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前喜 《法治纵横》2011,(10):16-17
利用在银行工作之便,监守自盗银行现金31万元潜逃,自以为远逃边疆,隐姓换名已12载,可安享晚年,不想还是因露出马脚而终落法网。  相似文献   

2.
“老馋猫”事件暴露出来的民间慈善漏洞。正在消融民间爱心的热情,而相关监管空白凸显了民间慈善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比较普遍,每到焚烧秸秆的时候,造成“烟尘天”,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尽管2008年我省已开始全面禁烧秸秆,合肥市还出台了秸秆离田和打捆收购补贴政策,但效果不太理想,秸秆焚烧现象依然严重。为何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呢?我利用工作之便,下乡走访了大量的农村居民,了解到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阿甘 《江淮法治》2011,(16):42-43
11年4月28日,对于安徽省黄山市正在读高一的郑玉涛来说。涂了感受到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还在身体上留下了一道警醒终身的疤痕。  相似文献   

5.
“她照顾我23年,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她,我早就没有了。”9月15日,家住新疆库车县塔运司社区的郑怀全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说起妻子郝中华,他语带哽咽。  相似文献   

6.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1,(15):38-38
听到了一个笑话:不少报社最近都在突击“拓展”记者应付“单挑”的能力。想一想,也得发笑一本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要变成武林高手,可能吗?任凭身怀绝技的教官耳提面命,反复折腾,只能拼出汗花、泪花,燃烧出仇恨来。当然,  相似文献   

7.
“盛情”是否难却?这要看是真情.还是假情?“盛情难却”,是以“情”为基础的.比如血缘之亲、同窗之谊、战友之情等,都能产生“盛情”,这种“盛情”是真挚的,“却”之较难、“却”之不妥。对于那些“金钱朋友”,一旦瞄准了你手中的权力,为了得到他所求的目的.也能产生“盛情”,然而,这种“盛情”是虚伪的,是假情,要真“却”,若当“却”不“却”,则会上大当,到时晚矣!  相似文献   

8.
王勇 《公民与法治》2012,(17):50-50
平时读史书,时常看到“三秦”、“三晋”和“三吴”等的称谓,那么,何谓“三秦”、“三晋”和“三吴”呢?他们的来历又是如何呢?又都是指的哪些地方呢?现根据有关史籍的记载,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星二代"——著名演员巍子的儿子王子义。但他却依靠自身的努力而绝非父辈的光环游弋娱乐圈。最近,他因与经纪公司的纠葛而被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0.
王成 《检察风云》2011,(15):65-67
乳娘,或许在遥远的古代,或许在混乱的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乳娘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相似文献   

11.
一位熟人新搬进180平方米的“豪宅”,邀朋友前往一聚?但见新居环境优雅宽敞明亮,名贵家具和家电一应齐全,装修更是富丽堂皇,仅客厅的高档水晶吊灯就花了两万多块!笔者巡视各室,却未见一册像样书籍,夫妻俩自拍的“写真纂’倒有好几本,画面俗不可耐,犬伙如鲠在喉,纷纷婉拒宴请,借故告辞了。  相似文献   

12.
“精明”     
《法律与生活》2010,(3):22-22
1月4日中午,杨女士外出办事,突然发现有一个小伙子鬼鬼祟祟地跟在自己身边。“我想既然我发现了他而且又有了警惕,还不如戏弄他一下,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  相似文献   

13.
快哉风 《政府法制》2010,(20):14-14
芬兰人"抠门"、"较真",这是许多新闻界同行对芬兰人的共同印象。但芬兰人"抠"得让人敬佩、"较"得让人服气。 因工作关系,两次去过芬兰。地处北欧的芬兰素有"千岛之国"、"千湖之国"的美誉。境内湖泊与森林交相辉映,风光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14.
王飞  杜恩 《法律与生活》2011,(21):36-37
在键盘上敲下这个题目时,我心里就有了几分沉甸甸的感觉。本案的这对90后,他们分不清什么是爱,更把握不了爱的真谛。肖一份感情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们没有用理性来面对,而是荒唐地在床上谈分手,致使悲剧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王方 《检察风云》2011,(8):30-31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想发财。但是如何发财则是考验每个人的智商和胆略的事。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就是一个“险些发大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王石川 《检察风云》2011,(20):63-63
“若小安”的潮起潮落,是一则有关风月的故事,夹杂着炒作魅影、操弄网友情感等等。实际上,打量“若小安”,我们需要更多重的眼光。  相似文献   

17.
条约用语的意义模糊并非一个独立问题.通过对WTO案例的实证研究可知,“shall”与“should”在权威的公共英语词典和法律英语词典中都有多义性特征,由此导致成员方和争端解决机构对WTO诸协定中“shall”与“should”具有强制性抑或劝告性意义产生分歧,影响了WTO相关规则的法律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国际法本身的局限性、条约用语的含义可能会随上下文而变化、成员依据其利益对国际法规则作不断变化和不一致的解读、语言模糊性等.采用规范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可以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2条规定的习惯法解释规则合理、准确地选择“shall”与“should”的恰当含义.二者既具有强制性含义又具有劝告性含义,如何在具体语境下确定其具体含义,尚未被不充分的条约实践和条约法规则所证实.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生活》2010,(1):M0001-M0001,3
人们在平静中送走了2009年,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相似文献   

19.
高深 《中国监察》2010,(4):63-63
诸多名人都说过:时间就是生命。 人的时间状态,从总体上讲,大致可分为“忙”与“闲”两种。人们基本上就是在“忙”与“闲”的交叉转换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前不久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的状况。全国大面积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近期凸显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天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