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科技革命浪潮的深入以及全球交流沟通的日益便利化,当今世界正大踏步迈入全球公共外交时代,公共外交在外交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各国外交工作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习近平非常重视公共外交,根据国际形势和外交领域的新变化,洞悉公共外交的发展规律,针对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重重挑战与困境,不仅亲身践行公共外交,还对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以来,公共外交活动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各国政府也尝试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国际教育项目作为传播国家核心价值观、理念主张和政策立场的重要手段一直被视作公共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梳理公共外交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概念的发展以及"全球共同体"的出现和民族国家地位的变迁使得21世纪的公共外交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要求,并在这一现实条件下重新审视了国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鉴于国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传播性、双向性、可控性的特点,它必然能够在21世纪新公共外交中具有更大的潜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鹏  黎宇华 《学理论》2014,(32):27-28
公共外交作为一种外交实践早已有之,但直到近期才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进行理论研究。中泰交往源远流长,两国建交以来,泰国在华积极和成功地开展"合作型"公共外交。分析泰国对华公共外交途径,以期对我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建议如下:建立语言文化中心,推广泰语;发展旅游业,吸引各地游客;推广泰国美食。  相似文献   

4.
1949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我国公共外交形式也几经演变。公共外交的形式既反映一个国家的外交策略,也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所以,对我国公共外交形式研究和分析有助于研究我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公共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从我国外交策略的变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来具体分析我国1949年以来公共外交形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经济、文化和政治要素的全球扩张,促使各国城市在全球化浪潮中广泛展开国际交往,寻找着宝贵的机遇,为本地企业和团体实现国际利益争取机会,由此以城市为交往主体的"城市外交"出现了.广州,作为中国城市的典型代表,在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发挥有利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国际化进程中扩大对外交往,在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同时广州城市外交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异同,指出全球公民社会、信息技术、实力新认知等因素促使公共外交成为一种新的外交实践形式,并为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交往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除了从传播学5W的模式认识公共外交外,更要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认知,文章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角度对此进行了评析,进一步探讨了公共外交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杨毅 《理论视野》2015,(8):70-73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外交在实现中国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国家总体外交布局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为中国城市的对外交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的城市外交既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们更好地加以把握,也面临着一系列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需要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不但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且引发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在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下,以气候为主题的外交活动也随之展开。在全球变暖这一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中国气候外交的行动,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推动中国气候外交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外交在实现中国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国家总体外交布局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为中国城市的对外交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的城市外交既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们更好地加以把握,也面临着一系列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需要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人才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全球人才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本文重点探讨上海如何在国际人才竞争的大背景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迎接挑战,创造一个吸引世界各国高层次人才来沪工作和研究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City kids     
Mark Haven 《Society》1973,10(6):72-75
  相似文献   

12.
13.
《学理论》2015,(28)
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包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即首先认识到位;其次各环节到位;再次行动早又可持续。如今包头已经成为中国名列前茅之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也连续四届被评为中国文明城市。展望包头,城市将更文明,生活将更美好。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Society》1996,33(6):75-80
  相似文献   

18.
Detective stories take place mainly in two settings, constantly changing, many faceted big cities filled with strangers, and stable, fairly homogeneous, innocent small towns whose members know one another. The differences in each clarify the qualities of the other. In solving the mystery of the small town, the detective provides moral instruction and restores the town’s innocence. In solving the mystery in the big city the detective reveals the city as part of the mystery and provides the reader with temporary orientation to the city. Mysteries have grown with the growth of the cities and now appear in every country of the world. Harold J. Bershady is an emeritu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is most recent book, edited with Renée Fox and Victor Lidz, is After Parson: A Theory of Ac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published by Russell Sage Press, 2005.  相似文献   

19.
市管县实践的反思:"复合行政"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制度演变的轨迹看,我国曾经三次大规模地推行市管县体制.由于制度背景的差异,市管县体制所取得的绩效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到各种弊端日益突出.分析市管县体制的各种影响因素,可以看出行政区划变革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要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就应该从治理的角度,寻求有效的地方治理之道,复合行政的理念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The debate between proponents of metropolitan consolidation and polyarchic fragmentation poses many conflicting arguments, offers varied hypotheses, and reaches multiple conclusions about the effects of political structure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n democratic governance. Despite varied and widespread attention to the topic, however, little resolution has been offered to appease either side. Additionally problematic is that implicit in both of these schools of research is the assumption that efficiency, whether achieved in fragmented or consolidated settings, is the prime preference of the citizenry. In this article, I specifically pursue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 How do jurisdictional and metropolitan configurations influence the responsiveness of urban governments to public opinion? My findings illustrate that not only is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metro place on city space a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pursuit, but a broader conceptualization of citizen preferences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scholars of urban politics, especially when assumptions about public opinion motivate choices about institutional sizes an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