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人说父母的爱像山,坚定不移;父母的胸怀象海,宽广无边。今年31岁的残疾人李玉梅因为有父母无私的爱而充满了幸福!李玉梅的父亲李双林是农九师一六六团二连退休职工,今年73岁,妻子蒋华平是家属。1975年两人结  相似文献   

2.
面孔     
《廉政瞭望》2012,(11):8-8
陈录雪:没钱也要尽孝成都双流县今年60岁的陈录雪几年前买来一辆二手轿车,改装之后,带着99岁的母亲周游全国。据了解,陈录雪是退休员工,妻子没有工作。他表示,"不能因为自己没钱就不尽孝,如果等到我们变成有钱人再尽孝,可能父母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3.
真情暖人心     
编辑同志: 我是平罗县头闸镇东永惠村四队的村民,名叫施彩云,今年十六岁。早几年,母亲同父亲离婚后改嫁,父亲领着我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小学一毕业就回家帮父亲干农活,还要照顾妹妹和的弟弟。不幸的是,去年父亲又患病离开了我们。这对于我们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真是晴天霹雳,雪上加霜。就在这时,村支书施学虎、村委会主任王永学来到我家,在众乡亲们的帮助下,我们安葬了父亲。后来,头闸镇党委书记刘虎和县上的包村干部、编委办主任张体河得知我家的不幸遭遇后,也来到  相似文献   

4.
面孔     
《廉政瞭望》2012,(21):8-8
陈录雪:没钱也要尽孝 成都双流县今年60岁的陈录雪几年前买来一辆二手轿车,改装之后,带着99岁的母亲周游全国。据了解,陈录雪是退休员工,妻子没有工作。他表示,“不能因为自己没钱就不尽孝,如果等到我们变成有钱人再尽孝,可能父母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5.
荀亚茹 《奋斗》2014,(8):52-52
正孙波,今年42岁,是鹤岗市工农法院一名普通的审判员。从事刑事审判工作以来,他秉公办案,淡泊名利,勇挑重担,是一位令人钦佩的顽强的与病魔抗争、维护法律尊严的"最美基层法官"。孙波说,他有一个梦想,梦想着病好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审判岗位上再好好干他20年。1994年,孙波从省电大毕业考进法院的时候,全家人都为他高兴。朴实的父母反复叮嘱他的,就那么一句话:"少说话,多干活,把活干好"。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平时不爱说话,但是父母的这句话,孙波从来都没忘记过!进了法院,当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4,(3):55-56
正陈道明在1月18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说:我说过我不爱交朋友,其实不然,只是交往方式不同。我觉得人真到掏心窝子的时候,就离分开不远了。有时候有朋友跟我说太多他自己的东西,我会制止他。都说对于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我理解的责任首先是"不欠"。于国——祖国培育了我,所以要努力做到遵纪守法,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要尽义务和责任;于家——父母养育了我,我要尽孝,让老  相似文献   

7.
家,就是底线     
在外独自生活的孩子回家过年,父母颁布一项新立的规矩:必须去拜访邻居们,以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父母的照顾。邻居伯父的女儿娜娜来到我家时,提起半年前父亲下棋时与人口角被打的事,说到一半眼泪就流下来。想到她当时鞭长莫及的急迫和无奈,连我也不禁感同身受地掉下泪来。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7)
正讲起从前,父亲总会习惯性地带上一句:"我还真是幸运啊。"比如他说:"我出生在1932年的九月初二,刚好是阳历的10月1日,哈哈,是不是很巧?我还真是幸运啊。"父亲生在贫苦农家,解放战争时期,家乡开展了土改运动,为了保卫胜利果实,16岁的父亲瞒着家人报名参了军。父亲说,在行军转战中,他第一次见到了从前只听人说过的电灯、火车。  相似文献   

9.
董国宾 《党课》2020,(1):98-99
父亲没文化,但我家的春联都是由父亲拟,拟好了再找人写。很多人都很好奇:“你父亲不识字,怎会拟春联?”那年土地分到了户,从此农民不再吃大锅饭,家家户户都有了二亩地,农民有了自主权,粮食产量自然提高了。春节的时候,母亲说:“找人写副春联吧。”父亲想了想,说:“春联,我自己来拟。”全家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0.
标兵     
正飞驰的火车上,列车员小宋正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查着票。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站起身,小声跟他说:"是宋成吧,我是刘全的父亲,去省城看病的。"小宋明白了,眼前的这个人是同在客运段工作的同事刘全的父亲,他没有买票,想让小宋照顾一下。小宋迟疑了一下,随后从自己钱包里掏出100块钱,放进了工作用的补票钱夹里,并打印出了一张车票,笑着说:"刘叔,给您补了一张票,您拿好啊。"  相似文献   

