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司徒美堂是中国致公党著名元老之一。本文就司徒美堂与中国致公党的组织关系做了分析,由于中国致公党"三大"以前有过党堂并存,既党亦堂的历史原因,司徒美堂与中国致公党的组织关系是"合"。但自1945年3月司徒美堂创建中国洪门致公党,特别是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三大"以后,司徒美堂与中国致公党的组织关系是"分"。司徒美堂是中国致公党创始人这一流传颇广的说法,至今还缺乏足够的、有说服力的史实依据。当然,这一结论,丝毫无损于司徒美堂"是美洲方面的爱国华侨领袖"的光辉形象,以及他为动员海外侨胞支援抗日战争,缔造新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提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名闻遐迩的洪门“大佬”司徒美堂可谓中坚人物,不能不表。司徒美堂(1868—1955),出生于广东开平,1880年到美国谋生。曾当过厨师,随美国军舰到过南北美洲及欧洲各  相似文献   

3.
作为洪门大佬和致公党创始人的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先生,于抗战胜利后抱一腔热望归国,欲以其影响力和洪门势力参与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妄图一党独裁,故对中国洪门力量进行打压、分化,中国洪门民治党即是这一过程中之产物。但最终司徒先生毅然决然退出洪门民治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光明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总理是一个善用数字的能手。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落落大方地请记者们提问。这时,记者席上的一位西方记者霍地站起来.抢先向周恩来发问:“总理先生.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相似文献   

5.
1988牛10月18日至21日,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周恩来研究室在南开大学召开了“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共有国内外代表86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就周恩来与中国革命、周恩来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周恩来的思想品德和风格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93周年之际,外交学院和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联合召开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研讨会。外交战线的一些老同志、外交部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外交学院的专家、教授等40多人出席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很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透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与张学良隔海捎书。  相似文献   

8.
试论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观与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的科学分析、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周恩来在他一生众多的著作和讲话中,有许多关于统一战线的科学论断,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统一战线思想,它在周恩来的全部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优秀实践者。周恩来统战工作的最大特色是协调,他的协调水平和才能远远超出了他同时代的人,也为后人所不及。研究周恩来统战工作的协调特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早年的周恩来就有很强的现代化意识,本文从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他的现代化意识,概括了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5):F0002-F0002
杨龙,男,1952年生,天津人,法学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曾任南开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同志同毛泽东同志建立直接的共事关系,始自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广州时期。1931年周恩来同志进入苏区以后,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两人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周恩来同志不仅以其实践经验充实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尤其重要的是,他支持毛泽东在全党乃至全国确立了领导地位。他们合作从事的领域包括党和政权的建设、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直接造福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从周恩来的早期文集(1912·10—1924·6)来看,青年周恩来关于人的现代化意识和社会现代化意识非常强烈,其中人的现代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开放性、创新性、进取性及既独立又贯穿于其中的科学理性精神;社会现代化意识主要体现在政治现代化上,他有革新、改造社会的强烈动机,希望通过"革新",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他希冀的"革新"这座桥梁受到了太大的阻抑,才使他走上了通过革命来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道路。青年周恩来现代化意识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第一,重视自我主体的现代化诉求;第二,重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三,能够自觉地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是周恩来同志一生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同志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处理我国宗教问题的重要观点,对我国宗教工作的伟大实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的宗教应该由中国人来办 我国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从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极大影响和控制。周恩来尖锐地指出:“近百年来基督教传入中国和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却是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联系的。基督教是靠帝国主义枪炮的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队伍的形成骆亦粟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人,也是新中国外交队伍的创建人。回顾他建立和培养外事队伍的历程,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他作为伟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对新中国外交的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即着手培养和储备外事人才1937年西安事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周恩来思想研究的状况,对“周恩来精神”、周恩来与中国革命、周恩来与社会建设道路的探索、周恩来的党建和科教思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周恩来长期作为政府总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组织领导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大的理论贡献和杰出的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外交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周恩来外交文选》集中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外交方面的卓越思想和理论贡献。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周恩来同志的外交思想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同志在指导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实践中,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复杂,外交斗争如何曲折,他始终  相似文献   

19.
民鹏 《外交评论》2006,(2):84-87
适值周恩来逝世30周年之际,“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暨首届‘周恩来外交学’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2006年3月18日),来自外交部、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单位的老大使、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作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就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周恩来的外交风格与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周恩来外交学学科体系架构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周恩来外交学的研究状况,与会者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指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非…  相似文献   

20.
65年前的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的取得,国民党无疑起了主要作用。但是, 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台儿庄大捷的取得,也起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