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兵 《求是》2003,(24)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权谋私,甚至贪赃枉法,成为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权力观出了问题。如何看待权力,如何用好权力?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作出明确回答的一个问题。正确识权再用权。人们通常把权力比作“双刃剑”。权力既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毁灭,关键是掌握权力的人能否正确认识并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力观,而不同的权力观会导致不同的用权方式…  相似文献   

2.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党风政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于领导干部具有决定的意义。 一、为人民掌权用权 权力只能为人民服务 权力就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共产党人的权力在政治上强制你为人民服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有它的干部,在人民无权时舍生忘死为人民争权力,争取得到权力以后就是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益,舍此之外再无他求。而在这之前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封建阶级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 ,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 ,绝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联系当前有的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宠妻”、“纵子”、“厚戚”现象 ,深感总书记的讲话一言中的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数事实表明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自己的家庭成员 ,既是衡量其思想境界高低、家风优劣的一把尺子 ,也是检验他们的权力观和廉洁状况的试金石。当前个别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不仅严重扭曲、败坏了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 ,而…  相似文献   

4.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动机和目的的综合反映,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人格修养的高低与好坏,突出表现在对待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相互关系的态度上。有感于多年的实践体验,本文就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与群众利益观的相互关系问题作一些理论探讨O一、认清权力的两巨性,切实坚持领导权力观与群众利益观相巨统一的基本原则权力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范围内起控制作用的支配力量,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具有两重性O一方面,权力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造福一方,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权力也可以当作牟取…  相似文献   

5.
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基本态度和看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而这三者当中,权力观是关键。权力观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人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观是观察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直接、最集中、最具体的窗口。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权力观的根本。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如果一…  相似文献   

6.
一是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又是人民给予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要把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首先,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如何掌好权、用好权”的  相似文献   

7.
来丽梅 《新长征》2006,(11):56-57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在领导干部身上,直接表现为个人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把“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必修课,自觉把“官职”视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动准则。切实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相似文献   

8.
谢红箴 《求实》2003,(Z1):126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权力来源的看法,对权力性质的认识,对如何使用权力的基本态度等。有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归纳为:马克思的“公仆观”、毛泽东的“宗旨观”、邓小平的“服务观”和江泽民的“代表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权学说中,曾高度肯定巴黎公社原则,鲜明地指出“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和“人民利益标准”的论断,并把它具体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年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笔者以为可以从下面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树立宗旨意识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前提和基础。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如何对待权力、把握权力、使用权力的态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来自人民、用于人民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正确运用权力和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为各级领导掌好权用好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经常加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改造,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气》1998,(9)
权力观是人们对于权力这一社会普遍现象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提出了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严燕子  邵维正 《求是》2005,(7):41-42
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如果违背了这一宗旨,就会失信于民,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会丧失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执掌权力者对于权力的本质、来源、使用等问题能否有正确的认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前提。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人民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只是代表人民在行使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权力,他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共同…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同时,也有一些思想理论问题需要搞清楚。诸如:一、关于权力主体问题。在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权力主体,社会的主人,各级领导干部则是这个权力主体的代表,是人民的公仆。这个主仆关系的位置不能颠倒。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以“权力主体”自居,而将人民群众视为“治下”即纯粹的权力客体,就是“忘本”,就有可能由“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  相似文献   

13.
权力观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端正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意义重大。而要端正权力观,首先要弄清楚权力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负担”还是“乐趣”。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本质的“人民性”、权力的责任性以及权力与能力的紧密联系性,决定了权力的主体要甘于付出,勇于担责,善于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他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问题,也是一个加强党性修养的问题。领导干部有了坚强的党性,就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努力加强党性修养,用坚强的党性来保证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的正确使用,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如何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自觉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加强改进党的领导的重大课题。一方面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 ,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解决好掌权用权的“自律”问题 ;另一方面 ,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解决好对掌权者的“他律”问题。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权力的来源和内涵权力观是指人们对权力的性质、来源、作用的认识和行使权力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对待的…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关键取决于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中权力观是核心。现实生活中,确有部分领导干部权力观发生倾斜,权力发生异化,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有现实意义。一、倾斜权力观怪论种种 1.“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力时限论。一些人将权力作为谋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决定着他们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只有首先解决好权力观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玉堂 《实践》2014,(3):56
<正>公权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通俗而又精辟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支配力量。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权力,没有权力,领导工作就无从谈起。而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对待权力的态度不同,运用权力的目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权力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做到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就是要坚持权力来自人民的观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党代表人民执掌  相似文献   

19.
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以用权是关键.对各级党员干部来说,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在如何对待权力、怎样行使权力上.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其所能造福一方,胡作非为将权倾人亡.“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的“官箴”.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守住要,固住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动树立正确权力观,严把权力关口,恪守为官之道,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其根本职责是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确保权力不变质、不腐烂、不异化,始终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