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原因分析着手,强调宏观教育预防工作。就陕西省而言,基于相关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吸毒青少年呈现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初始吸毒低龄化以及强制隔离戒毒青少年中农村户籍的比例较高、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相对较高、复吸率高、戒治难度较大等特点。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对毒品缺乏判断力、自控力以及交友不慎。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完善四级毒品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
毒品的危害在于其成瘾机制,使人无法摆脱,进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通过对我国定期公布的《禁毒报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打击毒品犯罪力度呈波浪状上升,年登记吸毒人员首次出现大规模下降,而在这趋势背后则有着复杂的成因。未来毒品治理工作应当着重从完善毒品犯罪刑事政策、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加强制毒物品管理、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出发,不仅要重视惩治毒品犯罪工作,还要重视毒品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戒毒中的最大难点与戒毒心理治疗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世界吸毒人员的重新吸毒率高达 95 %以上 ,解决复吸问题成为戒毒工作最关键、难度最大的环节。造成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了强烈而顽固的心理依赖和因吸毒导致的人格变异。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矫正其变异的人格 ,唯有靠长期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靠行为矫正和人格重塑。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市场利润、交通区位及毒品特殊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湖北省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染毒区域不断扩大、吸毒人员持续增多、毒品来源途径增多、毒品案件持续上升。必须切实增强抓好禁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立法执法、禁毒宣传教育及禁毒基础工作,依法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5.
沿海沿边地区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是禁毒工作的首要环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根据毒害发展周期的特点,遵循客观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禁毒工作。深入持久地广泛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对毒品的免疫力,避免毒品的侵害。健全的禁毒工作制度,完善的禁毒工作机制,是治理毒品违法犯罪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建立专业缉毒队伍,改革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体制,建立并完善缉毒情报网络,提高毒品检测技术、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对吸毒、种毒、贩毒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综合治理,打一场围剿毒品犯罪的人民战争。改进和加强戒毒工作,提高戒毒质量,降低复吸率。加强法制建设,没有严厉的法律手段,就不可能制止毒品的蔓延。毒品犯罪突破国界,危害世界,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遏制国际毒潮。  相似文献   

6.
毒品泛滥、新型毒品的危害、吸毒人群的年轻化,无疑对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开展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尤为重要。但各高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进课堂差异性较大,需要改革禁毒预防教育课程,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师资力量等几方面来进行,才能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浙江省也成为毒品消费区。作为消费终端,浙江省的禁毒工作重点也围绕此展开,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贩毒和吸毒,并加大教育力度,预防毒品犯罪。一直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及全省公安系统各个禁毒支队、大队执行有力,成效突出,使浙江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易制毒化学品。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安》2013,(12):47-4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浙江省也成为毒品消费区。作为消费终端,浙江省的禁毒工作重点也围绕此展开,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贩毒和吸毒,并加大教育力度,预防毒品犯罪。一直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从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及全省公安系统各个禁毒支队、大队执行有力,成效突出,使浙江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易制毒化学品管  相似文献   

9.
我国吸毒后驾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毒后驾驶行为是指非医疗目的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后(查获时毒品检测呈阳性)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当前,我国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导致的严重问题正逐渐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着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由于对吸毒后驾驶问题认识不足,相关处罚的政策措施不完善,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不明确,现场执法的检测手段不便捷,相关的技术标准有待制定等因素的影响,吸毒后驾驶问题的解决确实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困境。深入分析并研究我国甚至境外吸毒后驾驶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对此,应采取包括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政策法律、日常管控、检测技术、深挖犯罪等方面的一整套综合性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徐林 《公安学刊》2007,(6):50-54
从严打击、从严惩处毒品犯罪,是中国禁毒刑事立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当前禁毒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但现行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存在着"严打"政策的局限性、运输毒品罪量刑失衡、新型毒品的定性定量标准立法滞后、吸毒行为的刑事政策定位不清等问题。为有效惩罚、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应当转变观念,真正回归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调整刑罚结构,形成合理的毒品犯罪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基础;以刑事一体化思想为指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点击要闻     
◆2月26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在 北京召开了部署2004年全国禁毒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家禁 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同 志在这次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强调 指出,中国各级禁毒部门要坚持打击 毒品犯罪和减少吸毒危害相结合、建 立国内缉毒协作机制和国际禁毒合作 机制相结合、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和推 动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遏 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 吸毒人员的滋生为重点,全面加强各 项禁毒工作。 ◆3月5日,福建省上杭县公安局 …  相似文献   

