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突出,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学教员斗胆“告御状”。 毛主席寄300元钱给李庆霖聊补无米之炊,使他在一夜之间红得发紫。 李庆霖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积极投靠“四人帮”,最终成为一堆烂狗屎。  相似文献   

2.
正1976年11月,因给毛泽东上书改变无数知青命运而有"知青家长"之称的李庆霖,被隔离审查;1979年6月,以"反革命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送往崇安监狱服刑。1986年8月,经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李庆霖由无期徒刑减为10年有期徒刑。1990年,他因为表现良好,再次被监狱所在地南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2年。1993年秋,李庆霖的母亲陈赤柱病危。84岁的老人想念在狱中的儿子,希望能够在临终之前见上一面。  相似文献   

3.
李庆霖上书毛泽东距今整整30年了。当今的年轻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李庆霖是何许人也,但当时,他却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上书“告御状”,在“文化大革命”中可谓是举国上下、老幼皆知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导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的转变,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高潮走向终点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翁树杰 《党史博览》2001,(10):50-52
李庆霖这个名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十分陌生的了。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给毛泽东写信“告御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全国8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的不公平待遇和困难命运,《人民日报》称他为“反潮流的英雄”。客观而公正地说,李庆霖当年的斗胆举动,也颇有点英雄的气概。然而,意外的成功和随之而来的机遇,不仅改变了他个人和当知青的儿子的生活状况,在当时的政治气候和潮流下,也把他推向了荣誉和权势的峰顶,也是他人生悲剧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8):100-104
1968年,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奔赴农村和边疆。知青运动从狂飙突起到最后的偃旗息鼓,延续了整整10年。而张铁生、李庆霖、肖芸等的三封信却真实地影响了千百万中国知青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6.
博览之窗     
毛泽东和李庆霖 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读了由王海容转交过来的一封人民来信。读到悲凉处的文字时,毛泽东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双眼慢慢红了起来,泪水潸然而下。 写信人是福建省莆田县上林公社一位叫李庆霖的小学教员。他在长达2000多字的信中,陈述了下乡知青们生活上的困难境遇和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些阴暗面,揭露了地方上一些干部利用职权,为下乡时间不长的子女开后门招工、参军、上大学的不正之风。李庆霖在信的结尾处哭诉道:“毛主席,我深知您老人家的  相似文献   

7.
《红岩春秋》2014,(1):74-76
现在的年轻人对李庆霖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是全国1700万上山下乡知青以及他们的父母亲人至今仍难以忘记,当年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教师李庆霖上书毛泽东主席,陈述下乡知青们的艰难困苦,哭诉他们“无米之炊”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的年轻人对李庆霖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是全国1700万上山下乡知青以及他们的父母亲人至今仍难以忘记,当年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教师李庆霖上书毛泽东主席,陈述下乡知青们的艰难困苦,哭诉他们"无米之炊"的困境。这封信促成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知青政策及时作了调整,改善了当时千百万知青的生存条件,也改变了李庆霖自己的命运。毛泽东复信并寄钱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边阅读了由王海容转交过来的一封人民来信。之后,毛主席复信:"李庆霖  相似文献   

9.
阿森 《新湘评论》2009,(10):43-43
卫士马武义回忆: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住进香山双清别墅。他自己首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给我们卫士规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主席用的东西不得随意给他换新的,要换必须经他批准。在香山时,经主席批准给他做了一双新皮鞋。参加党内活动他不穿皮鞋,只有会见外宾、民主人士或庆典活动时他才穿皮鞋。直到1958年秋我离开中南海时,主席穿的还是这双皮鞋。  相似文献   

10.
阿森 《学习导报》2009,(10):43-43
卫士马武义回忆: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住进香山双清别墅。他自己首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给我们卫士规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主席用的东西不得随意给他换新的,要换必须经他批准。在香山时,经主席批准给他做了一双新皮鞋。参加党内活动他不穿皮鞋,只有会见外宾、民主人士或庆典活动时他才穿皮鞋。直到1958年秋我离开中南海时,主席穿的还是这双皮鞋。  相似文献   

11.
货比一家     
20世纪90年代初,一名男子来到浙江某地开店卖皮鞋。半年过去了,他虽然赚了一些钱,却无法甩开竞争对手,脱颖而出。他尝试过许多方法,比如不定时开展一些促销活动,给顾客赠送小礼品等,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鞋厂老板知道他的心事后,给他发来一批次等品,说:“你把这些鞋摆到货架上,保证你超越对手。  相似文献   

