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永远受到进步人们尊敬的思想家。卢梭一生曾在许多方面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而作为政治思想家,《社会契约论》才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概括了他的政治学说的基本原理,使他博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2.
在探究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的思想来源和谱系关系时,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是不可绕开的重要角色。从密尔的文本本身及其与托克维尔之间的交往和通信可以看出,托克维尔确实在思想上启发了密尔,激发起密尔对民主政治、中央集权等诸多问题更有深度、更为理性的思考。当然,托克维尔也非常重视密尔对其著作的评述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新欧亚主义源于多种思想流派,其中俄罗斯当代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不断从西方政治思想和俄罗斯传统思想中获取他所需要的反自由主义成分,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新欧亚主义,其新欧亚主义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思想。进入21世纪,杜金将其新欧亚主义赋予了"后现代"色彩。杜金的所谓"多极世界理论",接续他的新欧亚主义大陆地缘政治思想的主旨,即"大陆-海洋"两种文明之间的对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全球化时代的新国际秩序设想。帝国模式是杜金给俄罗斯自我认同的定位,也是其"欧亚联盟"设想的组织模式和"多极世界"理论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杜金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是一种谋求世界霸权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万玲 《法国研究》2005,2(1):312-317
法国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下简称思想家们)以理论论证的方式阐明了自己的学说,从而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时期,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既是伟大的政治革命,同时也是深刻的"思想革命"以及更为艰巨的"文化革命".新经济政策既是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其在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出于政权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苏维埃政权对部分反共反苏知识分子采取了政治整肃、司法镇压乃至驱逐出境的手段,这在当时曾在相当大的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遗留下了历史隐患.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俄罗斯的政治灾难,使得以赛亚·伯林格外强调"消极自由",但俄罗斯文化对他的思想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影响。俄罗斯特殊的智性传统引导他进入了观念史研究领域;而面对多元价值与一元诉求间的冲突,19世纪俄国思想家做出的不同选择为伯林阐释和发挥自己的悲剧性价值多元论提供了最佳例证。他将这些思想家区分为"狐狸"与"刺猬",并充分移情于以富有现实感的赫尔岑为代表的"狐狸"。然而,对俄国保守派思想家的过度轻视也暴露出他的某种"刺猬性"。  相似文献   

7.
刘艺工 《法国研究》2001,(2):171-180
法国民法从罗马法和日尔曼习惯法的基础发展而来 ,1 80 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首创和典范 ,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将首先考察民法典的制定及其理论基础 ,继而对民法典的基本内容、特征进行论述。一、民法典的制定及其理论基础(一 )民法典的制定和主要渊源法国大革命前虽已出现法律统一的趋势 ,但实际上各地习惯法仍在发挥作用 ,法律并未真正统一。 1 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不无嘲讽地说 ,旅行者在法国境内旅行 ,更换法律就像换马一样频繁。法国革命爆发后 ,资产阶级在《请愿书》和宪…  相似文献   

