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东北亚经济圈在自然地理上应是日本海、渤海、黄海三海经济圈,笔者主张将其圈域扩大到三海周边地区,则更有利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这种三海构想的战略展开应循环:动员民众,信息先行;倾向振兴、横联扩充;依愿分合,相互受容;功能互补,“配位”利用;连圈成网,拉驱共动。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吉林省和日本北陆地方处于地理上的中枢地位,其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极有可能先行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拉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黄渤海经济圈的地缘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北亚特别是环黄渤海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有了较快发展。为此,系统研究和探讨环黄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发展和意义,对该经济圈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及圈内主要经济区的地缘合作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为今后环黄渤海经济圈内开展更广泛而密切的合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大力启动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操作方案。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南北之间与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与拉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与北陆地区进行经济交流的方式︹日︺野村允东北亚地区各国不仅相互间地理位置接近,经济上生产要素具有互补性,而且如果这些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那么在21世纪该地区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过去,日本北陆地区和东北亚周边各国(特别是对岸的中国、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吉林省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东北亚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俄罗斯以及朝鲜、蒙古,这些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都处在经济体制与政治制度改革与调整之中。在这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中,有对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利的促进因素,也存在着有阻碍作用的不利因素。面对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吉林省如何制定与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将对吉林省今后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局部经济圈的形成。如果把环黄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和北回归线经济圈相互连接起来,可以促成东亚“地中海经济圈”的形成。为防止海域污染,目前已成立了两个沿岸城市间协议体。并定期召开有关环境污染和技术转让的专家会议。日本北九州、山口地区将在城市间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北农业的特色及其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北是中国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开发型、专业型、规模型、外向型和特产型区域大农业经济。在当今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东北将充分发挥其历史上形成的农业经济特色和优势,21世纪将发展成为东北亚农业投资与开发中心、东北亚农产品加工中心和东北亚农产品贸易中心。中国东北农业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在21世纪亚太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中日两国之间建立的互补性经济合作和战略性经济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两国及亚太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安全领域形成有效的协调力量,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近年来,中日经济贸易、投资关系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双方在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稳定、规范的双边经济关系,才能促进中日经济关系稳定和深入的发展,从而在21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关于东北亚经济圈和东北亚区域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而且取得了不少可喜的研究成果。为了实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关于图们江流域开发的宏伟计划,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世界性潮流,中、日、韩三国具有世界罕见的密切的地缘、人文和经贸关系,三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在金融资产和制造业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中日韩都是WTO成员国和市场经济国家,具有合作的共同体制和机制基础,因此,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条件与时机已经成熟。而且三国首脑已经就在五大重点领域建立合作机制达成共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利于三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经济圈的形成,而且将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经济合作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共同繁荣。为了促进东北亚地区持久繁荣的互惠性经济合作体的形成,地方政府乃至民间团体一级的交流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模式:以通过东北亚城市间的直接投资来增加产业内以贸易为基础的产业网战略。蔚山在东北亚城市间交流合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吉林省长白山山区、西部草原区以及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等地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为了使旅游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吉林省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转变观念,采取促进吉林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使吉林省旅游业保持长久兴旺发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东北亚乃至全球国际间的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来,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区域合作与开发表现出极大兴趣,热情日趋高涨,在各方努力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开发取得可喜进展。吉林省位于东北亚的腹心地带,具有区位优势,发展同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是吉林省扩大对外开放的既定战...  相似文献   

14.
后危机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引领世界经济振兴的必然趋势。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打造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枢纽是推进东北亚国家经济交流和融合、实现共赢的关键。在威海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依托山东半岛在链接中日韩,联动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的独特优势,构筑东北亚经贸、人员往来的平台和枢纽,构建中国综合改革示范区,对于助推蓝色经济建设,培育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极,全面推动东北亚政治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东北亚区域研究的逐渐深入 ,论述区域性国际合作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圈形成的迫切性、可能性和发展趋势的论文和专著已不少见。但从黑龙江省与东北亚这个视角全面、系统阐述地方性国际合作的专著凤毛麟角。 2 0 0 1年 3月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国家公派归国留学人员重点资助的科研项目 ,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力所著的《2 1世纪的黑龙江与东北亚》一书 ,即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王胜今院长为该书作序。他认为《2 1世纪的黑龙江与东北亚》一书是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是多层次的合作,而城市间的合作是东北亚合作的关键。在东北亚地区城市间可以开展经济、文化、体育、教育、政治等全方位的、广泛的合作。为迎接21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可以利用城市互联网络来推进东北亚合作,目前可以成立东北亚互联网络讨论组。进行信息交流,并组建东北亚城市网址,推动东北亚城市的国际化和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一些有利于区内经贸合作的变化我国“十五”时期对外开放将进入新阶段。尤其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外交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并把扩大经贸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朝鲜将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进一步与韩国实现和解;蒙古新政府将继续实施“多支点”外交政策,并首先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将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区域经济社会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东北亚各国对外经济政策取向一般都集中于中国的沿海地区,这是环渤海经济区成为区域经济联合体的重要国际条件和基础,而地方性民间经济交流将成为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是一种具有东北亚特色的经济区域化趋势。环渤海经济区是具有代表性的环海域区域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促进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因素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韩国学者谈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关于这一问题各国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近,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提出,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形式。韩国学者孙炳海教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