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赔偿范围的界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西方一些国家的国家赔偿制度比较完善,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国家赔偿范围的现状有待扩展至立法赔偿、军事赔偿、公共设施赔偿、精神赔偿等领域,国家赔偿范围的日趋扩展应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制度是日本《国家赔偿法》的特色制度,该法第2条明确了公共设施致害的责任,而道路与江河在其中具有典型意义。道路致害赔偿的处理涉及使用人情况、道路情况、自然条件等。在江河致害赔偿诉讼中日本最高法院给出了瑕疵判断标准。公共设施致害的将来损害赔偿出现在持续性损害案件中,日本一度在"大阪机场诉讼"的二审判决中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3.
公共设施侵权赔偿责任,在我国是按民事侵权行为处理而被排除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外的。通过民法途径解决有其优势,也有不足。本文通过对国家赔偿范围标准的比较,指出随着行政方式转变之需求,对公共设施致损赔偿进行国家赔偿的必要性;同时,对赔偿范围的界定和责任分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行《国家赔偿法》中国家侵权精神赔偿的范围过窄、赔偿方式不灵活,赔偿标准不明确。在赔偿范围中应纳入非刑事司法侵权行为和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导致的精神损害。在精神损害轻微的情形下应采用非金钱赔偿,适用抚慰性标准;在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形下应采用非金钱和金钱双重赔偿,金钱赔偿适用惩罚性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法国家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是当今世界上赔偿制度发展最快 ,也是赔偿制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与我国尚处成长阶段的国家赔偿制度而言 ,法国的国家赔偿制度无疑具有很高的借鉴作用。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破解法国国家赔偿制度 ,进行横向比较研究 ,对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健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国家赔偿法作为一部在行政权力下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法律,其重要性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国家赔偿法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我国国家赔偿法从生效至今,其地位却从千呼万唤变成了令众人失望.界定国家赔偿法的基本概念,针对目前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基本状况,提出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意见以及国家补偿制度对国家赔偿制度的弥补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赔偿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实属我国法律制度构建完善之大举。于国家赔偿制度中构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必要性,然而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仍面临制度之困境,亟待完善。应从拓宽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明确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私协力的兴起,对我国法律制度构成巨大挑战。国家担保责任理论为人们分析公私协力法律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同时也为设计公私协力国家赔偿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构建相关制度进程中,应将国家担保责任理念落实到公私协力国家赔偿的全过程,实行公私协力的公共权力归责原则,同时在国家赔偿责任方式上应由公私部门进行责任分配,并从国家赔偿权行使程序上,着力把握好公私协力三面关系的法治要求。在国家担保责任视角下完善我国国家赔偿制度,有利于规范公私协力中的特殊权力与赔偿责任,促进公私协力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学研究》1987年第二期发表了于安同志《试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一文,对建立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其中主要是行政赔偿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读后很有启发。建立国家赔偿责任和制度,尤其是行政赔偿责任和制度,在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应该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本文作为对于安同志一文(以下简称“于文”)的商榷与补充,提出一些浅见,以供探讨。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是否已经确立于文认为:“关于国家赔偿问题,直到1982年颁布第四部宪法之前,我国没有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公共设施设置及管理欠缺致害的行政赔偿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国有公共设施设置及管理欠缺致害的行政赔偿责任杨立新,尹艳一国有公共设施因设置和管理欠缺,致他人以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为国家赔偿责任,抑或为一般的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为国家赔偿法调整,抑或为民法的侵权法所调整?目前国内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也未明确使用“精神损害赔偿”这一概念,这不利于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国家赔偿制度中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国家赔偿数额极低,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国家赔偿受传统国家主义影响,制定的过于充分仓促、渊源过于狭窄、立法的民主性不足、赔偿范围窄、标准低。根据目前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状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应改变立法理念,赋予赔偿判例以法律效力,提高国家赔偿标准,拓宽国家赔偿的范围,实现国家赔偿数额的提高,从而完善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已颁行十余年,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出缺陷与不足。国家赔偿法的直观缺陷表现在赔偿范围狭小、赔偿标准低等方面,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立法理念落后和基本原则缺位。应将修订国家赔偿法,改革和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突破口选择在基本原则的创新上,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国家赔偿的相应制度。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并未规定精神损害赔偿 ,这不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权益。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国家赔偿制度中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并对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谢秀珍 《工会论坛》2008,14(1):127-128
1994年颁布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赔偿法》结束了国家侵权完全免责的历史,成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对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侵犯,促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以及推进民主法治的进程都具有深远意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的不断完善,其缺陷已逐渐凸现出来。无论是陕西麻旦旦案还是佘祥林一案都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国家赔偿法中,认为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国家赔偿法是不完善的。笔者拟从我国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缺陷人手,在分析国家赔偿中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自己的一点构想。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损害金钱赔偿制度,这不利于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国家赔偿制度中规定精神损害金钱赔偿制度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法修改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国家赔偿法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适时修改国家赔偿法,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是我国法治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与完善,重点涉及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程序、赔偿方式和标准、国家赔偿费用、追偿等几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家赔偿的制度缺陷主要包括:国家赔偿范围较窄;赔偿标准太低;赔偿程序不足;执行方面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赔偿法的出台开辟了国家侵权损害救济的新渠道,但是,由国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未纳入国家赔偿法的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公民精神权利的保护。本文通过对国家赔偿制度中相关理论和精神损害赔偿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一些新的视角来探讨构建我国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国家赔偿制度的价值有两个,一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和受到侵害后获得法律救济权利,二是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实践中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价值被大大地弱化了。应该从弥补实体规则的缺陷,克服结构(体制)的制约因素,矫正法律文化的畸形等方面努力,使国家赔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