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881年63岁的马克思在回答俄国社会发展前途时指出: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象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不必一定要通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是有可能通过革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①,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的这一光辉思想,是他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相关文献中,并未提出"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俄国农村公社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二是俄国农业公社经历双重革命,保留必要条件,不必毁灭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马克思对第一个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第二个问题则没有明确回答,然而十多年后恩格斯基于新的历史环境实际上否定了过渡的可能性,俄国如此,"东方落后国家"亦如此.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晚年,曾明确反对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社会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他认为,《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在形成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条件下,以古代农村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东方“亚细亚”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主要是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根据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东方社会历史发展作出的科学预测,它体现了世界历史总体发展进程与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的跨越理论首先是以世界历史条件下人类交往的普遍化作为基础和前提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建立。事实上,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几乎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又如何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对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马克思、恩格斯晚年,通过同俄国革命的联系接触以及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的观察了解,提出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艰险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在保留和利用农村公社、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及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影响和推动下,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对外开放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对外开放思想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时,曾经指出,东方国家要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吸收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晚年对俄国的村社制度发生过强烈的兴趣,他花了不少时间对其进行研究。在这一时期他提出了东方社会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大胆设想。这一设想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过影响。时至今日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从封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就意味着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设想业已成为现实。康夏在《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发表文章,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马克思早年认为一般国家包括东方国家都要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与他早年的理论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而马克思早年关于东方社会未来道路的思考是极为审慎的,其论证是建立在对东方现实的深邃的洞察之上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一马克思晚年在对俄国社会的研究中,就提出了在特定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在1881年2月底至3月初给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系统阐述的。在复信草稿(初稿)中,马克思坚决反对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变成一切民族都注定要走的道路。“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发展观面对的时代主题是把工人阶级从异化的生存境遇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并分析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通过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设想。马克思发展观中蕴含着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著作,发现和阐述他们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特殊性的理论,有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持。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稿、三稿、四稿和正式的复信中提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只是就西欧而言的,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俄国革命者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开拓了"政治变革"先于"文化变革"的"俄国道路"。随着东方民族革命兴起,共产国际"二大"提出"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过渡到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总结,列宁为东方制定了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策略,并把东方革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突破口""。俄国道路"从而发展为"东方道路""。东方道路"的胜利发展和以后的曲折,都提醒人们应该结合时代的实际,重新学习列宁的民族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是客观的、全面的科学分析.在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存在两条实现道路,第一条道路是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的政治斗争,另一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演变,如股份制的发展向"联合的生产方式"转变;在资本主义历史地位问题上,除众所熟知的异化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贫困化理论等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批判之外,马克思的"政治解放"理论却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作出很高的客观评价;在资本主义历史遗产问题上,马克思认为类似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继承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的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12.
一19世纪70年代末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时 ,接触到了一个前所未遇的崭新课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跨入社会主义?马恩以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学者的求实态度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以跳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为中心的一系列具体构想。但他们没有阐述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细节 ,也没有规定某一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步骤和发展阶段。在20世纪初期 ,当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则认为 ,特定的主客观条件 ,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 ,可以不是在西欧国家胜利…  相似文献   

13.
张鑫 《探索》2004,19(4):90-92
尽管国内学术界不少人认为马克思提出了经济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并视之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是其例.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马克思对这一命题虽有酝酿,但并未最终确定,同时即使在提到这一问题时也仅限于俄国,而俄国并不能代表东方.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使用这一并不确定的命题,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说成是马克思有关东方社会的理论是没有根据的,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不能成为这一并不确定的命题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学说,思考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曾提出过东方革命理论,即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不是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俄国、中国这样一类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这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曾被国内外一切资本主义制度崇拜者们作为借以“证伪”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依据。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走上主会主义道路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论述,中国共产党70年来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特别是在这两者之间高度一致基础上开辟出的一条落后国家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无限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此问题,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在对俄国农村公社发展前景的认识上,恩格斯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正日益呈现出瓦解的发展趋势;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仍存在继续向前发展为高级社会形式之可能。在对俄国革命与西欧革命之关系问题的认识中,恩格斯侧重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视角,马克思侧重俄国革命视角。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总体上是一致的,二人研究的侧重点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形式差异性与本质一致性的辩证统一。换言之,恩格斯视阈中的俄国农村公社之瓦解趋势不等于全无继续向前演进之可能,而他侧重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也不等于忽视俄国革命。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4,(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首先是从"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他们将共产主义社会划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进行了描绘,指出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发展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不仅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阶段的一切国家"。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原则性的构想,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具有多阶段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1)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重大意义,在于首次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把握时代特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既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伟大设想。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成功实现跨越革命的典范。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开辟了最终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通途大道。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突出理论问题──学习邓小平同志社会发展理论的体会陈铁民一马克思晚年探讨了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发达社会的独特发展道路,认为俄国如果革命在适当时机发生,就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过渡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马克思的预言,本...  相似文献   

20.
宋晓敏 《党史文苑》2013,(8):40-42,73
马克思在总结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模式内涵和历史由来的基础上,立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现实,提出了对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解释及俄国农村公社跨越的三个条件,为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