1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1+193-F0002,F0003
<正>2012年,禁毒总队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我加压、主动作为,依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重拳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广泛开展禁毒预防教育,动态管控吸毒成瘾人员,努力夯实禁毒基层基础,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吸毒队伍日益庞大,吸毒人员成份多样化、低龄化,犯罪分子贩卖、走私毒品智能化、团伙化与武装化,吸毒诱发的社会问题日益扩大化,已使打击毒品犯罪成为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4.
《警察技术》2016,(4):3
正近年来,我国毒品犯罪高发,吸毒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并呈现低龄化趋势,禁毒工作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2016年6月24日,在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讲话,凝聚各方力量综合治理毒品问题。而在禁毒工作的诸多环节中,打击毒品生产制造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禁毒部门要严格管控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及使用,从源头上解决毒品生产的问题。国家禁毒委员会专设有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小组,并  相似文献   

15.
警坛吹风     
必须全力禁毒国家禁毒委员会最近召开全体会议认为,当前国际毒潮泛滥,国内吸毒人数日益增多,毒品对我国的危害严重。禁毒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必须充分认识毒品的严重危害,清醒地看到解决毒品问题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尽职尽责,全力禁毒。国家禁毒委员会将就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进一步加强“九五”期间的禁毒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各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狠抓禁吸戒毒工作;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严惩毒品犯罪分子;落实责任制,严禁非法种植毒品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毒品问题日趋严重 ,表现在 :查破的毒案和缴获的毒品数量猛增 ,抓获的涉毒违法犯罪人员猛增 ;吸毒人数大量增加 ;境外流入我国的毒品数量巨大。从目前到 2 0 10年 ,毒品犯罪将呈蔓延膨胀之势 ,“冰”毒及“摇头丸”可能成为吸食者首选用药 ,毒品犯罪手段更趋智能化和武装化 ,吸毒人数将继续攀升。遏制毒品犯罪的策略有 :应将禁毒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加强国家对禁毒工作的领导 ;加大对禁毒的资金投入 ;组建辑毒专门队伍 ;狠抓禁吸戒毒 ,落实强戒后的帮助措施 ;禁毒应与脱贫相结合 ,改善经济环境 ;加大禁毒宣传 ,搞好预防教育 ;加强禁毒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的毒品形势,应从以下几方面确立毒品预防的理念:一是针对当前毒品预防仍存在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缺乏配套机制等问题,应确立毒品预防为主理念,强调经费与配套机制的落实;二是因海洛因与冰毒的危害不同,应确立不同毒品滥用危害分类预防理念,强调针对性与有效性;三是因不同滥用群体其滥用原因不同,应确立不同毒品滥用群体、滥用原因分类预防的理念,强调科学性、合理性等.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国内有关毒品及吸毒的文献资料、报道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毒品问题已成为一个令国人瞩目的危害性极强的大问题,而且青少年在吸毒队伍中的比例呈递增的趋势,而年龄却呈递减的趋势。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接近70万人,其中青少年吸毒者占80%以上。这无疑给人类社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青少年吸毒的心理诱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好奇、盲从、侥幸、无知、空虚、炫耀等心理因素,都可能使他们陷入毒魔的纠缠。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去探索青少年吸毒的生理社会原因,为解决此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思维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玉梅 《前沿》2009,(11):166-168
现阶段在我国毒品犯罪案件形势严峻:犯罪人员增多、吸毒人数不断攀升,出现毒品犯罪活动的暴力化、网络化现象。因吸毒诱发的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日益增多,严重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吸毒不只是一个躯体依赖性问题,它还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南京秦淮区进行了专职禁毒社工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目的在于降低毒品复吸率、提升毒品戒断率,加强吸毒人群的后续监管帮教工作.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成效表明,禁毒社工体现了政府对吸毒人员的关心,能够有效监控管理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复吸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