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4,(12):86-88
曾经有一个女学生送给于丹一幅十字绣,上面绣着一个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下面是一个脏兮兮的小孩,举着胳膊,女人抓着小孩的胳膊。起初于丹并没看懂这副绣品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意思,后来发现背面竞夹着一张女孩写的字条,上面写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于老师,在我的世界里,这个人,就是您。”  相似文献   

2.
89年前夏天一个炎热的夜晚,上海法租界的一座石库门房子里,会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名知识分子。他们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餐桌旁,认真而热烈地讨论着。20世纪中国开天辟地的历史性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3.
“请光春、庚茂同志阅,并请省委办公厅转达我对张涧村全体乡亲的问候,祝贺他们村夏粮丰收,希望他们继续搞好夏种和夏管工作,力争全年有个好收成。”这是温家宝总理在禹州市郭连乡张涧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敏一封饱含丰收喜悦的来信上作出的批示,字里行间洋溢着与河南农民共庆丰收的喜悦,饱含着对河南农民特殊的深厚感情,充满着众志成城、再接再厉,誓夺全年粮食丰收的要求和希冀。  相似文献   

4.
《红岩春秋》2008,(2):F0002-F0002
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1957年2月17日,周恩来总理来到重庆钢铁厂视察。在大型轧钢车间,周总理来到正在辛劳工作的工人们身边,和他们亲切握手,向他们嘘寒问暖;他饶有兴致地走进工人冉树清家中,一边亲热抱起他的儿子,一边和冉树清拉着家常、谈笑风声。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备受媒体关注的河南省法院“大接访”拉开序幕。在“人人受到接待,件件依法处理”的大幅标语下,上访人流洪峰般涌过来,排成几百米的“长龙阵”。一双双焦虑的泪眼,一张张疲惫的面孔,一个个手拿上访材料的男男女女,候着、等着、期盼着……群众来了,就不能让他们带着遗感走。省法院党组下决心通过法官与当事人零距离沟通,面对面宣讲政策,讲解法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化解积怨,依法处理上访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0年 7月 8日下午,大荔县县政府领导正在二楼会议室开会,突然一个人跌跌撞撞冲进来,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来人衣衫不整,蓬头赤脚,一脸的疲惫与惊惧,他声泪俱下地要求县领导“救救”他弟弟。   来人叫张延安,他已是一日之内第二次在大荔县政府领导的面前控告县农机监理站工作人员违规上路,扣留他们的机动三轮,追打他们兄弟二人的事实。   听着张延安的哭诉,县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即要求县纪委从快从严从重查处这一事件,并于当天晚上,亲临纪检委听取情况汇报。纪委领导接到通知,一面向县农机监理站交涉要人,一面迅速…  相似文献   

7.
秋日意象     
渐入深秋,一切似乎都疲惫极了似的。清爽的天气、舒展的树木,忙碌的农具,甚至泥土下每一粒呼吸的种子,都像一张张绷紧了的弓弦,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松弛下来。水落石出是河道的意象。恍然的水流和圆滑的石头,都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和活跃。仿佛世事练达,早已不屑诉说。沉默把什么都包容了去。平凡的人们就是在这样习以为常的节奏里,开始了他们的秋天,无论平俗、富足,都充满了祥和和大度。或许正是这缺了惊天动地、缺了信誓旦旦的沉静和平和,才养育着农事的方方面面,养育着祖祖辈辈的生命。他们小小的欲望总是随着那萌动的土地,在一…  相似文献   

8.
大灾有大爱     
汪金友 《前线》2008,(6):17-17
四川汶川大地霞发生之后,人们一直被震撼着、感动着、激励着。一幕幕揪心的场面,一张张坚强的面孔,一处处毁灭的家园,一群群忙碌的身影,一声声豪迈的誓言,一场场抢险的战斗,令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  相似文献   

9.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他们在当地临时招工做杂务,并提出做3个小时工作可以给一张外场的票,做6个小时就可以进到内场,要是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 有一对穷人家的小兄弟愿意干一整天,换一张最前排的票.于是,他们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中间只分吃了一个馒头.到下午的时候,兄弟俩都十分疲惫,但是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还是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晓鸣 《世纪风采》2007,(7):39-40
在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一区一幢装修朴实无华的房间里,一张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嵌着一张毛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在毛主席身边站着一位风华正茂的中年人,他叫庞恩元,是当年毛主席的厨师。  相似文献   