8.
“治理”一词,古已有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治理”作为一个学术词汇和专业用语被广泛使用。社会主义思想与治理思维在逻辑上相契合,无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展现了明显的治理思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存在严重的干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特权主义和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责任感不强等问题。由于治理思维缺失,它们虽然采取了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等举措,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治理问题,反而造成了治理和管理错位及“增层化”的结果,建起了一个假大空金字塔体系。而中国则在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在公司治理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走治理之路,才能打破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的国家治理上的治乱循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一、舆论和教育西方具有现代意义的舆论概念的产生和流行,正好是市民社会的形成期即18世纪中叶。但并不是说,18世纪以前人们对民意毫不关心。其实在古代和中世纪就有许多思想家或者政治家已经认识到此类现象。对有关国家决策集团与民意的关系问题,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其他古代和中世纪思想家的文章中,曾有过一些论述。甚至还有“民心即神意”(VoXPopllli,VoXDei)的格言流传开来。可是在近代以前的社会,并不是一直把百姓的呼声当作倾听的对象,而是作为管制或管理的对象。梦想实现哲人政治的柏拉图,主张管理国家时应由少数…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研究》2021,(1):25-4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20世纪的世界革命运动。共产国际承担了世界革命的组织和指导功能。从共产国际二大开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将世界革命的战略重心转向东方国家,重点在东亚地区的中国(及外蒙古)、朝鲜、日本、印度支那组建共产党,开展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制定及东方革命的展开,促进了东方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确立了苏联对这些国家共产党和革命运动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在西方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领域。本文以托克维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为线索,以期从一个层面阐释现代法国民族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法国民族主义的特征及其对当前中国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中江兆民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及汉学对其影响等方面。中江兆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总的来说数量上是有所增加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视角还不够丰富。总之,对于这样一个在日本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来说,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马丁·怀特是当代西方最杰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对英国学派的建立及其学术传统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尊为"英国学派之父"。怀特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他本人研究议题和视角的改变,他由早期的现实主义转向了后期的理性主义。怀特长于运用历史方法分析权力政治、国家体系和国际关系思想,并试图从伦理角度对国际关系作出价值判断,其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关于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的分析模式。他的思想对英国学派乃至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会议组织(OIC),现在四十七个亚非穆斯林国家聚集在它的周围,是作为伊斯兰国家宗教思想的、政治的、经济和文化的国际组织而建立的。伊斯兰会议组织是六十年代末在穆斯林宗教思想的基础上,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所谓的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出现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全球性组织。  相似文献   

15.
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于1992年商定,共同举办“中韩论坛”。已经举办的六次“中韩论坛”,为推动双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我们在这里举行“论坛”第七次会议的时候,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各主要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回顾本世纪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寻求下一世纪的最佳定位和前进目标。一些著名的政界人士、经济学家和战略思想家撰写了有力度和有影响的著作,从不同角度提出了21世纪的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预测和构想。我们共同举办的这次研讨会,其主题是《韩中两国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与友好合作》,相信通过交流与讨论,将能够从战略的高度,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正美国宪法导读[美]理查德·毕曼编著刘雁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10月第1版这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解读美国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文献的著作。作者在书中详尽地论述了《独立宣言》《合众国宪法》《权利法案》,以及《联邦党人文集》等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理论文献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的过程。本书几乎是逐字逐句地评述了这些在美利坚合众国立国及美利坚民族的"国家建构"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献。尤为可贵的是,它揭示了这些文献如何逐步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等细节问题。对于研习美国历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生而言,这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基本读物。  相似文献   

17.
赵霏 《法国研究》2006,(2):83-87
一、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理想与三权分立理论孟德斯鸠是17-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法学派思想家,他所著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奠定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思想的基础。在这部法学名著中,孟德斯鸠所致力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政治自由”。在他心中,这种理想的政治目标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就是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孟德斯鸠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把政体划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  相似文献   

18.
近代日本在内忧外患之下,维持了两百多年的锁国制度逐渐走向崩溃,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日本的锁国体制的弊端,转而提倡开国贸易,以求发展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其中,日本的传统思想家和启蒙思想家就开国贸易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出现了思想争鸣。  相似文献   

19.
申建林 《法国研究》2002,(1):122-131
在法国大革命中 ,雅各宾派把是否拥护卢梭思想视为区别人民与敌人的标准。 1 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有关人生而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等重要条款几乎是对《社会契约论》原句的照搬。但这并不意味着卢梭已成为公认的社会进步的精神导师。恰恰相反 ,卢梭政治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卢梭去世不久 ,英国政治理论家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指责卢梭的“自由、平等”理想是不尊重历史与传统的抽象观念。贡斯当在 1 81 9年的一次演讲中曾指出 :“卢梭误将社会机构的权威当作自由”①,其实这不过是要求个人为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自由而甘愿…  相似文献   

20.
史前无例的1789法国革命是一场摧毁封建统治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翻天复地的思想革命。任何政治革命的起源虽有其内在原因,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固然有它深刻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根源,却同样必须以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革命为先导。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潮对于政治变革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转折标志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打上的思想烙印就更为明显。匆庸置疑,这场革命的精神支柱是理性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