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也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大国的援助和支持。而同为世界大国之一,英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近年来,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国在远东地区实施绥靖政策,纵容日本的侵略扩张,对中国抗战几乎没什么贡献,甚至  相似文献   

2.
《友声》2005,(6):6-7
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60周年。应对外友协邀请,来自俄罗斯、 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参加 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及遗属来到中国,参加 9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一系列纪念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 9月1日晚,对外友协会长陈吴苏在长 城饭店举行招待会,欢迎前来出席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一次由中共中央借助美国运输机实施的特别空运行动,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宗和 《友声》2005,(6):17-19
湖南芷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神圣 的纪念地。9月6日至7日,在这里举办了国 际和平文化节、国际和平论坛和“飞虎队”纪 念馆重新开馆揭幕式。 9月5日,应对外友协邀请来华参加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 年纪念活动的美国、俄罗斯等6个国家的老战  相似文献   

5.
方娟 《公民导刊》2005,(9):24-24
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陈纳德的人生轨迹。受宋庆龄邀请,1937年7月初,美国飞行教官、空军退役上尉陈纳德从美国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一同浴血抗战8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陈纳德将军以及成千上万美国空军为中国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杰出贡献。在重庆,每年都有许多人自发来到“空军坟”前祭奠英雄的亡灵。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可能从更加广阔、更加全面的视角,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来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四个鲜明特点,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四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汪小平 《台声》2001,(3):41-42
时间追溯到 1942年,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当时国内各界掀起了一股废除不平等条约和要求战后收复中国领土的呼声。出于打败日本的共同需要,美国和英国在废约上表现慷慨。通过中国政府努力, 1942年底,基本上废除了强加在中国头上 100多年的不平等条约。同样,在有关战后收回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交涉中(特别是东北和台湾),美英也表现出支持的态度。但是也有一些美国人的言论使中国人感到愤怒和不安。   1942年 8月,美国《幸福》、《生活》、《时代》三大杂志的编辑人共同组织的一个关于战后和平方案问题研究委员会,印行随…  相似文献   

8.
刘洁 《长白学刊》2000,(5):96-96
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参加的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战争。在民族危亡关头,广大中国妇女积极投身于抗战洪流中,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历史篇章。中国妇女抗战活动和斗争,是全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9.
史迪威将军于1942年1月至1944年10月被派往中国。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任国民政府蒋介石的总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官。从此,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以及军队训练等方面都得到了增强,使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史迪威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史迪威的对日作战计划最终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本人也被召回美国。本文拟对在这一复杂历史时期的史迪威作些探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张华旺 《当代广西》2014,(18):43-43
正主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  相似文献   

11.
李建平 《当代广西》2005,(17):61-6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反抗外敌侵略的惟一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她既是一个民族面临危亡的可怕灾难,又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生的圣洁洗礼。无数辉煌,诞生于这场伟大的战争之中。是抗日战争,锻造了领导中国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抗日战争,造就了人民子弟兵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是抗日战争,催生了代表人民民主权力的新中国政府的成长;是抗日战争,打造了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浑厚与辉煌。抗日战争对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功勋卓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与思考》2009,(9):5-5
美国参议院4月21日以73票赞同、23票反对的结果批准资深外交官克里斯托弗·希尔出任新一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今年2月提名希尔出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后者成为自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倒台及伊拉克政府成立以来美国向巴格达派驻的第4名大使。希尔先前在美国国务院担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在过去4年间负责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3.
孙瑛(大石),1919年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自幼酷爱绘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抗日战争胜利那年在武汉结识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受其指导、鼓励,开始深入钻研中国绘画艺术,1949年随军赴台,1959年脱离军界转任美术教师,专事绘画.1974年赴美定居旧金山,1982年7月从美国回大陆定居.他曾在台湾、香港及日本、美国、新西兰、澳大利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我们在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从来都没有承诺、将来也不会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主义者侵占了50年的台湾实现了同祖国大陆的统一。可是。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了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祖国大陆隔绝对峙。台湾问题由此产生。由此可见,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具有内战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中同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2014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警示人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中国近代史是屈辱悲壮的历史,西方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掠夺,特别  相似文献   

16.
1937年抗战爆发后,全中国都投入了这场反侵略战争之中。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炎黄子孙,纷纷起来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纽约,以司徒美堂为首的爱国华侨首先奋起支援祖国抗战,广大中国留美学生也开展了抗日救国运动。我那时在美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研究生。正在纽约写毕业论文,亲身参与了这一运动,往事至今记忆犹新。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深表同情,  相似文献   

17.
武际良 《友声》2006,(3):33-35
1971年,斯诺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家中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尽管中美两国关系跌宕起伏,矛盾不断,但是,由斯诺和其他美国友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创的中美人民友好事业蓬勃发展。中美两国的普通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广泛、频繁、深入。美国人民建立的全国性的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在许多州、市都发展了分支机构。该会创始人之一韩丁担任了美中友协第一任主席。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读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受到影响,于1945年来到中国,担任美国战情新闻处分析员在重庆工作。国共重庆谈判期间,韩丁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  相似文献   

18.
198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应美国国防部长邀请前往美国访问。此间,他特地接见了抗日战争时期来华助战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士,并宴请了当年曾来中国作战的美国飞行员。他赞扬说:“已故陈纳德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夏天,美国洛衫矶的一个会场里,一位年迈的中国老人肃立在会场的中央,正在接受美国政府为他单独举行的授勋典礼:高大魁梧的美国罗伯特·薛得乐将军郑重地将一枚二战时期“自由勋章”佩带在老人胸前。他就是1943年加入农工党的李温平博士———我国现代第一位爆破学专家,“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的总设计师兼筑路总指挥。由于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爆破专家,在修建滇缅公路和“直捣东京”的中印公路过程中与盟军配合,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美国政府为奖励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功勋而授予…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05,(3)
此画作于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此时徐悲鸿预见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必将取得胜利,故画了这张《会师东京》。此画中间怒吼的雄狮代表中国,右边之狮代表英国,左边代表前苏联、美国,四国的军队会师于日本的富士山。此画的创作极大鼓舞了抗战的中国军民。高高的富士山上群狮昂然挺立,乱云飞渡映出群狮的威猛,产生出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预示着民族斗争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会师东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