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于倾听     
前年,我刚接任社区党总支书记没几天,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弱男子来到社区,说要"上访".我一听到这两个字儿立即紧张起来,忙看座上茶,问他"对哪件事儿有意见". 原来,他是一位下岗职工,夫妻身体都不好,家庭贫困.为了照顾他家的生活,每个月的三四号(日)社区都派志愿者给他家送10斤大米、10斤白面以及豆油、酱油各一瓶,有时还有十匝一包的挂面.可是那个月都中旬了,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才带人把东西送到他家.他嫌东西送晚了,就说了几句不客气的话.那位工作人员反唇相讥,说"给你送来就不错了",然后放下东西就走了.他这是来找书记"告状"的.他的情绪很激动.  相似文献   

2.
"钱已够花"     
钱,是个好东西,在一些人的眼中,最好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即使是百万富翁、千万富豪,也从不说个"够"字.可是,我国一些科学家、一些文化名人,常说的却是:"钱已够花."  相似文献   

3.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其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三条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尺度,促进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其实,姓"资"姓"社"是个老问题,它困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相互之间都要彼此交换信息,交换物质和精神的东西,都要彼此拿来,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实行开放政策,当然要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拿来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实行拿来主义,并不是搞全盘西化。有些人把二者等同起来,混淆起来,这是必须辨别清楚的。  相似文献   

5.
林金红 《求实》2005,(Z1):97
一、建立完善思想教育引导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 在学习郑培民同志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中,我们不难发现,郑培民同志身居领导岗位二十多年,之所以能够"永做人民公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大浪淘沙,警钟长鸣","真抓实干,为民造福",根本的就在于他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说的:"根本是理想和信念问题,而总开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综观近年来揭露出的大量违法违纪案件,也一再表明,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蜕变变质,往往是从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和蜕变开始的.面对随着经济成份、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的变化和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的现实情况,我们要充分清醒认识到,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防止和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侵蚀,是极其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6.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场所,承担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与传承的任务,它在民族、国家、社会的总体结构中是一个文化、精神的象征,是坚守文化、精神的堡垒.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模式     
"宁可玉碎,不愿瓦全"也好,"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也罢,从来都是激励人的格言."全"自然比"碎"好,"生"自然比"死"强,"宁可……不愿",体现了一种宁死不屈的气节."宁要……不要"则多表示自己的某种决心.直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将它推向极端,它后面的思维模式才显出偏差,"草"为什么就一定是社会主义的,"苗"又何以成了资本主义的?以此推论,似可问:"玉"为何只能"碎","瓦"何以必然"全"?勾践还跪地让夫差踏着他的肩膀上马呢,你说他是"瓦"还是"玉"?  相似文献   

8.
<正>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一封名扬千古的自荐信。在这封信里,李白重点强调自己有"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才华,这有点儿像我们现在肯定一个干部,说他"有较强的理论和文字水平"。以此可知,古往今来写文书、整材料兹事体大,治国安邦",不可须臾离也"。说到写材料,坊间流行的段子很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材料","春眠不觉晓、醒来写材料","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材料","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材料"……这些段子,从一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充满着意外和变化.当初最为幸运的人,也可能在生命的后期遇到莫大的不幸."我想那些被揭露出来并受到惩罚的贪官,就是这样的人.不知不觉中,"清官"变成"贪官","领导"变成"囚犯","幸运"变成"不幸","光明"变成"黑暗".  相似文献   

10.
困惑,人皆有之.不!不追求真理的人也许一生一世都没有困惑--什么都"懂".马克思取得举世无双的成就,其动力是解除困惑.应有的东西和实有的东西之间的对立曾使青年马克思感到困惑,解除这种困惑促使马克思去发动哲学革命.郑板桥所谓"难得糊涂",实际说的是一种困惑,糊涂者可谓难得之困惑是也.之所以难得,是说这困惑可以逼使人聪明起来.  相似文献   