12.
蒋光宇 《学习导报》2013,(10):50-51
2012年11月中旬,余秋雨的老母亲突发中风,失去意识,病情危重。他得知后立即从北京赶回上海,陪母亲最后一程。几个早巳安排的课程,他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他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  相似文献   

13.
白求恩借钱     
诺尔曼·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于1938年6月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辗转于冀中地区阜平、唐县等地进行战地医疗,他高超的医术和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给边区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许多事迹广为流传。但白求恩借钱一事却鲜为人知。1939年初夏的一天,驻守冀中地区的一二○师师长贺龙正在屋里研究战情,警卫员报告:白求恩大夫前来拜访。贺龙忙起身准备迎接,白求恩已掀开门帘走了进来。一见贺龙,白求恩就直截了当地问:“你们每月给我一些零用钱是不是?我现在预借300元,请你们从我的零用钱中逐月扣除可…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的一天.大雪纷飞.寒气袭人。早上5点多.他跟往常一样,准备动身去距县城30公里的一个村庄动员女童上学。妻子心疼地劝他:“等天亮再去吧。”他说:“身为教育局局长,工作不能落在其他干部的后面.我要给大家带好头。”说罢.便推上自行车,消失在风雪之中。他就是化隆县教育局局长冶青祥。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4,(2):35-35
张修智在2003年第6期的《瞭望东方》上撰文指出:毛泽东是一笔政治资源和财富。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一、群众观点。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  相似文献   

16.
初见付凌云,不由得被他爽朗乐观的笑容所吸引。他豁达、开朗、谦虚、大度,对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奋斗了9年,他只有朴实的一句:“该做的事做了就对了,组织给我的荣誉,我还觉得受之有愧。”  相似文献   

17.
苗体君 《世纪桥》2012,(6):33-36
彭德怀最大的特点是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生平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下棋。他一生读书成瘾,惜书如命,书给了他才智,也给了他奋发力量。彭德怀平时不大喜欢照相,记者给他照相时,他一旦发现就会马上敛起脸上少有的笑容,扭头就走并说:  相似文献   

18.
2月3日下午,龙年春节的前两天,吉林市公交公司退休干部韩云尧和老伴专程来到吉林市人民医院,给泌尿外科的医护人员拜年。一见到科主任梁玉林,韩云尧就激动地大声说:“梁主任,感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给您拜年来了!” 原来,韩云尧患老年前列腺增生已15年,病魔折磨得他痛苦不堪,求医问药花了5000多元也没见好转。去年11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市人民医院,梁玉林主任亲自为他做了“改良式前列腺摘除术”,手术只用了50分钟,不到10天他就出院了。时隔两个多月,他已痊愈,春节前特意来给梁主任等同志拜年。…  相似文献   

19.
汪金友 《实践》2005,(10):46
他是一个普通公民,却始终怀有 这样一个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背 起书包继续读书。为了这个理想,他在 10年的时间里,用300多万元资助178 名贫困学生读书,为此还欠下了17万 元的外债,身患重病后也无钱医治。他 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社 会,直到身患晚期胃癌后依然牵挂着 贫困山区的孩子,又将大家捐助给他 的医疗费拿出部分给孩子们交学费。 在病榻上,他多次向家人表露心愿: “如果我死了,将我的眼角膜等有用器 官移植给有需要的病人,将遗体捐献 给医院做医学研究,让我为社会再做 最后一次奉献。” 他就是丛飞,一个“五星级义工”, 一个被深圳人称为“爱心大使”和“慈 善歌手”的优秀青年志愿者。从今年4 月中旬以来,深圳几家主要媒体几乎  相似文献   

20.
郭庆晨 《党课》2014,(7):80-81
徐勉是南北朝时的官员,南朝梁武帝时,曾任宣慰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等要职。他虽然官位显赫,却无心经营产业,所以家中没有什么积蓄。所得的薪俸实物,他都分送给亲族中穷困贫苦的人家。他的弟子和朋友们曾善意地劝导他,为家人和后代着想,置办点产业。徐勉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的是财物,我给子孙留下的是清白。子孙们如果能成才,那么他们自己会创造财富;如果他们没有一点本领,即使留给他们一大笔财产,最后那些财产总归还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