11.
我走进吴志坚老人十多平方米的书房兼会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套着蓝布套的三人沙发,沙发坐垫已高低不平,两端扶手上的布会已破,露出军绿色帆布;沙发对面墙上挂着披着黑纱的李果将军遗像;遗像下面的茶几上摆着一台14时黑白电视机;电视机两旁放着两张老式藤椅,藤蔑已经松散,用麻绳捆绑着;窗台下放着一张油漆斑落的红色三拍桌,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左侧放着一个小镜框,里面镶嵌着一张英俊的男青年小照;镜框前放着吴志坚老人写的回忆录《翠竹常青》。谁能相信,生活如此俭朴的吴志坚老人却在近几年里,先后向“希望工程”、灾区…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讲演。他们不是在做报告,而是在用革命前辈一颗火热的心、一腔深厚的情,朗诵着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长诗。”这是张恩德事迹宣讲组的留言簿上的一段话。张恩德事迹宣讲组由3名年近80岁的离休干部组成。13年来,宣讲组在全国几个省市和多个中央国家机关作革命传统报告161场,听众13.36万人次,包括学生、军人、机关干部、工人、农民。  相似文献   

13.
顾星 《世纪风采》2007,(11):9-10
1979年的一个秋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办公桌上,放着20多张由全国各地演员扮演毛泽东形象的彩色照片。叶剑英拿着放大镜,凝神注目地一张又一张地审看着。坐在叶剑英身旁的耿飙微笑着,等待叶剑英的定夺。当年1月刚担任军委秘书长的耿飙,红军时代曾演过戏剧,近年又是中央政治局分管宣传口的领导,他对遴选影视特型演员的工作自然也很关心。  相似文献   

14.
祝志伟 《湘潮》2013,(4):6-10
1918年4月,为了筹建成立新民学会,毛泽东和蔡和森、张昆弟(芝圃)等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著名的岳麓书院。他们~边用蚕豆煮着大米做饭吃,一边热烈讨论着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同时还苦读乡村社会这本“无字书”,在几个月时间里踏遍了岳麓山下的各个乡村。就在这段时间,毛泽东为改造中国乡村社会而草拟了一个“新村”建设规划,这是他为建设中国新农村而绘制的第一张美好蓝图。“新村”一语出自日本学者武者小路实笃倡导的“新村主义”。  相似文献   

15.
家里的油烟机突然坏了,我便到商业街选购新的油烟机。逛了一圈,手里已经有促销员发放的十几张名片了。我一张一张翻弄着那些“经理”、“主管”的名片,忽然,一张名片上主人的名字吸引了我——小赵。  相似文献   

16.
深冬的窗外寒风凛冽,可置身于西于庄街道办事处的小会议室中,却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听着残疾人党员、修鞋师傅张文正和申请入党人、退休职工张宝芳的坦诚交谈,阵阵暖流不时涌上记者的心头。这次别开生面的谈心,受到教育和感染的绝不仅仅是他们两人,所有在场人员都受到了一次党性教育。  相似文献   

17.
爸和妈在高邮湖上拍过一张照片。照片里,微风吹拂着他们的白发,两人都笑眯眯的。爸在讲,妈在听。都说这张照片拍得好,人戏称“高邮湖上老鸳鸯”,爸和妈对这个称呼是赞许的。  相似文献   

18.
震后第五个新春佳节,漫步在震中映秀。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欢笑,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3日,笔者来到一二七团幸福里小区王淑芳老人的家里,当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一边和我们交谈,一边翻找着自己各式各样的结婚纪念照,脸上的笑容在布满岁月的纹痕中显露出来。今年82岁的王淑芳和她的丈夫李文英都是离休老干部,老两口风雨同舟已度过了61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不变的规矩,那就是在这60年中,每隔10年,他们都要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到现在靓  相似文献   

20.
正对参与援鄂战疫的贵州医务人员来说,一年前援鄂那段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光注定终身难忘。至今,他们的手机里,还珍藏着一张张当时拍下的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抗疫记忆……"这张照片是我援鄂出征前,和妻子章婷在机场的‘吻别’。"照片上的两位主角就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黄秀峰夫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