁市大健康产业中最鲜亮的版块。在努力把大健康作为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进程中,铜仁市紧紧依托"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市""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十四五"时期,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生态引擎"贯穿始终。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心、用情、用力,保养好生态这台"发动机",不断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相似文献   

9.
正乌当区大力发展"医疗康体、滋补养生、温泉理疗"三大养生旅游产业,巩固壮大"乡村旅游、避暑度假、观光体验"三大休闲旅游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17年9月21日,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贵阳市乌当区等13个地区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彰显了乌当区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乌当区生态资源禀赋优良。基  相似文献   

10.
水墨金州     
正立足优厚的资源禀赋,"开门见山"的黔西南重新认识了大山,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脱贫致富完美融合,走出一条国际山地旅游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湖北省蕲春县紧紧围绕"药旅联动"战略和"华夏中药谷、东方养生城"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养生蕲春、户外天堂"旅游品牌形象,深度挖掘人文资源以及历史古迹,提升旅游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养生旅游、乡村旅游,加快精品景区建设,狠抓配套设施完善,强力整合旅游要素,多途径进行旅游宣传促销,有效推进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精神鼓舞和政策支持下,蕲春旅游业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文叶飞  田勇 《当代贵州》2022,(13):73-74
石阡县紧紧围绕"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定位,将温泉养生旅游作为龙头、夜郎古城和乡村旅游为两翼,大力发展温泉、生态山水、民族文化、乡村体验等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3.
刘锋 《当代贵州》2013,(24):20-21
贵州正以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建设集"生态涵养地、山水大观园、文化千岛省、避暑养生地、国民休闲地、国家度假省"于一体的国家公园省。"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气度步入人们的视野,不仅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崛起的奇兵,也  相似文献   

14.
正从"过路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产业"数量少""没特色""集聚弱"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100个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风貌城市""魅力生态典范城市""中国优秀民族建筑之乡""中国苗侗医药养生之乡""中国酸汤美食之都"……凯里凭借"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声名鹊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特色、全城全景,720亿元谋篇"山江公园市",凯里在全省首次把"山地公  相似文献   

15.
正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普定正在打造"山水文城、浪漫花都、定南古邑、养生福地"的新印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普定的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增长:接待游客52180人次,同比增长47%,实现旅游收入3391.7万元,同比增长48.5%。没有5A级景区、不靠门票经济,旅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却保持40%至50%的年均增长速度——近年来,普定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助推跨越发展。如今,"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的全域旅游格局已现雏形,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普定正在打造"山水文城、浪漫花都、定南古邑、养生福地"的新印象。  相似文献   

16.
正康养与文化、体育、商业等深度融合,让以往单一的观光旅游变成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绿色体验,不断满足不同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赤水:康养旅游示范市在成遵高速赤水收费站进入城区的一块石碑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字样赫然在目,这块石碑已有些年头。早在2007年,赤水市就被列入第八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炎夏的赤水高温可达40多度,但在距离城区60公里的葫市镇天鹅堡和天岛湖两大高山康养休闲度假区,  相似文献   

17.
正平塘县依托世界唯一的"天眼、天坑、天书"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持续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观天探地,世界唯一"旅游业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翻开平塘县旅游地图,西面,世界最大的"天眼"与"天坑"带来天文科技旅游与探险旅游的发展;东面,县城的"玉水金盆"、卡蒲的"毛南民族风情"、平舟的"京舟康体养生基地"遥相呼应;南面,甲茶景区独有的亚热带风光,者密神秘的  相似文献   

18.
<正>贵定以高度的生态自觉和自信,用实际行动检验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辩证统一,为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做出了示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来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已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美丽中国指引了方向。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大生态"被列为贵州三大战略行动之一。作为"两山论"提出地之一的贵定县,更加自觉于"两山论",  相似文献   

19.
正贵定县全面部署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汇聚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增光添彩。贵定县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全县30万人口中,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达15.6万,占总人口的52%。近年来,贵定县全面部署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宗教工作融入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  相似文献   

20.
正做好大生态文章,关键是要做好融合,让生态建设与产业、文化、民生、旅游等深度融合,让生态投资成为有效投资,一曲"大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交响曲奔腾黔中大地。作为首批生态文明国家级试验区之一,贵州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理念有了大量具象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