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配合“打造中国第一山”改造乐山大佛景区旅游环境而上马的“景区北门河堤改造工程”,是岷江东岸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一项重头戏。工程除包括拓宽加固河堤,改造东岸港口码头,修建游人休息、观光长廊和步行旅游通道外,还包括将景区北山门前的岷江遛水沱填平,修建占地约20余亩的“大佛旅游广场”。此广场主要解决原景区北山门游人集结区狭窄,利用功能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以创建国际旅游品牌为景区发展目标,以《世界遗产公约》和《文物保护法》为准则,全面实施景区硬件、软件建设,近年来完成了“龙池”小区,“沫若观景台”、“千峰洞”、“凌云山仿石窟山门”等修复政造工程,将原大佛修建史馆和维修史馆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增加景区现代旅游功能,全面改善景区环境,扩大园林绿化面积,深入开展创“文明景区”和“青年文明号”活动,增强了景区的舒适度,2000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1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66%。特别是“五一”和“国庆”两个黄金周的旅游高  相似文献   

3.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年代久远的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位于乐山市中区东南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梅里达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上,全票通过蛾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乐山大佛列入世界遗产后,1996年——2006年的10年,是乐山大佛景区保护与发展最快、最好的10年,也是成绩最辉煌的10年。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0年来,景区保护与建设共投入资金7亿元。在加强对文物遗产保护的同时,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强宣传营销,使景区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取得了文物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丰收。景区旅游接待人数从1997年的4573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231.5万人次,相应的旅游收入也从1392万元增长到9685万元。截至2006年11月底,今年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271.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063亿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由于“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项目的逐步实施,景区环境及景区形象不断提升,景区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也带动了乐山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成为乐山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获得以下殊荣“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40佳”、“中国世界遗产管理先进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四川省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先进单位”,2001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将努力把景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把乐山大佛这一人类瑰宝、艺术珍品传之万世。  相似文献   

4.
龙泓口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乐山岷江东岸九龙山坳中的龙泓口,虽仅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其历史文化价值却非常高,这一点,很多乐山人还未意识到。龙泓口的历史文化价值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龙泓口是汉代通西南夷的著名“五尺道”及唐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汉武帝为西征夜郎,叫人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凿约五尺宽的驿道,用于输送军士和粮草,这就形成了著名的汉“五尺道”,五尺道的南安段即平羌江(岷江)东岸从板桥清溪驿至龙泓口一线,再下就出南安到棘道(今宜  相似文献   

5.
2013年12月25日 红色景区“沂蒙山”晋级国家5A。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已正式批准我省沂蒙山旅游区为5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由潍坊沂山景区和临沂蒙山旅游区“合体”组成,不仅是全国首个跨地市的5A级景区,也改写了“只闻沂蒙精神,不知沂蒙山在哪儿”的历史。我省5A级景区数量至此也增至9个。  相似文献   

6.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景城隔江相望,相距峨眉山26公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归一,浩荡东流。景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景区以唐代摩崖造像为中心,散布着秦蜀守李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1982年,乐山大佛及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坐落在中国乐山市域东南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云南省丘北县紧紧抓住云南省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在抓好景区景点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同时,不断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以“文化演绎旅游,用文化丰富旅游载体内涵”的发展慎式,进一步提升了普者黑景区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8.
柳文化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留给永州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如何修建好柳子景区,做大做强柳文化品牌,使其辐射并带动周边县区的旅游产业,是搞活永州旅游产业,提升永州旅游品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素有“休闲之都”美名,有着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休闲蓉城”近郊休闲旅游资源显现出特征鲜明的两种开发模式。这两种模式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发展休闲旅游,不仅需要“有闲”、“有钱”,而且需要“有意”,需要根据景区的资源禀赋、辐射能力、承载能力、社会收益等因素确定景区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旅游动力机制就是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研究,城市旅游驱动力是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分析济南城市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的启动机制、主导机制和未来驱动机制,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高级别的休闲度假旅游景区、对现有的景区进行升级改造及加强区域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元市文化旅游产业统一规划,集中投资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加强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以景区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注重培育本土品牌,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强势开展宣传促销并关注文化旅游产品的流动性特征,形成“广元经验”,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寿湖镇,位于长寿区东部,距长寿城区28公里,幅员面积104.53平方公里,总人口50713人。集镇性质为:以旅游为主,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旅游经济型城镇。集镇内外交通便利,长狮路、狮云路、双狮路、合罗旅游公路均已硬化改造,交通十分便利,从重庆主城到长寿湖只需80分钟即可到达。镇内长寿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因修建狮子滩发电总厂拦坝形成,狮子滩水力发电总厂建设是我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之一,周恩来、朱德、李先念、李富春,刘澜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来长寿湖视察长寿湖总面积63平方公里,横跨涪陵、垫江、长寿三县市有…  相似文献   

13.
“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州之胜日凌云”。坐落于凌云山的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之畔,规划面积17.88平方公里,核心区2.81平方公里;景区共有景点44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开凿于唐开元年间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相似文献   

14.
按照乐山市委“创先争优活动”和“磐石工程”的统一部署,峨眉山一乐山大佛景区党委以创建“共产党员示范景区”活动为抓手,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从旅游警务情况看 ,还存在着执法主体与执法范围的矛盾、景区公安民警配置不适应、警务工作统一性协调性差 ,民警素质偏低等问题。要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就必须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管理 ,改革旅游景区 (景点 )公安警务体制、创建具有旅游特色的公安警务体系 ,建立“联合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1991年开始“申遗”到2007年申报成功,在这漫长的“申遗”过程中,云南石林不断按照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对景区进行环境整治和改造,“申遗”成功后采取多种方式并花巨资加强了遗产资源的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促进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旅游要以特色文化为亮点,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为此,淄博市在景区建设方面,应全力打造“穿越齐国”文化旅游品牌、用大项目提升鲁商文化以及一站式体验蒲文化、主题公园式爱情文化、参与式陶琉工业文化和“舌尖上的淄博”饮食文化等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彰显特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8.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基本内涵就是海南面向全球搞旅游自由化服务贸易活动,主张对外实行“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政策。其目标在于实现“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景区零距离、产品零距离”,把海南建设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法律特色,有旅游服务业开放化、旅游市场国际化、旅游项目高端化、旅游文化多元化等。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法律地位集中体现出国际旅游岛是我国旅游服务业的“先行区”、“实践区”、“试验区”和“校验区”。  相似文献   

19.
成都的农家旅游已发展到相当规模,还需挺高质量档次。文章认为必须打文化牌,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挖掘农家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提高农家旅游景区的文化档次;其次,增加硬件设施的文化内涵,搞好农家旅游景区的形象设施工程;再次、开发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农家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通过投资近40亿元.完成27个重点工程项目的“中国第一山”建设.峨眉山完成了从一个优秀景区到全球最富魅力景区、最完丽美旅游线路的卓然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