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道路交通五十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向崇山峻岭宣战,向“生命禁区”跨越,向雪域翰海进军的英雄史诗。“扎根高原、艰苦创业、献身交通、造福人民”,这熠熠生辉的青海交通行业精神,浓缩着多少交通职工的满腔热血!正是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爬冰卧雪,战风沙、斗严寒、抢雨天、赶晴天,五十年如一日,不屈不挠的开拓建设,  相似文献   

2.
他们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筑路人,有他们的地方就有路,而且是让青海不再遥远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3.
青海玉树大地震让陕西百姓寝食难安,曾经同样的遭遇,不由令他们感民知书达理,玉树地震发生后,陕西人民积极支缓灾区,帮助他们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4.
“活泼干练,处事果断,和蔼可亲!”这是青海永安国际旅行社的员工和广大游客对贾静妹的称赞。出生于1975年的贾静妹,1997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英语系。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她成了许多单位争抢的对象。然而,当时正值全省大力开展“让青海走向全国,让世界认识青海”的宣传,作为生于青海长于青海的她,下决心要为宣传大美青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党的生活(青海)》2006,(12):F0002-F0002
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成立于1954年,1998年7月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9年经重组改制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销售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青海设立的地区分公司。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7日.我省启动了评选首届“感动青海”十大人物的推选活动.35位来自我省各行各业的精英构成了“感动青海”的轮廓。他们虽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对人生的选择、理想的追求和事业的执著却是相同的。他们或用自己朴实的言行,诠释着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国人的民族脊梁;或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着的情感.带给人们至深的心灵冲击。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已超越了“感动”本身所承载的内涵.是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感动,是镌刻在人的人格性格里、熔铸在人的信念操守上的感动。  相似文献   

7.
《党的生活(青海)》2014,(5):F0002-F0002
青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5月,1975年挂青海民族出版社副牌,全称为“青海人民(民族)出版社”。在2011年文化体制改革中,两社分设。  相似文献   

8.
青海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走过了13个年头。13年来,面对深刻变革的社会背景,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精神焕发出耀眼的光芒?13年道德建设,成就了无数感动,也成就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群体:无论是灾难面前的众志成城,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奉献他人,温暖社会。他们中有公务员,  相似文献   

9.
青海《党的生活》1983年创刊,今年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春华秋实,青海《党的生活》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一同成长,见证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1993年,虎仁山结束了17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青海石油公司。1998年青海公司整体划归中国石油公司,虎仁山担任中石公司青海销售分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8年来.在美与丑、善与恶、情与法的较量和碰撞中,凝聚着他对党、对青海销售公司的爱和对事业的无悔追求。凭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公司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多次受到监察部、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和青海省纪工委、监察厅的表彰。  相似文献   

11.
弹指一挥间。温端稿和他的企业从温州来青海落户已经整整10年了,在依法经营的同时,致力于规范青海外资民企的行为和招商引资,为促进青海民营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了让外地投资经营者在青海有一个协调机构,2003年,他发起成立了浙江企业联合会,2005年创办了青海省招商引资促进会,2006年发起成立了青海省温州商会等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12.
走过二十年     
从1983年创刊至今,青海《党的生活》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青海《党的生活》与祖国、与青海的改革发展一起走过,与国家和全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一同前行,走过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效益口益显著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青海各族人民掌握自己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青海的60年;是青海各族人民立足省情实际。在中央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开放进取,不断求索发展的60年;是全省各级党组织经受住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奋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60年。  相似文献   

14.
一、对新青海精神的认识1、什么是新青海精神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在总结过去五年的经验时特别强调了新青海精神。所谓新青海精神就是青海人民在建设新青海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主要包括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新青海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海的生动体现,反映了青海各民族人民追求发展进步的强烈愿望。表现出高原干部群众“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对青海体育事业来说是辉煌的一年。以“环湖赛”为龙头的“三大国际品牌”赛事和以青海多巴目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龙头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如两匹飞奔的骏马,挣动着青海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向构建和谐青海的目标飞奔.为完成青海体育“十一五”规划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16.
解放青海     
解放青海廖汉生1949年1月,廖汉生接受解放区人民赠旗,率部誓师"解放大西北"。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进军西北,解放青海,把胜利的红旗插到了祖国的江河之源。从此,青海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军青海1949年7月6日,第一野战军在咸阳城里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21名清华学生接过了已经传递了16年的支教“接力棒”,奔赴西部。他们之中,有15名共产党员。 每当毕业季,在清华大学,都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选择了与投身职场、出国留学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赴西部、奔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为贫困地区的孩予播种知识与希望。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是西部计划支教志愿者的格言。每年,清华大学都会从全校3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遴选出一批志愿者,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后,送他们到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对口学校支教一年,然后返校读研。  相似文献   

18.
中铝青海企业自2002年改制以来.由原来的青海铝业公司变为现在的青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即由过去的一个公司变成了两个上市公司。如何根据新的形势.探索新的途径,建立新的机制,在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两公司服务员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作用。中铝青海企业作了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19.
青海物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青海铁合金行业的骨干企业,在青海50强企业中排名第25位。公司现年产各种铁合金产品5.5万吨,年上交税金千万元.员工1000余人,所属的11个子公司形成了以高纯硅铁研发生产、发电、采矿业、物流为主,多业并举的经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先后两次对青海体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近年来青海体育发挥特色优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新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青海的特色优势,各部门、各行业都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业绩。感谢体育系统的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她特别指出:“青海是个体育小省,但又是体育资源的富省。竞技体育、高原训练、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体育产业等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体育潜力。青海要为2008年奥运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解放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青海体育工作的褒奖和肯定。它对青海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