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既需要适宜的社会条件与氛围,也需要制度的合理建构及其有效运作。坚持“法律至上”原则,实现良法之治、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基本民主制度,既是塑造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融汇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与合法性的完美结合;法治思维包括两方面,即法律应当得到普遍服从的思维和良法之治的思维。法治思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观要件和重要内容。建设法治中国、培养和提高法治思维的具体途径包括法治思维的培养、对法治中国建设主体中"关键少数"法治思维的引导、"法律应当得到普遍服从"的法治思维的形塑、"良法之治"的法治思维的形塑、营造有利于法治思维建设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人"和"社会人"角色的企业公民,不仅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也是现代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新概念。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公民是一种经济与人性有机统一的社会行为主体,具备相应的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的特征。企业公民的人性正义性要通过经济人性正义性、道德人性正义性和制度人性正义性三方面具体表现出来,最终实现"利己"、"利他"和"律己"三者在企业公民内部的结合和统一,从而形成具有正义精神的企业公民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相较于公共服务功能,社会组织的表达功能塑造不足,但社会组织的表达功能在化解社会消极情绪、推动社会公共性建设、助力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格局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社会组织表达的作用场域是组织内部和公共领域,这使得其兼具"信息场"和"代言人"两个方面的内涵。而社会组织的表达功能是多种因素塑造的结果,因此,塑造社会组织的表达功能需从分析其形成逻辑出发,主要考虑组织建构对表达功能的结构支撑、政社间信任关系对表达空间的决定、公民文化提供的价值选择等,进而寻找其归位之路。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既为加强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价值寓于人性、市场经济、人民主权、法治国家以及社会自治的必然要求中。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公民道德的养成与公民价值观的塑造、公民知识的传播与公民参与技能的训练这两大方面。当前,应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蓝本践行大学生公民教育,造就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6.
人性是哲学中的概念,也是法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从柏拉图到康德再到黑格尔莫不是从人性角度关注法律。人性影响着法的产生和价值,人性具有可塑性,人性的塑造体现为法律价值的实现,同时对法律意识形成有重要影响。西方自然法对人关怀,满足人性需求,是西方法治的价值性理论前提,中国封建法总体上不利于人性塑造,影响到人们法律意识淡薄。并得出结论:我国法治建设应注重民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态哲学角度大胆提出"社会生态人"这一人性角色,并对之以体系化塑造,致力于加强民众的生态意识与责任实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原是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他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最高问题,高度肯定、张扬人的价值和自由,并以此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强调人的非理性精神因素在人和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去实现个人的发展,弘扬"人性的内在要求",去实现对社会的改造,促使社会"人道化".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始得以传播并深刻影响着人们,成为新时期教育管理思想的主流.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朝着法治社会的方向艰难地行进着。亚里士多德说:法治是良法得到遵守。良法需要人来制定,良法的遵守也离不开人的因素,这些人主要是法律人,“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古训,在今天仍然是真理。法律人不是天生的,需要法律教育来培养。现代的法律教育是培养法律人的高等教育,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教育制度,中国作为世界的一员也应当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风险社会的冲击,侵权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赖以存在的社会事实和社会哲学的剧烈变动,适时改变它的哲学指导根基成为当代侵权法的重要使命。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侵权法应当更多、更深刻的发掘人性内涵,既要清醒地知晓人性之"恶",也要悉心鼓励人性之"善",最终通过侵权法对人格之塑造引导人类走向"善"的生活。自由主义关照下的个人正义已经不能独当侵权责任之大任,社会正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二者相互影响、水乳交融形成的二重正义观才是当代侵权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执法人性化有其丰富的人性内涵,它既是人与法的和谐统一,也是法治追求长远社会效益为价值取向的有效手段,在执法人性化活动中,还须正确认识几个关系。要实现公安派出所的执法人性化,须从立法的人性化、执法人性化的意识、行为规范、执法监督以及执法文化的塑造等方面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执法文明。  相似文献   

12.
诚信思想是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诚”、“信”、“诚信”是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范畴,自然主义人性论是荀子诚信思想的立论之源,朴素的唯物主义是荀子诚信思想的哲学基础,荀子从自然主义人性论出发不仅将诚信作为修身之道并将诚信上升为治国之策。现今我国进行诚信建设理应充分挖掘荀子诚信思想的合理内核,赋予诚信“自然法”的意蕴,将诚信的内涵明晰化,发挥诚信制度工具理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等执法理念和要求逐渐为各级执法机关所认可和接受。坚持人性化执法,应该以思想为先导、以严格执法为主线、以人文关怀为手段、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只有不偏不倚,切实做好,才能达到人性化执法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序良俗体现了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内在需求,是秩序理性和道德理性的统一。秩序理性可以为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提供导向,而道德理性则是刑法人道性的表征。秩序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统一,是刑法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二元机能的理论根基,同时也是培养理性刑法的观念先导。将公序良俗原则引入刑法,不仅为刑法干预社会生活提供了合法性支持,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国家刑罚权,促使国家刑罚权的理性运行。  相似文献   

15.
法律的人性关怀与刑罚轻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就是人类基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所产生的内在需要。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与资产阶级倡导的唯心主义私欲观、利己主义是不同的。实现人性的手段可以做价值判断,人性本身却没有善恶之分;人性不能得到满足是犯罪产生的终极原因,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尽量满足人性而不是压制人性;人性满足得越充分,发生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人们对刑罚的敏感度也越高;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方面的人性需求,在当今我国还需进一步满足,以便为刑罚轻缓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律都是对人们“恶”的行为的规范,只是两者沿着不同的路径:法律注重外在强制和不侵犯他人,对人性的约束力强;道德强调内省和利他,对人性的约束力弱。因而,法律与道德相通相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依其各自特点决定了法律对道德教育具有强化功能。所以,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和谐的社会状态的实现,需要从法律规范的外在强制逐渐过渡到公民道德内省的自觉行为。贯彻落实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要把道德的教化与法律的强制结合起来,发挥法律对道德教育的强化功能,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引导我国公民践行“八荣八耻”的道德要求,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法律人最典型的代表,法官应以实现公平正义为职业目标,处理好与党和国家、与职业、与利益、与他人及自己的关系,具备忠诚之德、信仰法律、人文情怀、廉洁自律、慎独慎行五大职业伦理。  相似文献   

18.
刑法之根基     
一部刑法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性的发现史。新刑罚体制对旧刑罚体制的取代,无不是人性的彰显。通过对人性的基础探究,透视人性与刑法的关系。冀望能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刑事法治建设有所建言。  相似文献   

19.
从严刑峻法到人性、人道、人权思想,刑法的进步体现出国家在制定和运用刑法中的一种宽容态度。从宽容的角度,从人性、人道、人权思想出发,如果人人都以一颗宽容的心看待刑法中的问题,在刑事政策中体现宽容思想,那么,刑法将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