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家训文化就是基于培养国家社会发展和繁荣家族事业,所需要的人而形成的育人思想和智慧,这种思想和智慧对今天的家庭美德和家风建设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诚信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诚信美德的发扬光大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诚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确立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3.
妇女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发展。促进农村妇女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新的发展与进步,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新时期妇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笔者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践,结合基层统战工作实际,探讨统一战线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60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会记得一首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歌中唱道"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少不了,哪怕是一尺布,一分钱都要用得巧……"是的,勤俭是美德,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这样的美德。  相似文献   

6.
郭尉超  任福全 《前沿》2010,(6):27-29
家庭美德建设具有塑造个人品德、满足情感需要和促进社会整体文明发展的功能。当前,我国家庭美德建设的状况,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堪忧的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动员全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力量,努力探讨新时期家庭美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搞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家庭美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实现传统伦理创造性转换的紧迫性和可能性,确立将这一转换与当代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根本理念,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并建立促进二者双向互动的良性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3,(4):16-18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3,(4):18-20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美在家庭     
《中国妇运》2003,(4):20-21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3,(4):22-23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美德在农家     
晓燕  永泉  森梅 《群众》2009,(12):42-42
金潮县翦锋镇自马湖村.是国家文化部、全国妇联命名的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也是淮安市党建工作前20强示范村。近年来,该村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渔村为目标.以“美德在农家”活动为载体。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广大渔民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相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渔民的创建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黄育安 《传承》2007,(8):58-59
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基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当前,贺州市农村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结合农民的需求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杨志钢 《人民论坛》2010,(5):234-235
美德是人类共有普世价值。将美德民族化是有害无益的,不利于我们学习外民族的长处,更会造成民族自大主义。摒弃美德优越感和排斥感,勇于反思封建遗留道德规范,并且积极创新和构建新型美德观,对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真正重德的民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文明交往的意义;尊重他人是高尚的品德;礼貌待人,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人们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教师担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重任;尊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父母养育了我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文明交往,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发扬助人为乐的风格;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同时,教育学生纠正在这些问题上的不正确认识和行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的《献血法》,是一部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律。它的实施,对于改革供用血机制,改善血液供应质量,保障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弘扬舍已救人的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加强对青年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对保证青年的健康成长和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艰苦奋斗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9.
袁月侠 《传承》2014,(8):128-129
农村丧葬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的群众对丧葬的大操大办已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农村丧葬习俗所引起的一些不良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改革农村丧葬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6,(8):13-13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部门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工作,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正成为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