11.
关捷 《当代工人》2021,(2):15-17
一再推迟的婚礼 吕雷,一个特朴实的80后,言谈举止,并不像一个干大事的人,尽管他干了好多大事.他更像是一个孩子,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是1987年生的,还真是一个孩子." 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称得上功勋卓著. 2010年4月15日7点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给当地...  相似文献   

12.
论人类文明的“癌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风 《学习论坛》2004,20(7):22-27
西方古代文明是大致健康的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的物质文明疯长,精神文明中的知识疯长,道德和智慧却严重萎缩,是一种病态的文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这种病态的显现.现代西方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癌变".如今,现代西方文明表现出强大的同化力量,但它正把人类引向毁灭的深渊.现代西方文明的扩张是人类文明的"癌扩散".为恢复人类文明的健康,必须来一场文明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王勇 《党史纵览》2007,(7):39-41
"兵者,诡道也."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的名言."兵以诈立"乃是军事常理.可以说,谁真正掌握并运用了诡道,精于诡诈,谁就能在战场上"制人而不制于人".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和解放军的高级将领,粟裕大将可谓"深谙"此道.他曾如此总结:"对敌应多施欺诈手段","应该极尽欺诈之能事".他在长年的军事生涯中,不知演绎了多少骗敌诈敌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4.
关于对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总体评价问题,毛泽东早已有明确的结论.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①但近年有人提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观点,即"两总司令"说,这就在实际上否定了毛泽东关于"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论断.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楷模.他总理国务26年,要求"人人都要关心提高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不断创造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他确定"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在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他忍辱负重,苦撑危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说:周恩来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吴江国税局原局长李福生私下曾对人说:"当了‘一把手',感觉就像进了保险箱!"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他在国税局大搞"一言堂",钱物由他一支笔审批,人事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全局上下谁也不敢对他说"不",从而助长了他的贪欲.其实,"一把手"的"保险箱感觉"并非始于李福生.沈阳市原中院院长贾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当上‘一把手'就像进了保险箱,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原局长陈是善则说:"当正职的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17.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张照片:邓颖超怀抱着一个小男孩,两人笑得分外开心.这个小男孩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荣高棠、管平夫妇的大儿子——荣伟民.这张照片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荣伟民只有几个月大时,便随父母来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生活.他活泼可爱又乖巧,深受同志们喜欢,是大家的开心果.因为荣伟民非常爱笑,周恩来开玩笑说他是个乐天派,就管小伟民叫"小乐天",管邓颖超叫"大乐天",称自己为"赛乐天".有一次,"小乐天"在办事处门口玩,刚好碰到邓颖超从城里回来,于是便乐呵呵地扑到"邓妈妈"怀里,大声叫着"邓妈妈,邓妈妈".  相似文献   

18.
在"深圳法院系统掀起反腐风暴"的新闻中,有个小标题特扎眼:"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被"双规".很多人都会不解,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怎么会被"双规"?如果他是个"坏法官",人民怎会"满意".既然"人民""满意",就没有理由被"双规".到底是不该"双规"还是人民不该"满意"?  相似文献   

19.
高宝柱 《党史文汇》2006,4(12):4-10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自1840年以来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中华民族英勇牺牲,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不懈奋斗.但在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夜共计70多年中,中国人却"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先是旧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抵不住","宣告破产"."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这些东西同样"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①.只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人民"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中国共产党作为"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②,它的诞生本身,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自此而"改换了方向"③.中华民族为达到自己的伟大复兴而进行的奋斗也自此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文昌市委原书记谢明中,人称"双面人".从这一面看,他绝对是个能官.有诗为证:"风雨兼程三年多,文昌崛起唱新歌;劳苦功高是哪个?姓谢书记人人说."他"敢闯敢干",为政五年间,市财政收入增长五倍,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五星级宾馆和各大商场相继开张,一个个现代住宅小区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谢明中因而被称为"百年一遇好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