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立科学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进我国禁毒工作的迫切需要。这有利于提高毒情评价的准确性,增强禁毒决策的前瞻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从五个不同的角度,筛选直观指标、保障指标、社会指标、境外毒情指标和主观指标共同构成毒品违法犯罪形势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我国或某一地区毒情的综合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毒品犯罪呈现跨区域、网络化趋势,毒品犯罪手段隐蔽多变,制毒技术方法更迭更新,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泛滥成灾,涉毒活动引发的暴力犯罪案件多发,毒情形势愈演愈烈。污水分析法获取的数据能够反映区域内的毒情形势,运用污水分析法对城市污水监测,提前预测预警区域内毒情,实现禁毒工作由被动处置到主动打击转变。当前我国毒情监测评估中存有数据来源单一、缺乏深度挖掘与分析的问题,运用污水分析法,对城市污水进行监测,获取实时毒情数据,解决传统毒情监测评估中存在的信息滞后、数据失真等问题,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创新毒情监测工作方式,促进我国毒情监测技术的发展,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水环境毒品监测用于毒情评估的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现状和研究进展,通过对标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分析了当前水环境毒情监测的标准困境。结合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新型毒品监测标准、农村(社区)监测标准、标准体系-大数据建设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水环境毒品监测、毒情评估预警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毒情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疆的毒品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蔓延,吸毒人员大量增加,毒品案件成倍上升,“金新月”毒品对我渗透日趋严重,“三股势力”以毒养恐愈发明显,外流贩毒活动愈演愈烈,毒情更加严峻。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受世界毒潮泛滥和国内短时期内毒害难以根除的双重影响,毒情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为此,要把禁毒工作提升到与打击“三股势力”同等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建立“三大机制”,完善“三库”网络,实现堵源截流,减少毒品危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贵州省毒品犯罪的现状 ,分析了毒情严重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是“金三角”缅北最大的种、制、贩毒地区。通过调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佤邦毒情变化,将深刻影响中缅关系及中缅边境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本课题深入研究佤邦毒情发展变化趋势,准确研判,为中国制定对缅甸禁毒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网毒”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治理“网毒”刻不容缓。但“网毒”治理存在极限。其现实路径应是:治理“网毒”分四个阶段进行。而当前应稳步推进综合治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网络法制,大力研发过滤技术并快速升级,加强经济保障,强化国际联合与协作。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但党的建设出现问题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因素。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发生严重失误,致使“左”倾错误在党内逐渐占据支配地位,从而推动“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党的思想建设逐渐脱离实际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认识根源;党的制度建设不健全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深层原因;党的组织队伍建设不到位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对此进行客观分析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保山市紧邻世界最主要的毒品产地“金三角”,随着境外毒情形势日益严峻,境外毒源带来的恶劣影响与日俱增。第一轮禁毒人民战争以来,保山市在缅北地区开展的替代种植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保山市加快对外开放力度,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提出了“一线两园”①的新发展理念,助推替代种植产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毒情分析就是要从若干看似不规则的毒品指标数量变动中,寻找和测定出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趋势模型,进而进行预测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云南省2001年至2013年的相关毒情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可以看出,缴获的海洛因、冰毒、易制毒化学品的数量以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数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吸毒人群吸食的毒品种类仍旧以冰毒及新型毒品为主,这为公安禁毒部门的禁毒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者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2.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官话”新闻越来越多地采用民间语言,反映出领导语言、新闻语言的“亲民”趋势。从文风的变化固然可以看到作风的一些变化,然而要弘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更深层次上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4.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增加了“意见”文种 ,文章从特点、分类、适用范围和制作四个方面对“意见”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前十年,毛泽东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做了许多的思考。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利用和限制"、"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使资本主义绝种"这四个阶段。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价值判断,也有他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亦有国际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相矛盾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8.
冷福榜 《理论前沿》2002,(18):17-1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两个基本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致性的枢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和十七大的“四个文明”,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厘清了村委会"海选"与"直选"的定义,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联系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践,分析"海选"与"直选"的利弊.总体而言,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发展前景,但实行"海选"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要加强引导,避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