11.
<正>"文明新风进万家,夫妻恩爱人人夸,尊老爱幼新风尚,和谐致富奔小康。"用这句话来描述农四师六十一团农四连职工徐杰的家庭,真是最合适不过了。徐杰今年57岁,1960年跟随父母来到新疆,5年后父亲因病去世,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落在母亲身上。作为长子的他,几次悄悄辍学想帮母亲分担点重任,却遭到母亲的严厉  相似文献   

12.
郑隆基 《党建文汇》2001,(12):46-46
毛泽东对自己的父母亲,曾这样说过:“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但我到了13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上有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就是母爱,所以人们都说: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最圣洁的。这句话在十师一八八团五连职工李树华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今年52岁的李树华,用自己瘦小的身体、宽大的胸怀、健康有力的手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智障残疾儿子,不离不弃坚持了26年,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母爱之歌。  相似文献   

14.
各位青年你细听,厚养薄葬记在心;父母活着要尽孝,死后奢华不必要……日前,笔者来到陇西县文峰中药材市场时,听到著名的精神文明传播者潘映海老人正在给大家说这段儿快板。以村头传播精神文明闻名全国的潘映海,是陇西县首阳镇南门村农民,今年已77岁高龄。他从1993年起,辛勤创作快板,不辞劳苦,自行车单人骑行达两万多公里,远走周围十个县市义务演讲。他热心撒播文明种子,倡导传统美德,不论是渭河沿岸的碾麦场上,还是黄土高原的杨柳树下,都回荡过他一段接一段的快板声。听众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最多的时候达四千多人,…  相似文献   

15.
鲁晓阳 《党史博览》2011,(12):39-41
2010年5月的郑州春意盎然,我休假回到父母的身边。父亲鲁亚夫提出想去农村走一走,起初大家都劝,80多岁高龄了,体衰有病,医生也嘱咐要在家休养。但父亲的意愿我们是争不过的。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我们兄妹陪父母驱车来到郑郊农村,看过庄户,走上田埂,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父亲高兴起来,对母亲说:“看这灌浆成熟的长势,又是个好收成啊!”蓦然,父亲的语气变得和缓:“邓老若在,也看看这新农村,该多好啊!今年的12月10日,就是老人家去世38周年。”我们兄妹终于明白了,年迈的父亲魂牵梦萦思邓老。  相似文献   

16.
人民的好公仆、“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汪洋湖,职位从镇委书记、县委书记到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再到水利厅厅长。在一些人看来,想跟着他“沾光”真是易如反掌,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有这样一位身居要职的父亲,汪家三姐妹却都没“沾光”。且看:大女儿汪冬梅,现在吉林市交通医院工作,是一名普通医师;二女儿汪杰,在一家不景气的公司上班;三女儿汪强29岁了,至今没有正式工作。大女婿肖伟民要到农村挂职,为照顾已住院3年需日夜护理的父亲,想让岳父说句话,到离家近—点的乡镇,按说是情理之中的事,也被汪洋湖“无情”地拒…  相似文献   

17.
我叫孟凡德,今年47岁,是农五师八十八团七连一名普通职工,为了让穷困孩子改善上学条件,23年来坚持捐资助学,作为对生我养我的团场的回报。1959年我的父母来这里开荒造田,我们兄妹7人相继出生,因为孩子多,为了照顾我们,母亲就没有工作,成了家属,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只有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再加上什么都是定量,全家9口人,别说上学读书,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少年时代的辛酸  相似文献   

18.
我家原住在邵武市水北乡二都大山村。说是“村”,其实只住着一家人——我父母亲和7个女儿。后来,姐姐陆续嫁人,有的从小就送人了,母亲也死了,就住着我和父亲。山上没有莲花,父亲年轻时听人家讲故事,说莲花最纯洁,出于污泥而不染,父亲就把7个女儿都取名“莲”,从一莲叫到七莲。大山村是名不虚传的大山,抬头见山,  相似文献   

19.
张兵亮 《先锋队》2014,(12):22-23
一位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同事眼中的好领导,儿子心中的好父亲,却因为一起人情案,辜负了党对他的多年培养,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翻开王某的案卷,我们看到,46岁的他,人到中年,是家里的顶梁柱;从警25年,他对工作驾轻就熟。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一步一个脚印,在2010年11月被提拔为临猗县天兴镇派出所所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同事眼中的好领导,儿子心中的好父亲,却因为一起人情案,辜负了党对他的多年培养,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相似文献   

20.
见过他的人都说:伍斌是不幸的,刚刚出生20多天,就因患急性脑瘤导致全身瘫痪;但了解他的人却说:伍斌是幸运的,有一对慈祥的父母42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让他在这个家里生活得很幸福。这对伟大的夫妻就是农二师二十九团团园十二连退休职工伍祥付夫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